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永亮 溫紅娟
(長春中醫藥大學 1馬克思主義學院,吉林 長春 130117;2健康管理學院)
偏頭痛屬慢性疾病,長期偏頭痛可導致患者出現睡眠、認知等功能障礙〔1〕。家庭關懷作為最親近的社會支持系統,可提供現實的溝通和情感支持〔2〕。自我感知老化對老年人的健康有至關重要的影響作用。研究表明,消極的自我感知老化,會導致患者出現失眠、記憶力減退等疾病,進而影響身心健康;而積極的自我感知老化對老年人的生理功能、心理狀態和行為方式有正向影響,更有助于老年人對衰老過程的認知,從而主動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3〕。知覺壓力為機體對某一時期或某一特定點壓力的感知〔4〕,知覺壓力大的老年人其睡眠質量較差〔5〕。家庭關懷與睡眠質量具有一定相關性,患者的家庭關懷度水平越高,其睡眠質量越好〔6〕。家庭氛圍的和諧與家人的關懷,有助于改善患者睡眠質量〔7~9〕。因此家庭關懷在老年偏頭痛患者知覺壓力、自我感知老化與睡眠之間可能存在中介作用,本文旨在探討四者之間的關系,并對家庭關懷的中介作用加以驗證。
1.1研究對象 采用隨機抽樣法,于2019年9~11月隨機選取長春市部分社區醫院515例偏頭痛患者進行調查。納入標準:(1)有偏頭痛癥狀;(2)年齡≥60歲;(3)病情穩定,意識清楚;(4)思維清晰具有表達能力;(5)自愿配合。排除標準:患有嚴重心、肝、腎、腦血管疾病等系統疾病及后遺癥,惡性腫瘤及慢性并發癥患者。其中男243例,女272例;60~69歲340例,70~79歲168例,80歲及以上7例:文化程度:小學及以下90例,初中170例,中專或高中144例,大專及以上111例;婚姻狀況:未婚1例,初婚383例,離異18例,再婚30例,喪偶83例;家庭關系:和睦390例,一般111例,不和睦14例;住房條件:充裕111例,較好239例,一般158例,較差7例。
1.2調查工具 (1)一般基礎信息資料:包括性別、年齡、文化程度、婚姻狀況、家庭關系、住房條件等。(2)家庭關懷度量表(APGAR):又稱家庭功能評估表,用來檢測家庭功能,是自我報告法中比較簡便的一種,可以反映出個別家庭成員對家庭功能的主觀滿意度。共5個題目,每個題目代表一項家庭功能,即家庭適應度、合作度、成長度、情感度、親密度。每個題目采取三級評分法:“很少”為0分、“有時”為1分、“經常”為2分,分值越高家庭關懷度越好。總分0~3分為家庭功能嚴重障礙,4~6分為家庭功能中度障礙,7~10分為家庭功能良好。(3)知覺壓力量表(CPSS):該量表共有14個條目,其中(第4條,第5條,第6條,第7條,第9條,第10條,第13條)為反向計分,分為失控感和緊張感兩個維度,采用0~4分計分,0~28分為壓力正常,29~42分為壓力較大,43~56分為壓力過大,得分越高說明感知壓力越大。(4)簡版自我感知老化量表(B-APQ):該量表包括17個條目,共5個維度,分別為消極結果和控制、積極結果,慢性時間,積極控制和情感表征。采用5級評分法,從“非常不贊同”到“非常贊同”,計分依次為1~5分(第4條,第5條,第6條,第8條,第9條,第10條目為反向計分),總分為17~85分。總分越高,表明自我感知老化越消極,即老年人面對自身老化的感知態度越消極。(5)睡眠自測量表(AIS):由8個題目組成,每個問題從無到嚴重采取四級評分法:“無”為0分、“輕微”為1分、“顯著”為2分、“嚴重”為3分。各題得分相加為AIS總分,分數越高睡眠質量越差。總分≤3分為無睡眠障礙,4~5分為可能睡眠障礙,≥6分為失眠。
1.3調查方法 采用問卷調查法,問卷調查人員經過統一培訓指導,運用統一指導語解釋問卷用途及填寫方法,問卷當場發放給被調查者,被調查者親自填寫(或口述由信息采集人員代填寫),填寫完畢即時回收確保問卷內容不被泄露。此次調查共發放問卷530份,收回有效問卷515份(97.17%)。
1.4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22.0和AMOS24軟件進行相關分析、線性回歸分析。
2.1相關分析 APGAR其中家庭功能良好309例(60.0%);中度家庭功能障礙155例(30.1%);嚴重家庭功能障礙51例(9.9%)。CPSS中壓力正常374例(72.6%),壓力較大和壓力過大141例(27.4%)。AIS中失眠232例(45.05%),可能睡眠障礙66例(12.82%),無睡眠障礙217例(42.14%)。睡眠自測總分與自我感知老化得分、知覺壓力得分呈顯著正相關,睡眠自測總分與家庭關懷度得分呈顯著負相關,知覺壓力得分與自我感知老化得分呈顯著正相關(均P<0.01)。見表1。

