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豐縣人大常委會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重要思想,緊緊圍繞縣委中心工作,積極探索建立人大監督工作“5+”模式,以系統化持續監督推動問題有效解決,有力提升了新時期人大監督工作實效。
明察+暗訪。為提高監督的針對性,常委會在組織人大代表實地視察查看的同時,進行暗訪調研,根據暗訪中發現的問題,拍攝制作問題短片。常委會會議上現場播放短片,用真實的畫面,揭示存在的問題。2020年開展的優化營商環境的執法檢查中,縣人大常委會列出問題清單25個,創近3年來縣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問題清單數量新高,而清單上的問題95%以上來自暗訪。
問政+直播。縣人大常委會積極探索人大監督與社會監督的有機結合,圍繞縣委中心工作,堅持每年選取一個重點問題開展“電視問政”活動,全程電視網絡實況直播。“電視問政”采取“一問一答”的形式進行,答要答出原因、答出對策、答出承諾,問要問出痛點、問出辣味、問出壓力,并現場進行滿意度測評。2018年以來,縣人大常委會相繼開展鎮村公共空間治理、代表議案辦理暨文明城市創建、優化營商環境三期“電視問政”,均收到良好效果。在人大監督助推下,全縣拆除違建280余萬平方米,推進潤豐湖花海等26個生態旅游項目,建成220公里美麗公路;縣域營商環境排名實現三年三大跨越、挺進全國第36名。
跟蹤+測評。“一督五年、五年必督”,以釘釘子精神推進監督工作,務求監督實效。2017年以來,縣人大常委會連續5年將城鄉供水、供熱供氣、城鄉教育醫療、城鄉公交、城鄉物流配送五個一體化納入每年監督工作計劃,從項目建設各環節各節點,壓茬跟蹤監督助推工程建設。目前,全縣實現城鄉四同供水全覆蓋,15個鄉鎮(街道)全部實現管道通氣,民生滿意度達99.6%。
點題+聯動。緊緊圍繞縣委重大決策部署,縣人大常委會每年安排1至2項重點監督議題,采取縣鎮聯動監督方式同步推進。去年以來,按照縣委要求,先后圍繞優化營商環境、民生實事項目、重點工程質量管理、安全生產等議題開展監督,并將“點題監督”的結果報送縣委,確保“事和人”同步監督,使常委會監督的成色更足,民意的“含量”得以更多顯現。

票決+回頭看。“納民意、順民心,把好事辦好、把實事辦實”,在全市率先推行民生實事人大代表票決制,將民生實事項目的征集、決定、監督、評價等環節,引入到人民代表大會制度軌道上,去年以來縣級票決民生實事100項,各鎮票決398項,使政府決策由“為民作主”轉向“由民作主”。“滿意不滿意,代表來評議”,對民生實事項目的實施情況,組織人大代表開展“回頭看”,形成人大代表“年初票決、年中跟蹤、年末滿意度測評”監督閉環,確保民生實事項目取得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