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健

管文蔚,江蘇省丹陽市建山鄉人。革命戰爭時期任新四軍挺進縱隊司令員,華中野戰軍第7縱隊司令,蘇南軍區司令員。建國后擔任全國五屆、六屆政協常委,江蘇省副省長,江蘇省第四屆政協副主席。1955年因歷史問題受到錯誤審查。1981年平反恢復名譽,任江蘇省委顧問。1993年9月5日在南京逝世,享年九十歲。本文為作者上世紀90年代初采訪管文蔚同志的舊作(原載1991年6月23日《新華日報》一版),值此慶祝建黨100周年之際,回放此文,仍能深切感受到老一輩共產黨人的執著與忠誠。
一位87歲高齡的革命前輩,一位在鐮刀斧頭的鮮紅旗幟下奮斗了65個春秋的老共產黨員——管文蔚同志,在偉大的黨成立70周年的光輝日子里想些什么?要對繼往開來的一代人說些什么呢?
帶著許多共產黨員同樣的期望,不久前的一天上午9點多鐘,我輕輕叩開了管老的家門。
“我有責任對你們講,你不來,我也在考慮用什么方式來紀念‘七一’,這可是黨的70大壽啊!”端坐在沙發里的管老話音清朗、和藹慈祥,邊說邊與我握手,并示意我坐在他身邊。
“70年了,我們這個黨曲曲折折地發展,歷經艱險,每個階段的勝利都來之不易。”管老的思緒一下子倒回那腥風血雨的歲月。他先從黨創建初期講到遵義會議。他說,國民黨反動派的屠殺使我們黨失去了千千萬萬優秀兒女;我們黨內“左”的和右的錯誤路線,又使黨受到很大損失。是毛澤東等同志力挽狂瀾,才在遵義會議上把黨引到了正確路線上。鄧小平同志曾說,沒有毛主席,我們中國人民還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長的時間。這句話非常精辟!說到這里,管老以驚人的記憶接連背誦出毛主席的詩詞《婁山關》和《六盤山》。為什么要背這兩首?管老可能看出我的不解,接著說,這兩首詩詞對回憶黨的艱險歷程有特殊意義啊!詩詞中,既抒發了毛主席遵義會議后的喜悅心情,又形象地預示了未來斗爭的嚴峻,體現了毛主席將革命進行到底的堅定信念。
談到黨領導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取得的歷史性偉大勝利,管老心情激動。他說,歸根到底,黨在這兩個階段的勝利,還是毛澤東思想的勝利。正因為有了毛澤東同志把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普遍真理與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相結合,我們黨才能領導全國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國。我們任何時候都不能忘記,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是我們黨勝利前進的保障。
回顧建國以來黨走過的歷程,管老說,領導人民建設社會主義、搞改革開放,我們黨缺乏經驗啊!盡管有這樣那樣的失誤,但還是不斷地發展、壯大,領導人民取得了巨大成就。錯誤是怎么犯的?有許多經驗教訓值得總結,陳云同志送給一些黨的干部“不唯書,不唯上,只唯實”的條幅,就是從正面作了最深刻的總結。管老還說,我們黨要擔當好改革開放、建設四化的重任,首先必須把自身建設好。黨的自身建設核心是思想建設,思想建設不抓緊,別的都是空的。改革開放的政策是好的,要堅持,但作為共產黨,一定要堅定信仰,防止被資本主義腐朽、沒落的東西侵蝕肌體,要用共產主義思想的大堤去阻擋它。
不知不覺一個多小時過去了,管老談鋒猶健。臨別,他親切地望望聆聽他教誨的記者和兩位年輕的工作人員,語重心長地說,對你們這些年輕的黨員,我要提個希望,你們要到艱苦的地方去鍛煉自己,要在復雜的環境中培養堅貞的黨性,要結合實際工作去學習、研究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你們這樣做了,才能成為合格的共產黨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