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志強
摘 要:在我國傳統文化中,武術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中華武術文化源遠流長、遠近聞名,不僅能鍛煉人們的身體,還能培養學生的武德精神。現在武術已經進入體育課堂中,也是體育項目之一。從武術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現狀,以及在體育教學中的優勢進行分析,提出了加強武術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措施。
關鍵詞:武術;體育;教學優勢
武術對體育教學有著很多優勢,不僅可以改變我們的體育教學,還能讓體育課教學水平得到提升。經常練習武術可以增強人們的身體素質,對學生的全面發展有著促進作用。在實際的武術教學中存在諸多問題,不能很好地發揮武術在體育教學中的優勢。教師應采取相關措施加強武術在體育教學中的作用。
一、武術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現狀
(一)體育教學對武術教學不夠重視
調查發現,在很多中學對武術不夠重視,不能體現武術的價值。沒有制定出武術課的教學目標和任務,導致很多武術教學成了擺設。有的學校雖然開設了武術課程,但是很多武術教師不專業,很難在課堂上取得良好效果。再加上很多學生對武術存在偏見,導致很多中學生在上武術課時比較懶散,對學習武術沒有興趣,很難真正地學習這門課程,導致武術教學無法順利開展。
(二)武術教學內容陳舊,教學方法落后
大部分中學的體育教學都比較落后,武術教學更是落后,缺乏新穎性。很多體育教學沒有關注現在武術的發展動態,還保留傳統的教學理念和方法,沒有及時采用先進的武術教學方法,導致很多學生都排斥武術。教師忽略班級學生的性格特點和接受能力,無法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嚴重影響武術教學的效果。
二、武術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優勢
(一)具有廣泛的學生參與基礎
很多中學生從小就喜歡看武俠小說或者武俠影視劇,他們對里面的英雄總是贊不絕口。很多青少年有時候會模仿他們的穿著風格或者總想躍躍欲試某一個動作,對武術有著濃厚的興趣。對于這樣的學生,教師稍微加強引導,就會讓學生對武術產生濃厚的興趣,教師一定要把握機會,對學生進行引導,讓他們盡快參與武術教學中,有效激發他們對武術的興趣。所以說,武術從某種程度上說具有廣泛的學生參與基礎。
(二)能讓體育教學目標得以實現
武術包含了很多項目內容,無論練習哪個項目都能增強耐力和力量,還能加強學生的身體協調性和靈敏度。很多中學生比較懶散、意志力差,如果學習了武術就會使他們擁有拼搏的精神,形成較強意志力。遇事喜歡去努力和爭取,有一種不服輸的精神。武術教學的入門比較簡單,門檻比較低,對學生的身體素質要求不太嚴格。體育教師應積極組織學生進行武術學習,并加入考核項目,這樣既能增強武術項目的規范性,又能使體育教學目標得以實現。
(三)對教學場地和器材要求較少
1.具備了一定的師資力量
經過多年的體育教學發展,武術教學已經成為體育教學的必修課。很多中學已經專門聘請了武術教師,他們不僅專業技能較強,還有完善的教學體系。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推行,越來越多的學校開設并重視武術教學,很多學校通過高薪聘請武術教師,很多中學的武術師資團隊也在不斷壯大。
2.能培養學生的武德觀念
武術教學不僅能培養學生的武德觀念,還能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中華武術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武術技能只是外在的表現,而武德才是武術的真正內涵。“武德”就是習武之人在練習中的道德觀和為人處世的原則。習武者應更加注重禮儀、修身養性。學生在學習武術的過程中,也會受到武術觀念的熏陶,使他們在耳濡目染中不斷提升自己的道德修養,并能塑造良好的品格。
3.能促進學生吸收傳統文化精髓
武術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傳承了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并形成了系統的武德觀念。這些武德觀念不僅融合了儒家思想,還結合了道家思想,對國人的思想和精神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儒家思想是自強不息,道家思想是厚德載物、寬厚待人。這些思想不僅可以增強學生的道德修養,還能讓中學生真正理解武術的
精髓。
三、結語
綜上所述,武術在體育教學中不受重視,教學思想和方法比較陳舊,體育教師必須采用相應的措施,在教學中多了解現代武術的發展動態,多向同行借鑒教學方法,不斷對武術文化進行宣傳,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武術課程,這樣才能真正地提升武術教學的水平。
參考文獻:
[1]何加進.武術在中學體育教學中的優勢分析[J].素質教育,2017(1).
[2]劉甘霖.淺析武術在體育教學中的優勢[J].內蒙古教育,20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