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昕

一度燙傷:
及時采取“冷處理”
根據嚴重程度的不同,燙傷可分為三度,傷情不同,應對有異。有的需要及時就醫,有的可以自行處理。
遼寧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皮膚科主任醫師盧益萍講解說,如果燙傷后,只損傷皮膚表層,表現為皮膚表面紅腫,疼痛明顯,但無水泡,這種傷情就屬于最輕的燙傷——一度燙傷。比如,熱水滴在手背上,出現表皮發紅。一度燙傷一般是無需就醫的,但值得注意的是:一度燙傷如果不及時進行處理,很可能發展為二度燙傷。甚至同樣的致傷原因,對于嬰幼兒,可能會造成三度燙傷。
【急救方法】
應立即用冷水沖洗。因為燙傷后,熱量在極短的時間內在人體的表面聚集,即使燙傷行為不再進行,但熱量無法散去,還是會進一步損害皮膚和皮下組織。冷水沖洗的目的是止痛、減少滲出和腫脹,從而避免水泡形成,而進展為深度燙傷。沖洗時間最好在半個小時以上,沖洗到不再感到疼痛方可以停止。一般水溫約20℃左右即可。切忌用冰水,以免凍傷。
二度燙傷:
“冷處理”后再就醫
燙傷后如果有真皮損傷,局部紅腫疼痛,有大小不等的水泡,就屬于二度燙傷了。與一度燙傷的處理方法相同,迅速用冷水持續沖洗傷部,或將傷處置于冷水中浸泡,采取“以冷散熱”的措施,持續半小時,然后就醫。
【幾點叮嚀】
1. 在穿著衣服被熱水、熱湯燙傷時,千萬不要立即脫下衣服,而是先直接用冷水澆在衣服上降溫。待冷卻后才可小心地將貼身衣物脫去或剪開,以防止肢體腫脹后無法去除,而造成血液循環不暢,出現更嚴重的損傷。
2.不要自行挑破水泡。就醫途中,創面應以消毒紗布或干凈衣被遮蓋保護,以防感染。
3.不要用紅藥水、紫藥水等有色藥水或是膏類藥物處理創面,以免影響醫生對燙傷深度的判斷。
三度燙傷:
須第一時間就醫
盧益萍介紹說,三度燙傷是最為嚴重的一種燙傷。它往往傷及皮膚全層,皮下脂肪、筋骨和肌肉都有損傷,并呈現灰或紅褐色。因為已經傷及神經,所以患者反而不會有明顯的痛覺。此時,應避免傷處污染,保持清潔,不要涂擦藥物,迅速就醫。
【特別提示】
不要迷信“土辦法”
有些人燙傷后用抹醬油、牙膏、大醬等 “土辦法”來止痛。事實上,這些做法都是錯誤的。因為燙傷最怕的是創面感染,這樣處理不但會增加創面感染的機會,而且還會影響醫生對燙傷深度的觀察和判斷。因此,燙傷之后千萬不要迷信各種“土辦法”,做好燙傷的急救才是最科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