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慧


摘要:目的:探討優質護理服務對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產婦產后出血護理的施行體會。方法:選取我院產科收治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產婦產后出血患者50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各25例。試驗組采用優質護理服務,對照組進行常規護理,比較兩組患者產后出血量、產后出血發生率、血壓和護理滿意度。結果:兩組患者產后出血量、出血發生率、血壓和護理滿意度等指標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優質護理服務對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產婦產后出血護理的療效顯著,不僅能夠降低產后出血量和產婦出血發生率,還能緩解患者疼痛和提高護理滿意度,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優質護理、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產后出血、滿意度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1)05-289-02
妊娠期高血壓是臨床上常見的產科疾病,主要以高血壓、水腫和蛋白尿為特征,嚴重時可導致產婦昏迷或死亡。重度妊娠期高血壓又稱為子癇,產婦可出現抽搐[1]。妊娠期高血壓是造成產婦產后出血的重要原因,臨床上該病發生急驟,需要緊急搶救,如果并發產后大出血甚至需要切除子宮。因此積極控制妊娠期高血壓是降低產后出血的重要手段,而采用優質護理模式能夠更有針對性的控制血壓來降低產后出血的風險,鑒于此本研究重點探討優質護理服務對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產婦產后出血護理療效。
1 一般資料和研究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我院產科2019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壓產后出血的產婦作為研究對象,采用計算機產生隨機數字的方法將50例患者隨機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各25例。試驗組產婦年齡14-48(平均29.77±4.45)歲;妊娠周期為38-42(平均40.22±6.47)周;初產婦13例,經產婦12例。對照組年齡15-48(平均30.31±5.42)歲;妊娠周期為38-42(平均40.54±5.38)周;初產婦15例,經產婦10例。兩組患者年齡、孕周和分娩情況均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①所有產婦均符合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診斷標準,同時出現產后出血;②經過產前檢查胎兒生長狀態良好、單胎、孕周在38-42周之間。③產婦身體狀況良好,無認知功能障礙,能配合治療。④產婦和家屬熟知試驗注意事項,簽署知情同意書并獲得本院倫理委員會審批。排除標準:①產婦精神狀態較差、無法全程配合試驗。②合并存在心、肝、腎、肺等嚴重并發癥者。③產道受損、多次清宮手術和不能進行陰道分娩者。④肝、腎功能異常,凝血功能障礙,嚴重貧血等。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進行常規護理:入院后監測產婦和胎兒各項生命體征,控制產婦血壓,對于出現高血壓危象患者采取藥物治療或者終止妊娠等,根據產婦身體狀況選擇合理的分娩方式,產前積極宣教,指導合理飲食和運動,控制不良反應等。
試驗組采用優質護理服務[2-3]:①產前優質護理:入院后詳細詢問產婦和家屬的基本情況,對其分娩狀況進行評價,判斷產婦血壓情況,積極使用藥物干預,并排除其他妊娠時可能合并出現的危險因素,然后采取合理的分娩方式并進行針對性護理。產前對產婦和家屬進行宣教,使家屬和產婦了解分娩流程,熟悉手術環境,必要時可在手術室進行分娩模擬或采用視頻教學等方式,充分讓產婦和家屬了解分娩情況和可能出現的危險。對產婦進行心理疏導,關注產前的情緒波動,如出現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及時排解心理壓力,同時也需關注家屬的不良情緒,積極解答提出的問題,緩解其焦慮和恐懼心理。產前訓練產婦呼吸功能來提高對手術的耐受能力,采用吹氣球和蠟燭等方式鍛煉其肺活量,避免手術過程中呼吸不暢、無法放松。鍛煉產婦的盆底肌肉,增強其腹肌和子宮周圍肌肉力量,同時有意識的配合呼吸訓練縮宮和肛門括約肌功能。合理飲食,保證營養。②產中優質護理:產前叮囑產婦排空膀胱,密切監測產婦和胎兒生命體征,觀察宮縮和產道開放情況,適時或預防性的采用縮宮素,采取深呼吸緩解疼痛并配合用力,在產中指導產婦合理增加腹腔壓力,降低體力消耗。觀察胎盤情況,清理殘存在子宮壁的胎盤,如發生少量出血,及時預防性止血。同時關注分娩過程中血壓變化情況,采取措施積極控制或預防。③產后優質護理:監測產婦血壓變化情況,采用心理和飲食干預來降低血壓,分娩后兩個小時內密切觀察產婦情況,防止大出血,檢查是否出現產道損傷,同時將胎兒抱到產婦身邊吸吮,刺激宮縮,防止出血。根據產婦情況進行補血補液,鼓勵其自主排尿。
