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斐斐 潘曉彥 譚弘珍 鐘發平


〔摘要〕 本研究以傳染病的三要素“傳染源”“傳播途徑”“易感人群”為立足點,通過組建以指揮中心為中心的常態化指揮體系,從開展針對性培訓、標準化細節化院內環境及基礎設施的消毒標準、嚴格管控人員的分級防護標準、加強醫院與社區的精準對接、簡化門急診患者的就診流程、促進后勤保障體系建設、加強各類人員管控、開展針對性的心理咨詢活動、深入挖掘中醫藥防疫抗疫措施與傳播媒介的聯系等措施來形成抗擊新冠肺炎院內感染的統一戰線。通過完整防控體系的建設,在有1例門診患者確診為新冠肺炎的基礎上實現了院內“零感染”的目標,由此證明,完整防控體系不僅有助于實現傳染病的早發現、早隔離、早診斷及早治療,而且有助于降低院內感染發生的機率,甚至達到全院“零感染”的目標,值得在同類型醫院中推廣實施。
〔關鍵詞〕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中西醫防控體系;控制院內感染;零感染
〔中圖分類號〕R2;R184?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doi:10.3969/j.issn.1674-070X.2021.05.027
Discussion on 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 Epidemic Prevention and Control System Construction in Changde First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LI Feifei1, PAN Xiaoyan2, TAN Hongzhen3, ZHONG Faping1*
(1. Department of Pulmonary Disease, Changde First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hangsha, Hunan 415000, China; 2. Hun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hangsha, Hunan 410208, China; 3. Graduate School of Hu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Changsha, Hunan 410208,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three elements of infectious diseases, namely "source of infection", "route of transmission" and "susceptible population", this study established a normalized command system with the command center as the center, from carrying out targeted training, standardizing and detailing the disinfection standards of hospital environment and infrastructure, strictly controlling the hierarchical protection standards of personnel, strengthening the accurate docking between the hospital and the community, simplifying the outpatient and emergency treatment process,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logistic support system, strengthening the control of all kinds of personnel, developing targeted psychological consultation activities, and digging into the links between Chinese medicine and epidemic prevention measures and media to form a united front against nosocomial 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 infection. Through the construction of a complet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system, the goal of "zero infection" in the hospital was achieved on the basis of 1 outpatient diagnosed with 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 This proves that the complet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system not only helps early detection, early isolation, early diagnosis and early treatment of infectious diseases, but also helps to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nosocomial infection, and even achieve the goal of "zero infection" in the whole hospital. It is worth popularizing in the same type of hospitals.
