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海波

張靖
2019年,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第224期雙清論壇“重大疾病疫苗研究的關鍵科學問題”上,有專家指出:疫苗研制應以社會需求為第一導向,要突破疫苗研究的傳統認識,形成疫苗創新研制新的科學假說,開發新型的技術,讓疫苗研究的成果“既要上書架又要上貨架”。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醫工交叉創新研究院生物醫學工程高精尖創新中心教授張靖一直行走在生物信息學與重大疾病和疫苗前沿,為正在發生基于免疫學前沿理論和技術的第三次疫苗革命添磚加瓦。
作為一名80后,張靖取得了很多榮耀?!氨R嘉錫青年人才獎”“卓越青年科學家人才計劃”,各種頭銜不勝枚舉?;仡欉^往,張靖的人生并非如有神助,而是靠著一路不停歇的學習,才成功攀上科研高峰。
1980年,張靖出生于重慶的一個工薪家庭,像很多小伙伴一樣,直到讀大學才真正離開家鄉。從本科到碩士,張靖在哈爾濱理工大學度過了近7年,主攻自動控制與計算機,并在專業技能、英文水平各個方面取得了跨越式的進步,而能夠流利地同國外同行交流的英文水平,也為他以后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后來,張靖來到北京,在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攻讀生物信息學博士學位,真正進入醫工交叉領域,開始將工學和醫學相結合研究腫瘤等重大疾病作為一生的事業。博士畢業之后,他加入了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歷任助理研究院和副研究員,與生物學家們一起努力,在胚胎早期發育方面取得了比較重要的發現。
為了進一步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在腦腫瘤研究方面有所突破,張靖把目光投向了國外的頂尖實驗室。在一番悉心準備后,他順利進入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并在享譽世界的腦腫瘤專家安東尼奧·亞瓦羅內博士手下工作。春去秋來,在紐約的4年時光眨眼間就過去了,就在很多人都以為他會留在美國找教職的時候,張靖選擇回到北京,加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皩τ谏镄畔W這個專業而言,國外的機會的確很多,但我更想用自己的學識,在國內帶領專業領域向前走一小步。如果有更多人參與進來,那么未來,我們國家的科研成果就能向前走一大步?!辈换笾?,帶著美好的希冀,張靖回國,開始一路前行一路傳承的科研生活。
新冠肺炎疫情侵襲之前,張靖的工作主要是聚焦于腫瘤機制和腫瘤疫苗的研發。但隨著新冠肺炎病毒的傳染和攻擊,新冠疫苗的研發成了全世界科研人員的當務之急,多肽疫苗就是張靖的工作重點。
什么是多肽疫苗?這是很多人都疑惑的問題。張靖解釋說:“像mRNA疫苗一樣,多肽疫苗也是第三代疫苗,是來自病毒上的一小段氨基酸序列,只是更短?!?/p>
但現在已經有安全的滅活疫苗可以使用了,為什么還要研究多肽疫苗呢?針對這個問題,張靖耐心地解釋道:“多肽疫苗的致命弱點是免疫原性弱,這也是在當前技術條件下多肽疫苗不是首選的原因。但多肽疫苗的研究有著重要意義:一來多肽疫苗的生產、保存、運輸都非常容易,可以彌補傳統疫苗的不足;二來多肽疫苗安全性高、應用范圍廣。如果開發出強免疫原性的多肽疫苗,無疑將是巨大貢獻?!痹谌澜缍荚谧汾s的賽道上,張靖鉚足了勁兒奔跑,希望可以利用一些手段,增強免疫原性,推進以多肽疫苗為基礎的藥物,能夠在重大疾病和疫苗領域做出貢獻,真真切切地讓多肽疫苗從書架走向貨架。
路很長,但人才濟濟。“未來我也會將自己掌握的技能教給學生,讓他們開花結果,繁榮起來?!睆埦笣M懷期待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