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乾錦 池國勝 吳華建 徐磊 袁帥 董洪旭 葉禮霆 劉偉



摘要 以烤煙品種K326為試驗材料,研究了烘烤階段不同溫濕度、烘烤時長、風速大小的優化集成對烤后煙葉外觀質量、經濟效益和化學成分的影響。結果表明,在不同精準烘烤工藝下,烤后煙葉內外在質量均存在一定差異。中部葉烤后煙葉外觀質量、經濟效益以YH2處理較優,化學成分協調性以YH1處理較優。上部葉烤后煙葉外觀質量以CK與YH1處理較優,而經濟效益與化學成分協調性以YH1處理較優。
關鍵詞 烤煙;K326;烘烤工藝;煙葉質量
中圖分類號 TS44+1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0517-6611(2021)02-0183-03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1.02.049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Study on the Precision Curing Technology for Cured Softness and Cured Fragrance of Fluecured Tobacco Variety K326
CHEN Qianjin,CHI Guosheng,WU Huajian et al (Guangze Branch of Nanping Tobacco Corporation,Guangze,Fujian 354100)
Abstract Taking fluecured tobacco variety K326 as test materials,the effects of optimized integration of different temperature, curing time and wind speed on the appearance quality, economic benefit and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fluecured tobacco were studi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some differences in the internal quality and external quality of fluecured tobacco leaves under different precision curing technology. Treatment YH2 was better in the appearance quality and economic benefit, and treatment YH1 was better in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coordination of middle fluecured tobacco leaves.Treatments CK and YH1 were better in the appearance quality, and treatment YH1 was better in the economic benefit and chemical composition coordination of upper fluecured tobacco leaves.
Key words Fluecured tobacco;K326;Curing technology;Tobacco quality
調制就是將田間生長達到一定程度的鮮煙葉收獲放置在特定的設備內,施以必要的溫濕度條件,保持一定的時間,使煙葉的變化達到人們所要求的程度,包括最直觀的顏色等質量指標和內在吸味特征[1-2]。密集烤房因其在省工、節本和提質方面的優越性,近幾年在我國迅速發展推廣[3-5]。但在煙葉實際烘烤過程中,煙農在使用密集烤房時對煙葉烘烤溫濕度與烘烤時長控制的隨意性較大,往往導致烤后煙葉出現含青度高、僵硬、油分少等問題,不利于煙農增收以及煙葉工業可用性的提高,對煙葉產業可持續發展不利。筆者以烤煙品種K326為試驗材料,研究不同烘烤溫濕度、烘烤時長、風速大小的優化集成對烤后煙葉外觀質量、經濟效益和化學成分的影響,以期為制定出適宜光澤煙區K326品種烘烤特性的密集烤房烤柔烤香精準烘烤工藝提出理論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1.1.1 試驗地條件。
試驗地位于福建省南平市光澤縣崇仁鄉共青村,面積要求大于1.33 km2,海拔250 m,地理位置為117°21′E,27°37′N,土壤質地為壤土,土層厚度20 cm左右,前作為水稻,田塊排灌方便,地勢平坦,無病蟲害史,土壤肥力中等,pH為5.5,有機質含量為27.37 g/kg,堿解氮含量為153.90 mg/kg,速效磷含量為27.41 mg/kg,速效鉀含量為122.86 mg/kg。
