宋悅 錢昆
摘要:數字化閱讀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讀者紙質化的傳統閱讀方式,并逐漸在全媒體時代背景下成為閱讀的主流方式之一。本文將基于數字化閱讀的內涵及特征,對其在高校圖書館進行推廣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剖析,并提出有利于促進高校圖書館數字化閱讀推廣的可行性建議和措施,以期能夠讓更多的讀者參與到數字化閱讀中。
關鍵詞:全媒體 高校圖書館 數字化閱讀 閱讀推廣
在全媒體時代的發展中,人們的生活方式和學習方式都已經趨于數字化、移動化,與時俱進的科學技術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人們的行為習慣。2019年4月20日,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發布了第十七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結果,根據結果提供的調查顯示,2019年我國成年國民綜合閱讀率為81.1%,和2018年相比較上升了0.3%;數字化閱讀接觸率為79.3%,較2018年上升3.1%;紙質圖書閱讀率為59.3%,比2018年上升0.3%,紙質報紙、期刊閱讀率分別為27.6%和19.3%,與2018年相比較均有所下降。[1]由此可見,數字化閱讀接觸率上升,對人們傳統的紙質化閱讀產生著影響。而高校學生作為閱讀的主要群體,對數字化閱讀方式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高校圖書館要在全媒體視域下,結合自身的資源、技術與服務,發揮好教育職能與服務職能,以多渠道、多形式、多方位進行數字化閱讀推廣工作,引導學生正確的閱讀方向,以及傳授閱讀技能等相關的系統化、科學化服務。
一、全媒體與數字化閱讀
(一)全媒體的概念
全媒體是指通過現代化信息技術的支持,以及在媒介融合的觀念支撐下,以廣播電臺、網站、電視、電影、圖書、報紙等多種媒體表現手段,借助文字、音頻、圖像、動畫、視頻、影像等多種表現形式,將其內容、渠道、平臺、運營、管理進行統一綜合整治,可以達到新媒體和舊媒體相融合的目的,最終實現多屏合一的效果,以滿足用戶的信息需求。[2]
(二)數字化閱讀的內涵
所謂數字化閱讀,就是將閱讀方式向數字化轉變。目前,數字化閱讀的發展離不開技術革新這個外部動力,以及讀者需求這個內部因素,不斷地對傳統的閱讀方式進行分解與革新。數字化閱讀一方面是指閱讀方式的數字化,比如從傳統的紙質閱讀方式,轉變為通過電子設備進行閱讀;另一方面則是指閱讀內容的數字化,比如微博、網絡小說、百度網頁等。數字化的閱讀模式解決了紙質閱讀受時間和空間限制的弊端,保證了讀者可以及時閱讀,且閱讀形式種類繁多,能夠從中獲得較為豐富的文獻資源。[3]
(三)數字化閱讀的特征
1.數字化信息留存時間較長且易于攜帶
相對于傳統的紙質化閱讀而言,數字化閱讀可以使讀者更快速地定位自己想要閱讀的信息類型,選擇想要閱讀的文章內容,通過網絡傳輸到自己的移動設備上,不需要攜帶紙質書籍。同時,數字化介質的存儲容量很大,而電子資源信息所占內存相對較小,因此,移動設備上可以存放大量數字資源,且數字化資源不存在紙質資源易撕損、侵蝕等現象,故資源留存時間相對較長。
2.由單項閱讀向立體閱讀轉變
數字化閱讀的主要載體為電腦、手機、閱讀器等移動電子設備,其主要包含文字、音頻、視頻等多媒體資源,由傳統的紙質文字書籍的單項閱讀模式,轉變為可互動、交流、分享的多媒體立體閱讀模式,使閱讀形式得以豐富。
3.快餐式閱讀使信息接受碎片化
在全媒體這個大環境下,數字化閱讀的方式可以為讀者提供閱讀信息的選擇權,讀者可以依照自身實際需求或感興趣的方面進行選擇性閱讀,同時屏蔽不感興趣的信息內容。而碎片化的信息接受有利有弊,其優勢在于碎片式的信息如果可以引起讀者深入了解的好奇心,那么它就是深入閱讀的前導。但是其弊端在于碎片化閱讀會造成重視局部內容,忽略整體閱讀的不良現象,使讀者在接受信息時呈碎片化,導致斷章取義的結果,也可能會使讀者形成淺閱讀的習慣,不深挖和思考其內涵。
