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經貿職業技術學院 曹建斌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創新創業是大勢所趨,更是當今時代的重大命題。當前高等學校都把創新創業教育作為人才培養中的重要任務,把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融進人才培養的全過程。可以說,創新創業教育是當前高校的一堂思政大課,眾多學生在創新創業的熱潮中,積極投身創新創業實踐,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在高節奏、高壓力、高風險的互聯網時代,在絕大部分的大學生創業經歷中,艱難險阻、挫折失敗伴隨著很多人,創業失敗的挫折體驗是他們必須面對的,且需要積極應對的。創業耐挫力的強弱,可以決定大學生創業者是否能成為連續創業者,并影響他們的成就大小。
“耐挫力”是心理學中的名詞,指的是當個體遇到挫折時,能積極擺脫困境并使其心理和行為免于失常的能力。耐挫力包括挫折容忍力或挫折耐受力、挫折趕超力或挫折排解力。挫折容忍力或耐受力是指忍受挫折、不肯退讓的心理力量,是相對被動的;挫折趕超力或排解力是指擺脫挫折、積極進取的心理力量,是相對主動的。前者是耐挫力的初級階段,為后者提供了前提和基礎;后者是耐挫力的高級階段,是前者的發展和升華。可見,一個人的耐挫力對于前進動力、目標達成等具有重要意義。
“創業耐挫力”,顧名思義是指創業者面對創業挫折體驗表現出的堅韌、力量、樂觀等積極的心理狀態,甚至是失敗時,化解難題,攻堅克難,消除創業受挫給創業者產生的消極影響的能力。挫折體驗是創業者創業道路上的一部分,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更是創業者的一塊“磨刀石”。面對挫折,創業者個體對挫折體驗的耐受和排解能力各有不同:有不折不撓,砥礪奮進,涅槃重生,積極樂觀,一步步邁向成功的;也有不愿正視,意志消沉,選擇逃避,一蹶不振等消極應對的。創業者面對挫折體驗的感知、應對,以何種心態、何種角度看待,決定著堅韌不拔、逆勢而上,亦或萎靡不振、不思進取。研究顯示,創業挫折體驗對大學生創業者自身的影響體現在學業、就業、心理、人際、經濟等多方面。巴爾扎克說過“苦難對于天才是一塊墊腳石......對能干的人是一筆財富,對弱者是萬丈深淵”。部分大學生創業失敗后容易產生不良心理狀態,面對就業擇業,選擇逃避,容易封閉交際圈,人際交往停滯不前,也容易滋生家庭經濟危機、債務等問題。
根據大學生創業耐挫力的操作性定義和維度假設,本文通過開放式問卷調查搜集到的相關資料加以處理分析,選擇有代表性的條目并參考相關項目,擬定出大學生創業耐挫力的問卷項目。最終問卷包括堅韌水平、力量水平和樂觀水平三個維度,共25個項目。其中堅韌水平13個項目,力量水平8個項目,樂觀水平4個項目。對蘇州4所省屬高職院校大學生創業者發出300份問卷,回收有效問卷282份,問卷有效回收率97.3%,調查結果如下所示。
大學生創業耐挫力調查結果如表1所示,各維度上的平均分均小于3分,說明大學生創業耐挫力處于中等偏下水平。

表1 大學生創業耐挫力各因素項目數統計量描述
為了進一步探索差異來源,本文對性別、是否是獨生子女、生源地和專業進行了差異性檢驗。
對大學生創業耐挫力調查的各因素及總分在性別上的差異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結果如表2所示。
從表2可以看出,在大學生創業耐挫力調查中總分、堅韌性、力量性和樂觀性因子在性別上均無顯著的差異。但通過調查得出,男生的總體得分(x =67.79)明顯高于女生(=66.51)。

表2 大學生創業耐挫力在性別上的差異比較
對大學生創業耐挫力調查的各因素及總分在是否是獨生子女上的差異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結果如表3所示。
從表3可以看出,在大學生創業耐挫力調查中的堅韌性、力量性、樂觀性和總分在是否是獨生子女上均無顯著的差異。說明是否是獨生子女這個變量對大學生“創業耐挫力”的影響不明顯。

表3 大學生創業耐挫力在是否是獨生子女上的差異比較
為探索大學生創業耐挫力在生源地上的差異情況,對生源地的檢驗,結果如表4所示。
通過表4的數據分析,在生源地上,大學生創業耐挫力均不存在顯著性差異,但在平均分的考察中,各個維度上城市生源的得分都高于農村生源的得分。