1.1.2 試驗品種。試驗品種為K326,種子由福建省煙草農業科學研究所南平分所提供。
1.1.3 生產技術。
按照《南平市烤煙生產綜合標準體系》中相關措施規范種植,種植密度為行距1.20 m,株距0.48 m。2019年3月3日進行移栽,5月18日打頂,單株留葉數15~17片,6月2日進行第一次采收,7月18日最后一次采收。
肥料施用量:專用肥600 kg/hm2(由福建三明金明農資有限公司生產)、菜籽餅975 kg/hm2(由懷化盛源油脂有限公司生產)、氫氧化鎂187.5 kg/hm2(由龍口市龍玉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生產)、鈣鎂磷375 kg/hm2(由湖北禹暉化工有限公司生產)、硝酸鉀300 kg/hm2(由SQM智利化學礦業有限公司生產)、硫酸鉀300 kg/hm2(由國投新疆羅布泊鉀鹽有限責任公司生產),N∶P2O5∶K2O=1∶0.76∶2.96。
1.1.4 烘烤條件。
選取煙株長勢整齊,大田管理規范,個體與群體生長發育協調一致、落黃均勻,具有代表性的優質煙葉的中部(9~11葉位)、上部(15~17葉位)成熟一致的煙葉進行試驗。烤煙的烘烤設備為HY-D型煙葉智能控制烘烤試驗箱(由福建省南平市宏遠機械噴涂有限公司生產)。
1.2 試驗方法
1.2.1 試驗設計。
按不同部位開展2種優化烘烤工藝試驗,每個試驗設3個處理,各處理烘烤關鍵參數按表1設置,設3次重復,以當地傳統經典烘烤法作為對照(CK)。每個處理試驗樣品3竿煙(每竿130片),分別掛置供試烤箱的二層觀察窗附近或二層中間位置。除處理外,烘烤技術按當地密集烘烤技術規程進行操作。
1.2.2 測定項目與方法。
1.2.2.1 外觀質量評價。根據烤煙國家標準GB 2635—1992,以顏色、成熟度、結構、身份油分、色度等指標作為烤煙外觀質量評價指標,按照《南平煙葉外觀質量評價試行實施辦法》進行外觀質量評價。各指標權重標準如下:顏色2.5,成熟度2.5,葉片結構1.0,身份1.0,油分2.0,色度1.0。
1.2.2.2 經濟性狀分析。依據國家標準GB 2635—1992對全部煙葉進行分級,并對上等煙比例、中等煙比例、均價、黃煙率及雜色煙、含青煙進行統計。煙葉價格按照《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煙草專賣局關于2019年煙葉收購價格政策的通知》執行。
1.2.2.3 化學成分分析。烤后煙葉中部葉以C3F等級為代表,上部葉以B2F等級為代表,各取2 kg,供化學成分分析。煙堿含量的測定采用連續流動法;總糖、還原糖、總氮、氧化鉀含量的測定采用近紅外光譜法;糖堿比(還原糖/煙堿)、兩糖比(還原糖/總糖)、氮堿比(總氮/煙堿)等派生指標則采用直接計算法。
1.2.3 數據統計與析。采用Excel 2007軟件對原始測定數據進行整理,并利用SPSS 18.0統計軟件對試驗數據進行統計與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烘烤工藝對烤后煙外觀質量的影響
從表2可以看出,不同烘烤工藝烤后煙葉外觀質量存在差異。中部葉以YH2處理總得分最高(8.43分),其次為CK處理(8.15分),YH1處理總得分最低(7.90分);從各項外觀指標來看,烤后煙葉的顏色、成熟度、身份和油分均以YH2處理最優;各處理身份和色度評分一致,分別為0.90和0.50分。上部葉以CK處理總得分最高(8.08分),YH1處理次之(8.03分),YH2處理最低(7.55分);從各項外觀指標來看,各處理顏色評分一致(均為2.38分);CK與YH1處理成熟度與身份評分一致,并分別比YH2處理高0.12和0.05分;身份評分以CK與YH2處理較好(0.70分),比YH1處理高0.05分;色度以CK處理最好(0.75分),YH1處理最低(0.65分);油分以YH1處理最高(1.40分),CK處理其次,YH2處理最低(1.00分)。因此,中部葉外觀質量以YH2處理最好,上部葉以CK處理最好。
2.2 不同烘烤工藝對烤后煙葉主要經濟性狀的影響
從表3可以看出,不同烘烤工藝烤后煙葉主要經濟性狀存在差異。上、中部葉不同處理烤后煙葉上等煙比例、中等煙比例、下等煙比例、上中等煙比例及均價均差異顯著。中部葉在上等煙比例方面以YH2處理最高(44.28%),分別比CK 和YH1處理高5.67 和18.48百分點;在中等煙比例方面,以YH1處理最高(51.45%),分別比CK和YH2處理高8.55和11.33百分點;下等煙比例以YH1處理最高(22.75%),分別比CK和YH2處理高4.26和7.15百分點;均價以YH2處理最高(26.33元/kg),分別比CK和YH1處理高1.78和4.74元/kg。上部葉上等煙比例以YH1處理最高(33.81%),分別較CK和YH2處理高2.14和10.49百分點;中等煙比例以YH1處理最高(57.78%),分別比CK和YH2處理高8.40和14.18百分點;下等煙比例以YH2處理最高(33.04%),分別比CK和YH1處理高14.09和24.63百分點;均價以YH1處理最高(22.19元/kg),分別比CK和YH2處理高1.79和4.61元/kg。因此,中部葉烤后煙葉經濟性狀以YH2處理最好,上部葉以YH1處理最好。