二、高校圖書館數字化閱讀推廣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數字化閱讀推廣活動存在形式化現象
目前,我國很多高校積極舉辦一系列相關的數字閱讀推廣活動,例如書籍分享會、影評交流會、國學知識競賽等,或者以各種傳統節日和歷史紀念日為契機,開展數字閱讀推廣活動。這些活動的組織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在校學生進行數字化閱讀。但也存在著一些問題,比如活動形式幾乎千篇一律,缺乏新穎性與獨特性,未能結合自身的特色設計活動,很難為參與者留下深刻的印象。長此以往,活動的內涵和質量將打折扣,活動效果與所付出的人力、物力等資源很難形成正比。
(二)推廣的精準性有待提升
為了激發學生的數字化閱讀興趣,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數字化閱讀推廣活動之中,高校圖書館在組織活動時較為注重和在校學生的互動交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進行問題思考和活動設定。但是,由于受所在地區經濟發展狀況、學校自身科研實力,以及學校對圖書館資源建設重視程度等諸多因素的影響,高校圖書館在數字化建設的經費投入上會受到限制。因此,高校圖書館在進行數字化資源建設及后期推廣時,除了要考慮在校學生這一主體對象,還結合本館實際情況、學校及專業特色等,有計劃地展開精準性閱讀推廣活動。閱讀推廣的關鍵在于精準化,它可以為讀者帶來更加適合的閱讀資源與服務,讓讀者感受到人性化借閱服務,同時,也解決了傳統閱讀推廣中存在的形式單調、持續性不足、推廣成效不佳等問題。[4]
(三)對活動效果評價的重視程度不高
在活動完成后,高校圖書館通常會對活動反饋、讀者留言、活動參與者的活動評價等相關有價值的信息進行整理分析,同時對活動宣傳和舉辦頁面的訪問量、下載量進行簡單統計,這些工作又有利于總結和反思推廣活動在組織過程當中的不足,及時改進,可以促進數字化閱讀推廣活動順利、持續地開展。不過僅僅采取這類方式會略顯被動,高校圖書館應從本質上對數字化閱讀推廣活動的效果評價形成重視,如此才能推陳出新,舉辦更具特色、更易被接受的高質量數字化閱讀推廣活動。
三、高校圖書館數字化閱讀推廣活動策略
(一)樹立品牌意識,豐富活動內涵
高校圖書館應結合本校和本館特色,發揮數字化閱讀的優勢,打造個性化的活動品牌。要有長遠的活動目標,詳細的活動計劃,以及足夠的資源支持活動的宣傳和開展。還要主動接受反饋和評價效果信息,不斷反思與完善品牌活動。高校圖書館也可以根據某一特色形成系列閱讀推廣活動,主題相同,持續開展,提高活動的知名度。所以,高校圖書館要從高校辦學特色、圖書館服務的理念,以及讀者的閱讀需求出發,提煉閱讀推廣獨特的品牌文化,并將其滲透到具體實施的每一個環節中,積極舉辦具有特點、能長期堅持且持續發展的活動,打造出有代表性意義,能產生影響力價值的閱讀推廣品牌。[5]
(二)多種方式協同發展,實現推廣精準化
高校圖書館的數字化資源經費有限,所以在投入時要盡可能地做到推廣內容的精準化。在進行推廣活動時,首先要保證活動以教師和學生為重心開展,可以通過投票調查、互動留言、寢室走訪等基本方式來明確師生對數字化閱讀推廣活動的需求及感興趣的方向,也可以通過大數據、用戶畫像等與時俱進的技術進一步分析讀者的實際所需,更精準地做好閱讀推廣活動。其次,在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模式中,推廣主體是閱讀推廣活動的組織者,以高校圖書館為主,多方聯動合作為輔。[6]僅憑圖書館一方很難真正把數字化閱讀推廣得全面具體,要適當結合外部力量,比如與其他高校進行聯盟,形成數字化資源共享;與學校相關部門及學生部門進行合作,協助閱讀推廣活動的組織及宣傳工作。最后,在全媒體時代環境下,高校圖書館應積極利用各大媒體平臺,進行數字化閱讀推廣活動的更新推送,在讓師生更及時地掌握活動相關信息的同時,還可以進一步根據讀者的不同需求制定個性化活動,實現精準的數字化閱讀推廣。