4.2? 規范發熱門診的就診流程
發熱門診的標準化、科學化的分診流程可有效降低院內感染發生的機率[10]。為規范化患者的分診流程,醫院制定了發熱患者的分診流程規范,具體如下圖2。患某,因發熱就診于本院,提前告知后由導診護士引導至發熱門診,在詳細詢問發病過程后,得知有湖北歸來人員接觸史,經專人陪同走專用通道,行胸部CT檢查后,經本院專家診斷,高度考慮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本院立即聯系定點醫院,專人專車送至定點醫院后確診,報告市防控中心對其家人進行排查,其家人也有發熱患者,但未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入院后全程閉環管理,未發生傳播。
4.3? 完善普通門診、急診的就診導引
作為承載醫療服務的主體,在疫情爆發后,為患者提供醫療服務的職責依然存在。為更好的提供醫療服務及降低院內感染的發生,醫院在疫情爆發后,醫院限制每日線上及線下門診掛號人數,僅開放兩個普通病人進出通道,兩通道的進入口均設置了導診臺。導診臺負責發放口罩、指導正確的佩戴口罩、檢查體溫、詢問有無疫情接觸史及發放掛號準許卡等。
5 加強后勤保障體系建設
2014年埃博拉流行期間,西非4個國家因醫護人員防護用品不夠,導致超過400名醫護人員感染,超過200名醫護人員死亡,對控制疫情及對醫護人員的心理均造成了不利影響。
5.1? 加強醫療及生活物資儲備
考慮疫情突然發生,醫院對相關防護設備、消毒用品等醫療物資儲存不足,防護設備供不應求。醫院后勤組在疫情爆發后,不僅立即加強了與外界供貨商的溝通聯系,而且通過網上募捐等形式保證相關物資的供應,減少了醫護人員的后顧之憂。同時,對呼吸科門診、發熱門診、急診科、兒科門診、婦產科門診、CT室等一線科室,采取按照相應的防護標準優先分配的原則;對病房、普通門診等科室,采取根據防護標準及物品庫存情況限量分配的原則;針對科教科等行政、后勤科室,推行不串門、少聚集的上班方式,僅發放普通口罩,并鼓勵相關科室人員自行購買防護用品。
5.2? 解決醫護人員的后顧之憂
在疫情爆發之處,因人群恐慌及對疾病的不了解,導致大量人群聚集于醫院,出現醫院人手缺乏,醫護工作強度驟增。針對醫護人員工作強度大等問題,醫院不僅適當增加醫護人員的補貼,而且通過外聘臨時人員、招募志愿者等來解決人手不足的問題。此外,還聘請營養學專家對醫護人員的飲食結構予以調整。
6 加強院內人員管控
為減少院內發生傳染病的風險,需積極強化院內工作人員管控,建立院內人員、工作人員的分級管控。
6.1? 工作人員的管控
科教科負責院內實習、規培及進修人員的管理工作,原則上上述人員不參與醫療活動并自行在家隔離。醫護人員、職能科室、后勤等工作人員以科室、小組為單位進行自查(規培生、實習生如在院參與醫療活動,則以目前所在科室為單位),強化科主任、科長等科室負責人的責任。所有在院工作人員需每日監測體溫2次,如出現體溫異常,則需上報至相應的監測預警點,直至排除為COVID-19后方可繼續參與工作。
6.2? 病患及其陪護的管控
為配合院內防控體系的建設,加強對在院患者的管理工作,醫院制定了《住院患者管理的規章制度》,通過對住院患者及陪護的個人防護、陪護原則、進出原則、配合醫院體溫檢測及配合醫療活動等方面予以細化、標準化,達到強化對病患管理的目的。
7 開展針對性心理咨詢活動
自疫情爆發以來,公眾及醫護人員均遭受不良情緒的影響。《素問·上古天真論》曰:“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13]。因此,對公眾及醫務工作者進行必要的情緒疏導極為重要[14]。在此次疫情期間,醫院心理組不僅開設了線下及線上心理咨詢門診,而且組織中醫專家開展具有中醫特色的心理咨詢門診,根據“五志相勝法”制定情志調節方案。如針對以恐懼為主要情緒的患者,醫院專家建議患者可多聽《江南絲竹樂》《藍色多瑙河》等宮調式音樂;針對患者以抑郁為主要情緒,建議患者多聽《狂歡》《步步高》等徵調式音樂。
8 發揮中醫藥抗疫優勢
中醫防治疫病歷史悠久,早在《山海經》就有“薰草佩之可以已疫”的記載[15]。中醫藥預防疫病,不僅能夠從整體上調節人體正氣,而且能夠避免外邪侵犯人體,使“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達到保護易感人群及阻斷疫病傳播的目的[16]。自此次疫情產生以來,常德市第一中醫醫院深入挖掘中醫防疫抗疫的優勢,充分利用報紙、雜志等印刷媒體及微信公眾號、網頁、APP等電子媒體來展現中醫特色與特長,將中藥預防湯劑、食療、香療、中醫傳統功法等中醫特色療法進行推廣與宣傳,不僅使院內防控體系富含中醫特色,中醫藥更對院內實現“零感染”目標發揮了“主力軍”的作用。
8.1? 中藥預防湯劑
醫院結合湖南省中藥管理局發布的COVID-19預防方及常德市的具體情況,對院內所有醫務工作者、后勤人員、患者及家屬免費提供COVID-19預防1號方和2號方。同時,開通線上購藥,通過無接觸配送為市民配送藥物,減少了接觸感染的可能。此外,為加強對中藥的利用,醫院將預防1號方的藥渣放置于門診大廳、發熱門診以及候診大廳等處,以期通過藥物的芳香作用來辟穢化濁、強化防疫作用。
8.2? 食療
醫院組織中醫專家深入學習此次疫情的特點,總結出氣虛體質、濕熱體質、痰濕體質及陽虛體質等偏頗體質人群易感染,故提出針對易感體質的食療建議來幫助抗擊疫情。如氣虛體質則建議患者多食用益氣健脾的食物,如大棗、桂圓、山藥等,并可適當飲用黨參山藥陳皮粥[17]。
8.3? 香療法
為強化中醫藥防治COVID-19的作用,醫院積極響應國家中藥管理局的號召,將中醫“治未病”的思想與此次疫情相結合。綜合考慮國家中藥管理局的香囊療法[18]與本地具體情況,醫院不僅配制出專屬于常德地區人群的香囊防疫方,同時將蒼術熬制成藥液,利用其蒸汽對院內環境(特別是衛生間及醫院大廳)對空氣進行消毒。此外,醫院還制定了由仙鶴草、當歸、桂枝、白芷等藥物組成的具有清熱除濕、溫經通絡、辟穢化濁的足浴方。
