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穎

中高考臨近,一些考生效仿古人“秉燭夜讀”,抓緊一分一秒復習,并且普遍存在一種現象:大家比著熬夜學習,別人學多晚,自己也要學多晚。也許剛開始感覺還不錯,但好景不長,慢慢地睡眠出現問題。
睡眠影響高考成績
睡眠對記憶和思維會產生影響,如果能有充足的睡眠,可以使思維更活躍,記憶力也會表現出色。睡眠質量不好會影響考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效率,導致注意力難以集中,且經常出現頭昏頭痛,容易造成考生的焦慮情緒,進一步造成考生由于緊張而難以入睡。因此,充足而良好的睡眠是保證考生精力充沛的前提。
考前考生的幾種不良睡眠狀態
◎回家做作業,與困倦做斗爭,一到半夜,開始精神抖擻,凌晨2點了興奮得睡不著了;連續幾天精神很好,一段時間后,變成一到學校上課就想睡。
◎明知道到了初三高三該加油了,但意志力較薄弱,放學回家后不能靜心學習。盡管心里并不輕松,但又想睡夠了再學習,可睡了就醒不來,醒來后就著急,愛發脾氣,愛遲到,學習狀態不佳。
◎剛上初三高三,沖勁很足,一下就學到半夜兩點,一段時間后,要沖刺了反而身心疲憊了。
◎過分貪睡,經常是睡不醒的樣子,無力應對學習生活,睡覺成了逃避現實的方法。
◎分點睡覺,回家先睡,晚上10點爬起來,學到凌晨2點,再睡到早上5點。
備考期學會科學調整睡眠
●考生的情緒對睡眠的影響很大,有些考生越臨近考試日期越緊張,躺在床上也難以入睡。不如放下包袱,安心入睡。
●高考生無論學習壓力多大,功課多緊,睡眠時間不能低于6小時,這是高考考生的睡眠底線。需注意的是有些考生一直睡眠時間就不足6~8小時,在考前調整十分難,就按自己原來的生活規律就行了。
●應該保證定點入睡,定點起床,如晚10點上床,早6點起床,特別是在臨考的前幾天,把生物鐘調整到最佳狀態尤為重要。睡眠的節律不能被打破,睡眠時間不能被分散成幾段。
●調整考生心態,盡量放下心中的包袱,學習時認真學習,該休息時就休息。系統安排自己的學習,不受別人的影響,學會勞逸結合。
●家長保證孩子的營養,給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睡眠環境。家里人不要看電視太晚,以免影響考生休息。
●考生千萬不要在考前吃安眠藥使自己入睡,因為藥物的后遺作用會讓考生在服藥后十幾個小時都昏昏沉沉的,不能集中精神學習。如果考生實在是太緊張了,以至于一晚上只睡兩三個小時,睡眠質量極差,一連幾晚如此,還是應該吃些助睡眠的藥物,但一定要在醫生指導下,選擇藥效快、作用時間短、副作用小的藥。
●睡前放松自己。如上床前10分鐘做些體操、洗個溫水澡、熱水泡泡腳、聽一會兒音樂等。讓自己放松情緒,盡快進入深度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