表4 大學生創業耐挫力在生源地上的差異比較
在專業差異中,不同專業的大學生在力量水平的維度上有顯著的差異(如表5),通過多重比較進一步探索差異的來源,結果顯示(如表6),在理工類(=2.941)和管理類(=2.498)兩個專業上呈現顯著性差異(F=0.007,P<0.05),且理工類大學生創業的力量水平的得分要高于管理類,這說明,理工類大學生在創業的過程中更具有專業支撐。

表5 大學生創業耐挫力在專業上的差異比較

表6 大學生創業耐挫力在專業上的多重性比較
綜上所述,根據調研數據和訪談情況,大學生創業者的創業耐挫力呈以下幾個特點:一是創業耐挫力總體偏弱,處于中等偏下水平,創業挫折體驗對不同背景的大學生創業者影響度各有不同;二是性別的差異,男生耐挫力明顯高于女生,創業挫折體驗對女生的負面影響大于對男生的影響;三是生源的差異,城市生源的得分都高于農村生源的得分,但是否是獨生子女對創業耐挫力無明顯影響;四是專業上的差異,理工類的得分要高于其他各類專業,理工類大學生在創業的過程中更具有專業支撐,創業耐挫力更強。創業挫折體驗對藝術、經濟等其他專業學生的負面影響大于對理工專業學生的影響。
大學生創業耐挫力的形成,信心是關鍵,體現在其堅韌、力量、樂觀水平上。創業耐挫力培育可遵從積極心理學的規律,提高認知與實際磨練相結合,遵從滲透性教育與集中性教育相結合的原則,遵從學校、家庭、社會一致性原則,從認知調整、積極行為、心理錘煉三方面進行訓練,遞進式推進,以團體輔導、個體咨詢等心理學干預手段為具體實施方式,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開展有針對性的創業教育幫助創業受挫者重建信心,提升耐挫力。
創業耐挫力的培育,不僅是為了增強創業本領,提高創業競爭力,而且更是為了鍛造意志力,從而以科學奮斗成就幸福生活。大學生創業者首先要樹立正確的挫折觀,認識到失敗是創業途中的必經之路,且失敗和成功一樣對創業存在積極的意義。創業受挫與否既是客觀狀態,更是主觀認知。客觀的是創業成果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暫未顯現,主觀的是看待創業經歷的角度。從創業經驗教訓吸取、創業者自我提升的角度出發,所謂的創業挫折何嘗不是另一層面的成功,大學生創業者必須要經過認知調整訓練,以提高挫折的預見性,有效應對。
第一,認識到創業失敗是普遍存在的,并不是某個個體所特有的附屬品,任何創業者在創業的漫漫長途中都會遭受挫折,因此在創業失敗時應坦然接受挫折,不過多在意自己在別人心目中的形象,并在下次創業前做好迎接創業受挫的心理準備,適度降低對創業成果的心理預期。
第二,認識到挫折如彈簧,你強它就弱,你弱它就強。創業成功與否并不在于是否遇到挫折,而是在于創業者面對挫折時的韌性,在于創業者堅信一定能戰勝挫折的意志力,在于創業者對挫折的包容度和耐受度。
第三,認識到創業失敗其實是一把雙刃劍,并進行積極的自我暗示。創業失敗于弱者是一劍封喉的致命一擊,于強者卻是東山再起的有力鞭策。創業成功更關鍵在于對挫折的超越力,要樹立自己一定能戰勝困難的堅定信念。
第四,理性分析創業失敗的原因,從創業目標、創業方法、個人能力、團隊協作、身心狀態、任務難易、市場環境等內外因各方面正確歸因,找到癥結所在,適時調整,認識到只有從戰略上藐視它,從戰術上重視它,才能化挫折為動力,消除創業失敗后的不利影響,從而達成創業夢想。
3.2.1 體育運動是大學生創業者提高耐挫力水平的基礎
研究表明身心亞健康影響創業者的耐挫力水平,因此適量的戶外運動、有氧運動、競技體育運動對于大學生創業者耐挫力水平的提高必不可少。首先,體育運動能提高創業者的免疫力,強健創業者的體魄,有助于其合理宣泄創業失敗后積累的如焦慮、自卑、逃避、冷漠、攻擊、固執、輕生等負面情緒;其次,體育運動中的團隊協作精神也有利于大學生創業者提高人際交往能力,獲得更多友誼,在創業遇到瓶頸時能獲取更多助力;最后,競技體育必然存在成敗,頻繁的挫折體驗能提高大學生創業者對挫折的鈍感力,不再陷入負面情緒的泥沼,從而促使其更快地從創業失敗的陰影中走出來。
3.2.2 創業失敗再訓練是大學生創業者提高耐挫力水平的核心