(三)引進人才,構建專業化數字閱讀推廣服務
高校圖書館想要把數字化移動閱讀推廣落到實處,必不可少的就是發揮圖書館的服務職能,使數字閱讀推廣服務更加專業化,引進專業型人才是至關重要的。高校圖書館數字化閱讀推廣引進的專業性人才可分為兩種:一種是對引進館員的要求,主要體現在館員的文化及個人專業素養上。在全媒體時代下,對現代高校館員的要求不能僅停留于基本性質的工作上,更多的是要求其具備使用數字化信息資源軟件的能力,以及良好的數字信息處理能力。所以,在選擇圖書館員時,要考慮其思想品德、文化程度,以及個人專業素養等諸多因素,并要定期進行專業知識與技能培訓。另一種是對閱讀推廣人的人才引進,高校閱讀推廣人是高校閱讀推廣活動的策劃者、組織者、實施者,他們貫穿著整個閱讀推廣的活動運行,擔任著對讀者需求的調研、相關活動方案的設計起草、具體活動的組織實施等重要工作,可謂是實現閱讀推廣目標的直接踐行者。[7]目前,有不少高校已經聘請此類專業型人才開展閱讀推廣工作,他們可以為讀者推薦喜歡的書籍,同時也可以根據讀者所需進行引導式閱讀。人才引進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進專業化數字閱讀推廣服務的構建。
四、結語
數字化閱讀推廣是高校圖書館在開展閱讀推廣活動過程中采用的重要方式之一,高校圖書館開展數字閱讀推廣活動,不僅順應了數字閱讀大環境的要求,也提高了數字閱讀讀者的總量以及數字資源的利用率。[8]在全媒體時代背景下,想要做好高校圖書館數字化閱讀推廣工作,離不開數字化技術和網絡技術的支撐,以及專業人才、各高校圖書館和校內部門的多方合作,共同打造有特色的數字閱讀品牌活動,為全民閱讀的實現貢獻積極的力量。
參考文獻:
[1]肖堯.數字環境下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策略研究[J].河南圖書館學刊,2020,40(11):63-64.
[2]黃文瓊. 基于全媒體傳播的數字檔案信息安全研究[D].南昌大學,2019.
[3]第十七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結果發布[J].國家圖書館學刊,2020,29(3):18.
[4]郭艷.論圖書館數字閱讀推廣的發展現狀與對策[J].傳媒論壇,2020,3(11):133-134.
[5]白益彪.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的路徑選擇[J].傳媒論壇,2019,2(22):139,141.
[6]李景成.多元視角下高校閱讀推廣人隊伍建設研究[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9(9):101-105.
[7]焦彥瑞.高校圖書館數字化閱讀推廣發展研究[J].晉圖學刊,2019(4):54-57.
[8]李倩,韓晉雅.我國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模式演化研究[J].圖書情報工作,2018,62(22):5-14.
(作者簡介:宋悅,女,碩士研究生,長春師范大學政法學院,研究方向:圖書館創新戰略與公共文化服務;錢昆<通訊作者>,女,博士研究生,長春師范大學政法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文獻學與閱讀文化、信息服務)
(責任編輯 劉月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