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立成 王莎 張春 吳晶晶 姜樹娟


摘要:目的:評價分析阿奇霉素治療小兒肺炎的臨床療效,為后期該病治療提供用藥依據(jù)。方法:圍繞我院2019年11月-2020年11月50例肺炎患兒展開研究,將所有患兒均分為二組,對照組(n=25),選定紅霉素開展疾病治療,研究組(n=25),選定阿奇霉素開展疾病治療。就兩組患兒肺炎療效、治療前后血清學檢測指標變化、止咳時間、退熱時間、肺部濕啰音消失時間、藥物不良反應(yīng)展開對比。結(jié)果:研究組小兒肺炎療效、血清學檢測指標變化改善程度優(yōu)于對照組,止咳、退熱、肺部濕啰音消失時間均短于對照組,藥物不良反應(yīng)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結(jié)論:小兒肺炎接受治療期間,阿奇霉素治療方案的選定應(yīng)用,效果良好,相對于紅霉素治療方案,改善患兒癥狀更快,不良反應(yīng)更少,用藥更為安全,值得臨床應(yīng)用。
關(guān)鍵詞:阿奇霉素;小兒肺炎;臨床效果
【中圖分類號】R56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1)05-025-02
小兒肺炎是臨床常見的呼吸系統(tǒng)疾病,多合并支原體感染的情況,小兒肺炎主要有三大癥狀:高熱、咳嗽、肺部濕啰音[1]。確診后需要進行及時有效的對癥治療,不及時干預的情況下一部分患兒可出現(xiàn)并發(fā)癥,如肺氣腫、肺不張、胸腔積液、心肌炎、腦膜炎等,甚至出現(xiàn)急性呼衰等危重癥[2]。因此,一旦確診小兒肺炎后,一定要及時選擇對癥藥物抗感染治療,以免出現(xiàn)病情擴大化的問題。本次研究為探究阿奇霉素對小兒肺炎治療效果的影響,對特定時間段收治的50例肺炎患兒在兩種不同抗菌藥物治療下的臨床療效展開對比研究,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圍繞我院2019年11月-2020年11月50例肺炎患兒展開研究,將所有患兒隨機分為二組,對照組25例擬定紅霉素開展疾病治療,研究組25例擬定阿奇霉素開展疾病治療。對照組男/女13/12,年齡2-10歲,中位年齡(4.13±2.15)歲,患病時間為3- 8天;研究組男/女14/11,年齡2-9歲,中位年齡(4.16±2.12)歲,患病時間3-9天。對照組和研究組,兩組患兒基線資料經(jīng)統(tǒng)計學驗證,P>0.05,具可比性。
1.1.1 納入標準
1.兩組患兒診斷明確,均符合小兒肺炎;
2.所有患兒咳嗽、咳痰、發(fā)熱癥狀明顯。
1.1.2 排除標準
1.伴有其他嚴重疾病的患兒,如血液病、惡性腫瘤、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疾病等;
2.患兒家屬不愿參加本次實驗研究或中途退出者。
1.2 方法
兩組患兒入院后均在完善各項檢查后,予以祛痰、止咳、退熱、改善通氣等對癥處理,必要時酌情考慮氧氣吸入。
1.2.1 對照組
患兒在上述治療基礎(chǔ)上,接受紅霉素藥物治療,用藥劑量為20mg/kg,加入5%葡萄糖溶液250毫升點滴,一日兩次靜脈滴注,治療周期為七天。
1.2.2 研究組
患兒除對癥治療外,接受阿奇霉素藥物治療,用藥劑量為10mg/kg,加入5%葡萄糖溶液250毫升點滴,一日一次靜脈滴注,注意控制滴速,滴注時間不少于1小時。靜脈輸液阿奇霉素3-5天,病情穩(wěn)定后改為口服治療。具體用藥方法是:靜脈用藥3到5天,停三天以后,再口服三天阿奇霉素。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肺炎患兒臨床療效;治療前后血清學檢測指標變化;止咳時間、退熱時間、肺部濕啰音消失時間、藥物不良反應(yīng)等。
療效判定:
治愈:咳嗽、發(fā)熱、濕羅音、x線檢查肺部陰影均消失;
顯效:咳嗽、發(fā)熱、濕羅音、x線檢查肺部陰影均明顯改善;
有效:癥狀、體征、x線檢查均有所改善;
無效:癥狀、體征、x線檢查均無改善,甚至加重。
總有效率=(治愈+顯效+有效)/總例數(shù)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本研究用SPSS24.0統(tǒng)計軟件分析相關(guān)數(shù)據(jù),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jié)果
2.1 比較分析兩組肺炎患兒的治療效果
