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楊
云南昆鋼醫院麻醉科,云南昆明 650302
高血壓是一種廣為人知的慢性疾病, 對機體功能的危害較大。 近年來,高血壓在老年人群中的發病率較高,是影響老年人晚年幸福的主要疾病之一。 加之老年人的機體功能處于衰退狀態,其治療周期較長,治療難度也相對較大[1]。 專家表示,對老年高血壓患者實施手術治療時, 盡可能降低患者麻醉誘導時產生的應激反應,是手術順利實施的關鍵。 經研究發現,右美托咪定作為一種鎮靜藥物,經臨床使用后,發現其在維持患者血流動力學穩定方面的作用明顯, 應用到老年高血壓患者的誘導前、手術中,安全性均較高[2]。 該文為研究右美托咪定對抑制全麻誘導應激反應的作用, 隨機擇取2019 年2 月—2020 年4 月期間入該院施行手術治療的50 例老年高血壓患者為研究對象。 現報道如下。
該實驗的研究對象為隨機選取在該院施行手術治療的高血壓患者50 例。 借助計算機設備對所有患者進行數字編號, 以數字編號的奇偶性質將所有患者編入兩組,即奇數患者納入對照組,偶數患者編入觀察組,每組 25 例。 對照組,男性 15 例,女 10 例;年齡最大值為 77 歲,最小值為 62 歲,平均年齡為(69.71±2.04)歲;體重最大 72 kg,最小 51 kg,平均體重為(61.55±8.94)kg。觀察組,男17 例,女8 例;年齡最大值為78 歲,最小值為 61 歲,平均年齡為(69.69±2.01)歲;體重最大 71 kg,最小 52 kg,平均體重為(61.62±8.89)kg。
納入標準[3]:所有患者的癥狀表現及血壓指標均符合高血壓的診斷標準,完善相關檢查后,未存在手術禁忌證, 滿足手術治療的相關指征。 患者參與該實驗之前,已與家屬共同了解該實驗的相關內容,在自愿同意的情況下參與。 排除標準[4]:①在心腦腎脾等重要臟器方面存在系統性疾病;②精神系統存在認知障礙,無法有效溝通;③治療依從性較低;④基線資料不全。 該實驗在醫院倫理委員會的審批下開展實施。 經分析,兩組患者在性別、 年齡及體重等方面基礎數據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手術進行之前,提醒所有患者保持空腹狀態。 進入手術室之后,對所有患者均進行生命體征、心電圖等數據監測,并為其構建靜脈通道。 兩組患者均采用一致的麻醉誘導方式,給予患者面罩,進行純氧吸入。 通過舒芬太尼、維庫溴銨和丙泊酚、七氟烷等藥物等靜脈注射實現麻醉誘導,其中,舒芬太尼(國藥準字H20054171)的注射劑量為0.3 μg/kg,維庫溴銨(國藥準字H2006 6941)的應用劑量為0.08 mg/kg,丙泊酚(國藥準字H19990282)的應用劑量為1.5 mg/kg。
藥物注射結束后,給予患者氣管插管,術中維持麻醉的藥物為2%七氟烷、舒芬太尼和維庫溴銨;其中,2%七氟烷(國藥準字H20070172)規格為120 mL;舒芬太尼及維庫溴銨的藥物選擇與麻醉誘導一致, 前者注射方式為間斷性靜脈注射,一次注射劑量為10~15 μg;后者注射方式為間斷靜注,使用劑量為0.02 mg/kg。 觀察組患者在實施麻醉誘導前應用右美托咪定 (批準文號H20183220),以 0.8 μg/kg 的劑量與氯化鈉注射液混合配成4 μg/mL 濃度緩慢靜注,輸注時間超過10 min。 對照組患者麻醉誘導前僅給予氯化鈉注射液的輸入。
分析兩組患者在麻醉誘導前后、插管時、拔管后階段內的舒張壓及收縮壓等指標情況[5];對兩組患者的蘇醒程度實施評分,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的蘇醒水平越優;記錄兩組患者的自主呼吸恢復時間[6]。
采用SPSS 20.0 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表示,進行 t 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經分析,兩組誘導后的血壓指標均低于誘導前,但對照組的變化大于觀察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0.05)。觀察組的血壓穩定性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見表 1。