8.4? 中醫傳統功法
自古以來,我國就有通過功法來提升人體正氣,達到防病治病的目的。在傳統功法中,尤以八段錦、太極拳及五禽戲最為廣大人群所接受。現代研究證明,長期堅持八段錦,不僅可以扶助正氣,增強人體免疫力,改善心肺功能,而且能夠促進肺康復等作用[19]。為充分發揮中醫“治未病”的思想,醫院迅速組建中醫傳統功法組。中醫傳統功法組主要對人群進行八段錦、五禽戲及太極拳的培訓,以期通過中醫傳統功法的普及,使大眾能夠通過形體活動及呼吸吐納來實現防病祛病的目的。
9 結語
醫院防控體系的建設,不僅需要院領導的重視,更需要醫院全體人員的配合。任意一個人員、環節的失誤就有可能造成整個防控體系的崩潰瓦解。故在醫院防控體系的建設中,不僅需要對防控的重點、難點部分加以細節化及規范化,還應該加強對人員的層層把控,將責任具體化,對“問題人員”應該及時更替及處理,減少因人員把控不當導致的院內感染。此外,針對中醫藥在防疫中的獨特優勢,還應深入挖掘中醫藥防疫的手段,為防疫提供更多“簡”“便”“廉”“效”的方法。
參考文獻
[1] LAI C C, SHIH T P, KO W C, et al.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 (SARS-CoV-2) and coronavirus disease-2019 (COVID-19):The epidemic and the challenge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ntimicrobial Agents, 2020, 55(3): 105924.
[2] 姚宏武,索繼江,杜明梅,等.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流行期間醫院感染防控難點與對策[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20,30(6):806-810.
[3] 周景春,李燕生,陳夢嬌.防治“非典”工作中控制醫院感染的管理實踐與啟示[J].醫學理論與實踐,2004,17(10):1233-1234.
[4] 鄧傳福,劉希華,周先志,等.嚴格組織管理 控制醫院感染:小湯山醫院SARS“零感染”給我們的啟示[J].中國感染控制雜志,2004,3(3):258-259.
[5]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辦公廳,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辦公室.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三版)[J].天津中醫藥,2020,37(1):1-3.
[6] 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醫療機構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預防與控制技術指南(第一版)[J].中國感染控制雜志,2020,19(2):189-191.
[7] 徐潔主編.最新醫院臨床護理技術操作標準規范與醫院感染及傳染病預防控制實用手冊第1卷[M].天津:天津電子出版社,2005:12.
[8]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與傳染病疫情監測信息報告管理辦法[J].中國衛生法制,2004,12(1):23-25,27.
[9] 鄭? 健,穆? 紅,周春雷,等.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下檢驗科生物安全管理的實踐與探索:以天津市第一中心醫院為例[J].生物醫學工程與臨床,2021,25(2):232-236.
[10] 編寫組.WS 367-2012醫療機構消毒技術規范[M].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12:20-25.
[11] 胡必杰,郭燕紅,劉榮輝.中國醫院感染規范化管理[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9.
[12] 王? 楠,趙? 驥,國春麗,等.我國綜合醫院發熱門診現狀及存在問題分析[J].中國醫院管理,2020,40(11):45-47,57.
[13] 董國慶.老子“貴柔”養生思想研究[D].南京:南京中醫藥大學,2019:12-15.
[14] 付小宇,張新雪,趙宗江.基于中醫情志療法探討新冠肺炎疫期的心理調適方法[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20,26(13):39-44.
[15] 張新悅,周永學.《山海經》疫病防治探析[J].上海中醫藥雜志,2019,
53(5):50-52.
[16] 熊? 鑫,張軍平,朱亞萍,等.阮士怡基于“正氣存內,邪不可干”理念辨治冠心病的經驗初探[J].遼寧中醫雜志,2019,46(11):2278-2280.
[17] 楊華升,楊? 誠,華? 鑫,等.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營養與中醫食療應對[J].陜西中醫藥大學學報,2021,44(2):1-5.
[18] 柯? 超,單生濤,謝崢嶸,等.中醫外治療法預防新型冠狀病毒肺炎[J].中醫學報,2020,35(9):1834-1837.
[19] 黃鄧軍,李玢慧,谷? 磊,等.基于“治未病”思想探討中醫傳統功法在新冠肺炎預防及康復中的應用[J].湖南中醫藥大學學報,2020,40(10):1261-1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