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陵學院 黃莉莉
借助互聯網和大數據的迅猛發展,經營多元化、收入多元化已經成為目前外賣行業的發展態勢。為了獲取更多的利潤,線下商家與線上平臺進行合作,提高自身的運營效率,呈現出“新零售”的屬性,即“堂食+外送+外賣+流通食品”多核驅動。外賣市場具有較大的發展潛力。校園外賣作為國內餐飲業的巨大分支市場,是許多創業者和中小餐飲從業者的主要經營領域,其入行門檻低,客戶群體集中度較高,客戶需求龐大而穩定,模式可復制性強,再加上2020年期間,新冠疫情肆虐,防疫觀念深入人心,學校為了響應新冠疫情防控政策,大多采取封校措施,校園成為一個小型的環閉市場,而配送最后一公里所產生的效率低下、用戶體驗感低以及食品安全隱患等問題更加突出。針對這些問題,考慮到市場潛在需求,為了提升校園內消費者的體驗感,開拓學生用戶群體,可以在校園內設置外賣存取柜來避免外賣變涼、錯拿、丟失等現象。除此以外,外賣存取柜在優化校園用戶感知體驗的同時,還可以增加對末端數據的控制力,通過數據挖掘有效分析用戶偏好以及消費習慣。通過大數據為用戶提供個性化需求服務,延長外賣柜產業鏈,塑造數據化平臺。校園具有自身獨特的氛圍,外賣存取柜同時要適應學校的規章制度,在學校配套的管理與保障措施的支持下規范校園外賣,凈化校園環境。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 CNNIC)在北京最新發布的《第47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3月,中國線上下單外賣用戶規模已經達到39780萬人,占據互聯網規模的44%,手機線上點餐的規模達到39653萬人,占據手機互聯網用戶的44.2%。外賣訂單量逐年噴發式增長,市場前景十分廣闊。為了進一步了解校園外賣的情況,我們針對大學生外賣狀況的相關問題進行了調研,以網絡調查問卷的形式開展,收獲有效問卷247份。調研結果表明:從外賣訂購頻率層面來說,48.15%的大學生經常點外賣,41.18%的大學生偶然(2到3天)點外賣,10.59%的同學表示幾乎不點外賣(如圖1),這表明大學生外賣市場發展潛力大;從外賣用餐時段來說,75.29%的大學生喜歡中午點外賣,57.65%的大學生偏愛晚上點外賣,3.53%的大學生會喜歡早上點外賣,27.06%的大學生喜好夜宵,這表明大學生對午餐、晚餐以及夜宵的需求量更大。
新冠疫情已經呈現好轉態勢,但還處于疫情防控期間,大部分學校還是選擇封校,校園成為一個小型的環閉市場。在用餐時間,食堂承載的人流量過大,既擁擠又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于是很多學生會選擇點外賣,而校園外賣在替食堂緩解用餐壓力的同時也存在一些問題。校園外賣的時間與食堂用餐時間高度重合就會形成用餐波峰段,這個時候外賣訂單量大,送餐區域集中,而外賣員通常幾單一起送,受到時間限制,外賣員的配送壓力大,在路上往往爭分奪秒,容易發生送餐意外,人身安全存在隱患;用戶提前點餐,往往會因為時間的不對稱而導致外賣員配送效率低下,與客戶之間存在各種直接矛盾;外賣“最后三分鐘”配送階段,因為疫情封校,無法做到面對面交付,大量外賣被放在學校門口的地面上,置餐的“臟亂差”不僅存在衛生安全隱患,而且同時還影響校園的校容校貌。學生取餐時間集中,找餐的“慢亂雜”,使學生擁擠在門口,容易出現安全事故。在露天環境下,存放的外賣極容易放涼,又因無人看管,外賣錯拿甚至被偷的現象層出不窮。
為了解決“物流最后一分鐘”“外賣最后三分鐘”問題,對于末端遞送的研究已經成為當代社會的一個重點。而目前我們熟知的外賣末端遞送的方式有 第三方代收、保溫箱寄存以及機器人遞送。第三方代收的方式類似于物流的末端網點,常見于社區、大學和辦公樓樓下的便利店、門衛室以及物業等地方進行代收,以一種委托的形式暫時寄存,用戶自取。貨架寄存就是在樓下設置專門保溫箱進行放置外賣,用戶自取。機器人遞送是用智能機器人對外賣進行最后的遞送。上述三種末端遞送方式加上外賣存取柜是目前解決外賣行業末端配送的主要方式,每種方式各有優缺點,現在對這四種方式進行優缺點對比,如表1所示。