1.3 觀察指標
①產后收集產婦2h和24h陰道血液,采用稱重法計算血量,對產后并發出血量≥500ml者進行記錄,統計其發生率。②監測產婦產后血壓變化情況。③患者護理滿意度分為非常滿意、滿意和不滿意三個選項,滿意度=(非常滿意+滿意)例數/總例數ⅹ100%。
1.4 統計分析
采用SPSS 17.0軟件對所有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均值±標準差()表示,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產后出血量和血壓測量值均采用t檢驗進行分析,產后出血發生率和患者滿意度采用x2檢驗進行統計,以α=0.05為檢驗水準,P<0.05表示有統計學差異。
2 結果
2.1 比較兩組產婦產后出血量和血壓的測量值
試驗組產婦產后2h、24h出血量分別為(121.39±9.75)ml、(158.16±14.82)ml,對照組為(207.62±13.22)ml、(285.73±19.83)ml,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產婦收縮壓和舒張壓分別為(114.67±7.36)mmHg、(74.37±5.29)mmHg,對照組為(138.84±10.46)mmHg、(96.38±6.92)mmHg,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比較兩組產婦產后出血發生率和護理滿意度
試驗組產婦產后出血發生率和護理滿意度分別為8%和92%,對照組為24%和72%,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妊娠期高血壓是臨床上常見的妊娠并發癥,可能增加產婦產后出血的發生率,同時流行病學調查顯示,全世界每年大約有14萬產婦將死于產后出血,占所有產后并發癥的25%,并且我國每年該病的發生率也呈逐年上升的趨勢,是造成產婦死亡的最主要原因[4]。與此同時不少研究表明,妊娠期高血壓和產后出血均可通過積極的護理干預來降低其發生率,優質護理模式通過詳細的孕前檢查和病史詢問,發現產婦在分娩過程中可能出現,導致產后出血的危險因素進行積極的預防[5]。
通過本研究發現,試驗組產婦血壓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提示優質護理模式能夠顯著降低產婦的妊娠期高血壓癥狀,從而降低產婦產后并發出血的風險。同時試驗組產婦產后出血量和產后出血發生率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提示優質護理模式能夠顯著改善患者出血的風險,大量研究表明產后出血多發生在產后2小時內,因此本研究在該時間段內密切監測產婦產后血壓和產道損傷情況,并達到了理想的效果。此外本研究認為產后出血量和產后出血發生率降低可能與產前的康復訓練有關,通過護理干預能夠增加產婦盆底肌肉力量和耐力,從而降低產婦發生子宮損傷和產道損傷等風險。最后本研究還顯示,優質護理模式能夠提高產婦和家屬的護理滿意度,這可能與優質護理中積極的心理疏導、耐心解答患者和家屬疑問以及微笑服務等有關,這不僅提高了患者和家屬的依從性,還增加了對醫護工作者的信任度,并能積極構建和諧的護患關系[6]。
綜上所述,優質護理服務對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產婦產后出血護理的療效顯著,不僅能夠降低產婦產后出血量和產后出血發生率,還能緩解患者疼痛和提高護理滿意度,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黃全華.妊娠期高血壓綜合征患者產后出血的循證護理[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9,23(14):49-55.
[2]李藝燁.優質護理服務對產婦產后出血及生活質量的效果觀察[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9,23(9):115-118.
[3]魏海容.優質護理在妊娠期高血壓綜合征產婦產后出血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當代醫藥,2019,26(8):241-243.
[4]冀留英.妊娠期高血壓綜合征產婦產后出血護理中優質護理服務的實施效果[J].醫學美學美容,2019,28(7):116.
[5]張燕子,岳珊珊,王麗娟.妊娠期高血壓綜合征產婦產后出血實施優質護理的效果觀察[J].實用醫技雜志,2020,27(1):131-133.
[6]張詩文,文貴娟,王艷紅.妊娠期高血壓綜合征產后出血實施優質護理的效果[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20,12(2):180-182.
馬山縣人民醫院 廣西南寧 530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