表1 各變量的描述性統計及相關分析結果(n=515,r值)
2.2構建多元線性回歸方程模型進行中介效應檢驗 以知覺壓力總分為自變量,睡眠自測總分為因變量建立回歸方程1;以知覺壓力總分為自變量,家庭關懷度總分為因變量建立回歸方程2;以知覺壓力總分、家庭關懷度總分為自變量,睡眠自測總分為因變量建立回歸方程3;以自我感知老化總分為自變量,睡眠自測總分為因變量建立回歸方程4;以自我感知老化總分為自變量,家庭關懷度總分為因變量建立回歸方程5;以自我感知老化總分、家庭關懷度總分為自變量,睡眠自測總分為因變量建立回歸方程6;結果表明,方程3在方程1的基礎上加入變量家庭關懷度后,方程對于睡眠質量的結實率增加7.3%;方程6在方程4的基礎上加入變量家庭關懷度后,方程對于睡眠質量的結實率增加6.5%。推斷家庭關懷在知覺壓力、自我感知老化與睡眠質量間起著中介調節作用,見表2,表3。

表2 老年偏頭痛患者知覺壓力、家庭關懷度、睡眠質量的多元回歸分析

表3 老年偏頭痛患者自我感知老化、家庭關懷度、睡眠質量的多元回歸分析


圖1 家庭關懷度作為中介的結構模型
本研究中,老年偏頭痛患者睡眠質量平均得分及可能睡眠障礙和失眠狀態者占比高于劉蕓等〔10〕對中國60歲以上老年人睡眠障礙患病率的Meta分析結果。說明老年偏頭痛患者的睡眠質量不容樂觀。相關研究指出心理社會因素對睡眠有一定影響〔11〕。睡眠障礙屬中醫不寐、少寐等范疇,患者由于長時間受到偏頭痛所帶來的困擾會導致情志問題的出現,過極的情志皆能影響臟腑氣血的生理功能,使得心、肝、脾、腎等臟腑生理功能均受到影響,從而導致精血內耗,心神失養,神不內守,陽不入陰,從而引發不寐或少寐。
本研究顯示,老年偏頭痛患者知覺壓力與其睡眠質量呈顯著正相關,即壓力越大其睡眠質量越差;自我感知老化與睡眠質量呈顯著正相關,即自我感知老化越消極老年偏頭痛患者睡眠質量越差。老年人隨著年齡增長,生理、病理等原因均會導致其睡眠質量下降。知覺壓力為自身對外界壓力的感知,與機體的心理與生理亞健康狀態密切相關,壓力通過神經與內分泌系統來影響睡眠質量,壓力逐漸增大時,神經與激素調節無法使機體達到動態平衡時,便會導致睡眠障礙的產生〔12〕。老年人自我感知老化對老年人生理功能、心理、行為和壽命都具有極大影響,積極老化可以促進老年人身心健康,消極老化則不利于老年人身心健康〔13〕。自我感知老化、知覺壓力都會影響老年人的情緒狀態,當老年人處在不良的情緒狀態時容易引發睡眠障礙等問題。老年人由于年齡原因生理功能下降,以及對自身健康的擔憂和疾病的困擾,睡眠質量會受到一定影響。加之偏頭痛屬慢性疾病,患者長期受其影響,致使患者容易出現睡眠障礙等問題〔14〕。
本研究結果顯示,老年偏頭痛患者家庭關懷在知覺壓力、自我感知老化與睡眠之間存在中介作用。老年偏頭痛患者家庭關懷與知覺壓力呈顯著負相關,即家庭關懷度越高,患者的知覺壓力越低,睡眠質量越好;家庭關懷與自我感知老化呈顯著負相關,家庭關懷與睡眠質量呈顯著負相關,即家庭關懷度越高,自我感知老化態度越積極,睡眠質量越高。家庭成員的支持可以緩解患者的知覺壓力,調節自我感知老化的心態,從而提高其睡眠質量。當患者不良情緒得到緩解,過極情志逐漸消失,臟腑的生理功能逐漸平穩,氣血逐漸通暢,陰陽平衡。因血之來源,由水谷精微所化,上奉于心,則心得所養;受藏于肝,則肝體柔和;統攝于脾,則生化不息。調節有度,化而為精,內藏于腎,腎精上承于心,心氣下交于腎,陰精內守,衛陽護于外,陰陽協調,則神志安寧。
綜上,足夠的家庭關懷緩能夠緩解老年偏頭痛患者由知覺壓力和消極的自我感知老化態度所引發的不良情緒,從而改善其睡眠質量,同時也驗證了家庭關懷在長春市老年偏頭痛患者知覺壓力、自我感知老化與睡眠質量之間存在中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