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晉江市青陽街道崇德小學 陳瑩瑩
數學思想方法是指以數學知識為基礎,在遇到問題時能夠從數學知識的角度進行分析和研究,最終得出正確的答案。數學作為義務教育階段的重要學科,對于學生的基本運算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的鍛煉是其他任何學科都無法取代的。近年來,數學思想方法的運用逐漸成為數學教育中的主要內容,這要求教師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做好對學生的思維引導,讓學生能夠從更為嚴謹的角度去進行思考和判斷。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想要實現對學生的有效教育,實現對數學思想方法的有效應用,就必須要做好對學生的認知啟發,為此,做好趣味游戲的有效應用至關重要。
例如,在進行《加與減》的教學時,為了進一步鍛煉學生的數學思維,我就為他們設計了“求15”的撲克游戲(如右圖)。在游戲中,我會為每個學生發放標有數字1~9的撲克牌(各一張),他們需要分別將9張撲克牌放到九宮格當中,讓九宮格中的橫排、豎排、斜排的3張牌數字之和等于15。一開始,學生有些找不到頭緒,于是我降低了游戲難度,將5放在了九宮格最中間的位置,學生開展思考,最終正確完成了游戲。
該游戲主要鍛煉的是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而這本身就是數學思維中最關鍵的內容。在該游戲的引導下,學生不僅能夠鞏固已學知識,同時還會獲得邏輯思維能力、思維靈活度的鍛煉,這對于他們的進步與發展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數學思想滲透目標也由此得以實現。

開展互動教學是提升學生數學思維,鍛煉學生思維能力的重要方式。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要認識到學生的思維能力是相對有限的,所以教師必須要通過與他們之間的科學互動才能夠完成對數學知識的學習,并在這一過程中獲得數學思維水平的進步與提高。
例如,在進行《組合圖形的面積》一課的教學時,為了讓學生更好地了解什么是組合圖形及如何進行組合圖形的面積計算,我就在課堂上為他們設計了七巧板游戲。在游戲中,我為他們展示幾個七巧板的作品(如右圖),學生需要依靠自己的思維能力將這些七巧板拼組出來,并進行七巧板的臨摹。之后我會用語言進行引導:

師:“同學們,你們拼出的是什么呀?”
生:“小兔子!”
師:“我們將七巧板挪開以后可以看到小兔子是由幾個圖形拼成的?都是什么圖形呢?”
生:“七個圖形,有五個三角形、一個正方形和一個平行四邊形!”
師:“那么,如果我們要計算小兔子的面積,應該怎么計算呢?”
生:“計算七個圖形的面積,然后將它們加起來!”
在課堂教學中,類似這種以啟發為目標的師生互動交流、學習機會有很多,其價值在于通過具體的游戲和教師的引導,讓學生更好地完成對知識內容的理解,并找到解答問題的方法,這對于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的鍛煉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工作效果也會因此有所提升。
設計實踐活動是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鍛煉學生數學思維、培養學生數學素養的關鍵教學方法。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要為學生設計一些以生活為基礎的實踐活動機會,因為數學知識是基于生活而存在的,所以想要讓學生真正了解數學知識,掌握數學知識的應用方法,實踐活動是最佳的訓練方法。
在實際工作中,為了保證實踐活動的有效性,教師要保證實踐活動既符合素質教育目標,又符合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思維水平。例如,在進行《可能性》的知識學習后,我就為學生設計了“擲硬幣”和“摸球”的游戲,其中,擲硬幣游戲需要學生自己投擲并記錄硬幣的正反面,通過對記錄的分析嘗試找到可能性的規律。摸球游戲的教育作用與之相近,但形式更為新穎,內容也更為貼切,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參與動力。在游戲中,我為學生準備了紅、黃、藍、綠小球各一個,然后將它們放在全封閉小盒中,讓學生輪流進行摸球游戲,記錄摸出球的顏色,一起分析小球顏色的可能性。之后,我會減少小球數量,讓學生再次摸球,并做好記錄分析。讓學生在兩次摸球的對比過程中,發現顏色規律與小球數量之間的關系,由此來完成對學生的數學思維鍛煉,提升他們的邏輯分析能力。
總而言之,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滲透數學思想方法是做好學生數學思維啟蒙、實現數學素質教育目標的關鍵方法。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要發揮出自己的引導作用,通過引導、陪伴、幫助等多種方式,讓學生可以在完成數學知識學習的同時獲得數學思想水平的進步,讓學生學會在生活中從數學的角度去判斷、思考和探究,由此提升綜合素質水平,為高質量的學習生活打下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