表1 外賣四種末端配送方式的比較分析
外賣存取柜的優勢更符合市場的需求,具有更廣闊的市場空間。總體而言,外賣存取柜在功能體驗、適用場景、安全保障以及用戶滿意度等方面相較于其他末端遞送的方式更具備市場競爭力。
項目成員針對外賣存取柜的用戶使用意愿的相關問題進行了調研,采取網上發放調查問卷以及地方訪談的形式進行。 網上問卷的輻射范圍主要為高校大學生,收獲有效問卷247份。本次問卷針對大學生點外賣的情況、對外賣存取柜的接受程度以及關注點的調研結果顯示:在外賣遞送方面,75.29%的消費者在意飯菜是否還熱,70.59%的消費者在意能否及時拿到外賣,這表明保溫性能是消費者的極大需求;在外賣存取柜的使用意愿方面, 81.18%消費者愿意接受這種節省彼此時間的方式,18.82%的消費者不愿意,這表示外賣存取柜在市場上的應用空間還是很大的;在是否愿意支付費用使用方面,36.47%的消費者希望免費使用,61.18%的消費者愿意接受3角、5角的費用,2.35%的消費者愿意支付1元及以上的費用,這表明對于外賣存取柜的營利模式還須綜合考慮;在外賣存取柜關注點方面,83.53%的消費者更多注重擺放點是否方便,82.35%的消費者在乎收費是否合理,45.88%的消費者注重存取柜是否具有其他功能。前兩者數值相差無幾,表明消費者同時具有這兩方面的需求,而后者的需求可作為外賣存取柜功能因素來考慮。綜合來看,外賣存取柜具有良好的發展空間以及市場應用前景。
為了更好地引入外賣存取柜服務于廣大師生,學校要與學生之間建立良好的溝通機制,以便在尋找外賣柜運營商的時候可以更有效地考慮和聽取學生對于外賣柜的需求。只有真正地了解學生對外賣存取柜選址、性能以及附加功能等方面的需求,校方才能更好地尋找合適的運營商。例如,把外賣放于室外常容易放涼又不具備食品安全條件,保溫和殺菌消毒這兩種基本功能就顯得很有必要。所以尋找到合適的外賣柜運營商,在校園內選擇便利學生的地址,安排運營商安裝外賣存取柜給學生使用,可以盡可能地緩解校園外賣帶來的矛盾。除此以外,學校還需要規范管理外賣柜的運營商,要求其定期地為外賣存取柜進行維護檢修,并根據消費者的使用感受以及反饋,對產品的功能進行調整以便達到外賣存取柜的可持續化發展。
外賣存取柜入駐校園之后,除了運營商定期的檢修維護,還須每天派遣專門的人員進行存取柜的檢查與維護,避免“過期”外賣影響存取柜正常有序的工作。而這項工作學校可以與外賣柜運營商溝通,由學校出臺相關文件為學生提供勤工儉學的崗位,既可以維持取餐秩序,保持干凈的校園環境,加強外賣柜衛生管理,還可以為在校大學生提供社會實踐機會。除此以外,由學校出臺文件對引入外賣存取柜的情況加以說明,讓廣大師生既感受到學校的人文主義精神,也通過學校的文件更加了解外賣柜實施的具體情況,同時可以在文件中用明文規定的方式來規范學生行為,要求學生及時取出外賣以及禁止學生在外賣柜附近制造垃圾。由此外賣存取柜可較為理想地解決配送人員與用戶時間不對稱所造成的“外賣難題”,以及餐飲配送人員聲稱送達與實際送達情況不符的問題,提升用戶服務感知體驗。
大量的外賣訂單必然伴隨著大量的一次性餐具的使用,一次性餐具不僅在高溫條件下容易引發中毒,而且還極難降解,對環境的危害十分嚴重。那么節約資源,緩解環境污染問題,保護綠水青山的行為勢在必行。由于消費群體的不同性,針對回收餐具這個問題,學校可以鼓勵食堂與外賣平臺進行合作,在寢室樓下放置餐具消毒柜以及餐具回收桶,保證學生使用的餐具與食堂統一規格,干凈衛生,打消學生的疑慮,再由平臺支付學校食堂一定的管理費用,由食堂放置餐具并進行回收清洗。而對于堅持進行餐具回收的大學生而言,學校可以用一定的環保積分的形式進行鼓勵,積分達到一定數額可以適當加點綜合實踐分。這不僅減少了一次性餐具的使用,更加綠色環保,而且還提高了大學生的環保意識和責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