很多大學生創業者是激情創業,缺乏社會閱歷,把控風險的能力相對不足。創業成功的案例鳳毛麟角,創業失敗是常態,做好創業失敗再培訓的相關工作從某個角度而言更為重要。高校應建立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檔案,全程跟蹤創業項目進展,做好創業失敗的再訓練工作,充分發揮創業協會、創業明星導師、創業實訓班的作用,在創業項目遇到瓶頸時及時介入,分析階段性創業失敗原因,相互交流創業失敗的經驗教訓,幫助創業失敗者調整再創業目標,并有針對性地開展再創業規劃,化解再創業壓力。千錘百煉出真金,從哪里跌倒就從哪里爬起,直面創業挫折,主動強化挫折訓練,才能真正克服對創業失敗的自卑與逃避,真正提高耐挫力水平。
3.2.3 創業失敗后的規劃引導是大學生創業者提高耐挫力水平的推力
大學生創業者在創業失敗后可能會更清晰地認識自己,更明確自己是否適合創業,是否真的對創業有興趣,是否具有創業素養和技能,是否具備創業知識,現階段創業是否是最利于自己的選擇,是否能承擔創業再次失敗的風險。通過創業失敗后的全方位評估,可能會做出暫時放棄創業而轉向其他實現人生價值路徑的選擇,此時,高校如何規劃引導創業失敗的大學生重新選擇人生目標至關重要。高校相關部門應通過社會信息提供與信息資源整合,建立家—校創業失敗應急機制,為創業失敗的大學生提供更多規劃引導,做好學業規劃指導、就業規劃指導等工作,幫助創業受挫者排解負面情緒,直面問題,選擇新的職業發展方向,以更自信、更篤定的狀態走好往后的人生路。
3.3.1 上好家庭心理保健課
家庭不僅是港灣,而且更是大學生挫折教育的第一課堂,創業失敗的大學生可能會由于給家庭帶來經濟負擔、“榮譽負擔”而產生自卑、抑郁等心理問題,此時家庭的理解和支持是創業者重振旗鼓的號角。首先,家長要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庫,做孩子的心靈導師,指引創業失敗的孩子正確認識挫折,盡早疏通負面情緒的淤堵;其次,家長應與學校輔導員(或班主任)保持動態聯系,主動關注并跟進孩子創業失敗后在學校的心理發展態勢,以便進行更有針對性的引導;最后,家長應適當調低對孩子的期望值,幫助孩子重新樹立匹配自身能力的目標,為孩子的思想減負,看淡成敗得失,面對挫折更坦然、冷靜。
3.3.2 改革創業積極心理課
基于積極心理學,開展創業失敗心理健康教育能在一定程度上疏解創業者挫敗感,提高挫折耐受力、排解力。一方面,開好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課程,傳授實用的心理保健知識,使大學生在遇到挫折時能通過閱讀、運動、聽音樂、看電影、旅游、傾訴等方式進行自我心理調適,具有挫折耐受及排解的普遍指導意義;另一方面,開設針對創業失敗的心理健康選修課,直擊創業失敗過程中的心理痛點,為大學生創業者提供更為具體的心理調適建議。
3.3.3 構建立體式創業耐挫力培育機制
由“心理健康中心/創新創業中心——輔導員(班主任)——心理委員、就創業協會——就創業委員”組成工作組,構建立體式創業耐挫力培育機制。心理委員和就創業委員深入班級,調查了解創業失敗的大學生創業者的心理動態,收集第一手信息,幫助創業失敗者進行心理自助或互助;輔導員或班主任需要經常更新、管理大學生創業者心理健康檔案,把握創業失敗者的心理發展趨勢;心理健康中心聯合創新創業中心通過報紙、雜志、廣播等傳統媒體陣地及新媒體陣地,定期開設專欄,宣傳心理保健知識,將挫折教育滲透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潛移默化中引導大學生創業者有意識地容忍、接受,甚至創設挫折情境,轉變挫折認知,關注挫折反應,加強挫折防御,進行挫折疏導,減輕挫折引起的不良影響,從而提高大學生創業者的耐挫力水平。
大學生創業耐挫力的形成,信心重塑是關鍵,要遵從心理學中的投射、合理化、替代(補償)、幽默、表同、折中、升華等規律,培養積極樂觀的心態,加強自我認知調整;要從多角度認識問題,客觀歸因,合理規劃,加強行為訓練;要正確看待奮斗過程,制定適中的期望目標,放平心態,注重過程,淡化結果,強化錘煉,明白幸福是奮斗出來的,明白快樂的人生離不開挫折的反襯,離不開克服挫折的信心與毅力,更離不開耐挫力的加持。大學生創業耐挫力的培育,不僅是為了增強創業本領,提高創業競爭力,而且更是為了鍛造意志力,從而成為主宰人生的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