2.3 不同烘烤工藝對烤后煙葉化學成分的影響
由表4可知,中部葉(C3F)煙堿、總氮、鉀、氧化鉀含量以YH1處理最高,且均與CK處理差異不顯著(P>0.05),但與YH2處理差異顯著(P<0.05);總糖含量、還原糖含量、糖堿比、兩糖比、氮堿比均以YH2處理最高,且總糖含量和還原糖含量與其他處理差異顯著(P<0.05)。中部葉(C3F)優質煙葉質量指標如下:煙堿含量2.1%,總糖含量23%~29%,還原糖含量20%~30%,總氮含量1.5%~2.5%,鉀含量、氧化鉀含量>2%,糖堿比11%,兩糖比>0.75,氮堿比0.85。上部葉(B2F)煙堿含量與總氮含量以CK處理最高,總糖含量、還原糖含量、糖堿比以YH1處理最高,鉀含量、氧化鉀含量、兩糖比以YH2處理最高,各處理上部葉氮堿比基本一致。上部葉優質煙葉質量指標如下:煙堿含量(2.7±0.5)%,總糖含量20%~29%,還原糖含量20%~25%,總氮含量1.5%~2.5%,鉀含量、氧化鉀含量>2%,糖堿比8%,兩糖比>0.75,氮堿比0.7。與優質煙葉質量指標相比,中部葉各處理總糖含量均偏高,兩糖比均偏低,其余指標均在適宜范圍內,其中以YH1處理最接近最優值;上部葉CK處理與YH2處理煙堿含量略微偏高,糖堿比略微偏低,其余各項指標均在適宜值范圍內,其中以YH1處理最接近最優值。
3 結論與討論
外觀質量是人們憑借感官與經驗來判斷煙葉的等級質量,包括成熟度、顏色、組織結構、身份、油分和色度等,是煙葉內在質量的外在反映,也是煙葉收購的主要依據[6]。在該試驗煙葉烘烤過程中,溫度、相對濕度、水分含量和各階段烘烤時長均影響煙葉內外在質量。在煙葉外觀質量上,中部葉各處理對煙葉身份、油分和色度相對影響較小,綜合外觀質量得分以YH2處理最高,YH1處理較低。上部葉各處理間煙葉顏色得分一致,油分得分差異較大,綜合煙葉外觀質量得分,以CK處理最高,YH2處理最低,CK處理與YH1處理得分比較接近。
經濟性狀包括上等煙比例、下等煙比例、上中等煙比例和均價等,反映了煙葉的等級結構、煙葉質量以及經濟效益[6]。經濟效益直接影響著煙農隊伍的穩定性和行業可持續發展穩定性[7]。在經濟效益方面,各部位煙葉受烘烤工藝的影響明顯。中部葉上等煙比例、中上等煙比例、均價、產值均以YH2處理最優,且各處理間差異顯著。上部葉上等煙比例、中等煙比例、上中等煙比例、均價、產值均以YH1處理最優。在化學成分方面,與優質煙葉質量指標相比,上、中部葉均以YH1最接近最優值。
根據生產實踐經驗與相關研究的結果,選擇煙葉煙堿含量、總糖含量、還原糖含量、總氮含量、鉀含量、氧化鉀含量、糖堿比、兩糖比與氮堿比9項指標作為烤煙化學成分的綜合評價指標[8-10]。化學成分協調性上部葉、中部葉均以YH1處理最優。
綜上所述,煙葉外觀質量中部葉以YH2處理最優,上部葉以CK與YH1處理較優;經濟效益中部葉以YH2處理最優,上部葉以YH1處理最優;上部葉、中部葉化學成分協調性均以YH1處理最優。因此,中部葉以YH2處理潛力較大,上部葉以YH1處理潛力較大,今后可開展進一步試驗驗證。
參考文獻
[1]
宮長榮.煙草調制學[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9.
[2] 徐世杰,王潔,王慧方,等.調制過程中不同溫濕度條件對海南雪茄茄衣煙葉質量的影響[J].山東農業科學,2016,48(1):29-34.
[3] 陳勇華,羅會斌,劉其鏡,等.變黃期不同溫濕度對散葉烘烤煙葉質量的影響[J].安徽農業科學,2015,43(11):261-262.
[4] 鄭竹山,陳頤,孫書斌,等.電熱密集烤箱烘烤煙葉變黃期濕度容差研究[J].云南農業大學學報,2019,34(4):637-644.
[5] 謝已書,馮勇剛,田必文,等.烤煙散葉密集烤房的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08,36(26):11394-11396.
[6] 孫陽陽.甘肅煙區煙葉適宜成熟指標與烘烤精準工藝研究[D].北京:中國農業科學院,2016.
[7] 顧恒鋒.從客體利益角度看新形勢下如何穩定煙農隊伍[J].廣西煙草,2012(3):42-45.
[8] 李東亮,胡軍,許自成,等.基于灰色統計的烤煙化學成分指標的相對重要性評價[J].農業系統科學與綜合研究,2007,23(3):351-355.
[9] 于建軍,郭瑋,畢慶文,等.烤煙主要化學成分因子分析和綜合評價[J].浙江農業學報,2010,22(2):244-248.
[10] 李曉婷,亞平,何元勝,等.云南省臨滄煙區烤煙化學成分特征及空間分布[J].煙草科技,2013,46(1):5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