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石莊高級中學 胡尚軍
數學課程既可以為學生傳授數學知識,又能夠使數學文化得到傳承與發揚,同時可以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與價值觀,提高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和熱情,進一步提升數學教學質量和效率。
在我國,數學學科經歷了漫長的發展過程,起源于最初的“結繩計數”,伴隨著社會生產以及人類生活水平的提高,逐漸產生了“數學”這一概念。復數的學習正是對數學概念的外延,學生初步接觸復數這部分的知識內容時會有很多的不解,學習起來也較為困難。在講授《復數》這部分的數學知識內容時,教師可以引導高中生借助現代學習設備、網絡技術及圖書館等輔助學習的有利途徑,收集有關復數的知識內容,比如:數的發展史、數學家的故事等,查詢資料的過程其實就是學生學習的過程。教師還可以通過具體實例來為學生講解:笛卡爾在方程x(10-x)=40當中肯定了負數平方根的作用,由此產生了“虛數”這一概念,可以用符號i來表示,并確定i2=-1,-1的平方根為i。經過漫長的創新發展以及眾多數學家的艱辛探究歷程,最終將實數和虛數相結合,形成了“復數”,用a+bi來表示。學生通過對這些數學故事的理解,將數學概念知識運用到復數難題解決當中,從而降低數學問題的難度,學生只有了解了復數的發展史,才能更好地增強學習自信心,并深刻體會到數學的神奇。


在高中數學課程當中,為了使學生便于學習和理解,教師可以將數量轉化為圖像,數形結合這一數學思想逐漸得到了廣泛應用,有效地提升了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和質量。例如,教師講授《函數》的相關內容時,可以在課前導入函數發展史,為學生講述牛頓、笛卡爾等數學家探究數學知識的故事,學生通過聽講這部分的數學內容,可以加深對函數知識發展史的理解和掌握,以激起探索的興趣。利用數形結合思想,能夠高效地解決抽象數學問題,將數量和圖形結合在一起分析問題,求出正確的結果。

總之,要想將數學文化更好地融入高中數學課程教學當中,需要教師根據重點數學內容,結合數學文化進一步展開教學,從而激起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使其得到全面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