表1 兩組患者誘導前后、插管及拔管時的血壓情況比較[(),mmHg]

表1 兩組患者誘導前后、插管及拔管時的血壓情況比較[(),mmHg]
組別對照組(n=25)觀察組(n=25)t 值P 值收縮壓誘導前 誘導后 插管時 拔管后舒張壓誘導前 誘導后 插管時 拔管后122.1±16.9 121.9±16.3 0.042 0.966 102.8±12.6 119.5±15.7 4.148<0.001 151.0±12.3 136.7±10.9 4.350<0.001 161.1±10.6 131.3±14.5 8.296<0.001 72.3±12.7 73.5±10.5 0.364 0.717 56.8±12.3 69.8±13.5 3.559<0.001 99.5±12.4 82.5±14.6 4.437<0.001 99.8±14.5 85.3±20.1 2.925 0.005
經研究,觀察組的蘇醒程度評分高于對照組,且自主呼吸恢復時間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見表 2。
表2 兩組患者的蘇醒程度及自主呼吸恢復時間比較()

表2 兩組患者的蘇醒程度及自主呼吸恢復時間比較()
組別 蘇醒程度評分(分) 自主呼吸恢復時間(min)對照組(n=25)觀察組(n=25)t 值P 值2.7±0.8 4.4±1.1 6.249<0.001 7.8±1.1 6.2±0.8 5.882<0.001
高血壓病是影響人體健康的主要疾病, 尤其是對于老年人而言。 據數據統計[7],我國人群高血壓的患病率呈明顯的上升趨勢,且越來越年輕化。 專家表示,高血壓是導致患者發生冠心病、 心衰以及腦梗死的危險因素,影響日常生活的同時,危及生命安全。 目前,臨床中對于老年高血壓患者的控制率仍不理想, 如何控制老年人高血壓重點關注的問題。 眾所周知,老年高血壓的治療手段多為改良生活方式、運動和藥物治療。 事實上,隨著醫學技術的進步,治療高血壓的手段日益多樣化。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對老年高血壓患者實施手術治療的過程中,合理利用藥物控制患者的應激反應,保持心率、血壓的穩定對于手術的順利實施至關重要。 在此情況下, 選擇合理有效的鎮靜鎮痛藥物就尤為重要。丙泊酚是一種鎮靜藥物,能夠使患者術后的蘇醒時間縮短且恢復時間加快[8]。右美托咪定相對于丙泊酚而言,是一種新型的,具有鎮靜、催眠、抑制交感活動和較好麻醉效果的藥物。 患者在使用該藥物后,能迅速實現鎮靜效果,并術后也能迅速蘇醒[9-10]。 研究表明,將右美托咪定藥物應用至老年高血壓患者的手術治療中, 能夠減少術中麻醉藥物應用劑量的同時, 維持血壓穩定及麻醉效果,幫助患者術后盡快恢復自主呼吸[11]。 在毛一群[12]研究中,74 例觀察組患者麻醉誘導后較于誘導前、拔管后較于插管時,其血壓指標的變化程度均小于對照組,且蘇醒程度評分所得值為(4.3±1.2)分,自主呼吸恢復的應用時間為(6.0±0.7)min,均優于對照組,與該文研究結果接近。 該文結果顯示,麻醉誘導前,兩組血壓指標較為接近(P>0.05)。 麻醉誘導后,對照組血壓指標降低明顯,且低于觀察組(P<0.05)。 兩組拔管后的血壓指標較于插管時均有所升高, 但對照組的變化程度大于觀察組(P<0.05)。 觀察組的蘇醒程度評分(4.4±1.1)分,自主呼吸恢復時間為(6.2±0.8)min,優于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 應用右美托咪定對實施手術治療的老年高血壓患者進行鎮痛鎮靜,效果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