研究組(阿奇霉素藥物治療):治愈10例、顯效8例、有效6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96.00%;
對照組(紅霉素藥物治療):治愈8例、顯效7例、有效4例、無效6例、總有效率76.00%。
研究組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P<0.05。
2.2 血清學檢測指標變化情況
治療前兩組肺炎患兒血清學檢測指標比較,P>0.05,治療后研究組患兒腫瘤壞死因子-α、白細胞介素-6、高敏-C反應(yīng)蛋白,改善程度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3 比較分析兩組肺炎患兒臨床觀察指標
治療后,研究組的止咳、退熱、肺部濕啰音消失時間,均顯著短于對照組,組間差異具備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4 藥物不良反應(yīng)
兩組患兒經(jīng)治療對比,研究組阿奇霉素藥物治療后出現(xiàn)1例惡心、1例靜脈炎,而對照組紅霉素藥物治療后出現(xiàn)3例惡心、3例靜脈炎,研究組藥物不良反應(yīng)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用藥安全性更高,不良反應(yīng)更低,(P<0.05),見表2。
3 討論
小兒肺炎是兒科常見的呼吸道感染疾病,主要臨床表現(xiàn)為咳嗽、發(fā)熱、呼吸急促、呼吸困難和肺部啰音明顯等[3],不及時治療,病情控制不佳會導致神經(jīng)系統(tǒng)損傷、心血管、消化系統(tǒng)損傷、肌肉關(guān)節(jié)損傷、甚至心衰、呼衰、缺氧性腦病等危重并發(fā)癥,不僅加大疾病治療難度,更威脅患兒生命。
本研究采用的阿奇霉素和紅霉素,它們同屬于大環(huán)內(nèi)酯類藥物,紅霉素屬于第一代大環(huán)內(nèi)酯類藥物,阿奇霉素屬于第二代藥物[4]。阿奇霉素抗菌能力較紅霉素強,它主要對革蘭陽性菌、革蘭陰性菌、支原體、衣原體、軍團菌有比較強的殺菌作用,而且其半衰期較長,控制感染效果更好。
多篇文獻[5-6]研究表明,阿奇霉素是治療小兒肺炎的常用藥物,尤其是對于有肺炎支原體、肺炎衣原體感染所致的肺炎,通常作為首選藥物在臨床應(yīng)用,它能有效緩解患兒體內(nèi)的炎癥,抗炎活性更好,副作用少,且靜滴阿奇霉素的生物利用度高、吸收充分,對于患兒發(fā)熱、咳嗽、肺部濕羅音的癥狀減輕更快。而采用紅霉素藥物治療,雖然臨床有一定的療效,但是在癥狀緩解時間上明顯長于阿奇霉素,且用藥安全性低,易導致患兒出現(xiàn)惡心嘔吐、靜脈炎等不良反應(yīng)。
本次研究,通過對兩組患兒肺炎療效、治療前后血清學檢測指標變化、止咳時間、退熱時間、肺部濕羅音消失時間、藥物不良反應(yīng)展開對比,結(jié)果顯示研究組小兒肺炎療效、血清學檢測指標變化改善程度優(yōu)于對照組,止咳、退熱、肺部濕羅音消失時間均短于對照組、藥物不良反應(yīng)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綜上所述,阿奇霉素具有吸收好、見效快、副作用小、不良反應(yīng)低、病情易控制的特點。臨床上,阿奇霉素對比紅霉素,療效更顯著、用藥更安全,值得臨床推廣應(yīng)用。
參考文獻
[1]常璜蓉,符改梅,胡玲,等.特布他林聯(lián)合阿奇霉素序貫治療對支原體肺炎患兒癥狀、體征及氣道炎癥因子的影響[J].海南醫(yī)學,2020,31(19):2507-2510.
[2]馬潔.阿奇霉素不同療程用藥治療小兒肺炎支原體肺炎臨床療效及安全性比較[J].藥品評價,2020,17(12):13-14,34.
[3]魚建飛,梅玲華,賀兆平,等.特布他林輔助阿奇霉素序貫治療小兒肺炎的療效及其對患兒氣道炎癥因子的影響[J].海南醫(yī)學,2017,28(1):73-75,76.
[4]余莉,何艷,等.痰熱清、氨溴索聯(lián)合阿奇霉素治療小兒支原體肺炎的機制研究[J].海南醫(yī)學院學報,2017,23(2):178-181.
[5]許細財,戴柯,等.紅霉素與阿奇霉素在小兒肺炎中的療效對比觀察及對機體免疫的影響研究[J].中國臨床醫(yī)生雜志,2018,46(2):235-237.
[6]易志剛,盧晴寧,等.阿奇霉素序貫治療小兒肺炎的療效及對血清TNF-α、PCT水平的影響[J].藥品評價,2019,16(14):57-59.
1.漣水縣人民醫(yī)院;2.漣水縣婦幼保健院 兒科 江蘇漣水 223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