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歐洲生育支持政策效果的評估及啟示

2021-06-22 07:02:00茅倬彥王嘉晨吳美玲
人口與經濟 2021年2期

茅倬彥 王嘉晨 吳美玲

摘 要:采用組態比較方法中的模糊集定性比較分析,系統性檢驗了2000—2018年29個歐洲典型國家社會情境和現行生育支持政策的條件組合與生育率變化的關系,試圖為我國借鑒歐洲國家生育支持政策提供新的研究思路。通過歐洲各國三類生育支持政策(育兒津貼、生育假期和兒童照料設施供給)與三類社會情境的條件(經濟發展水平、性別平等及家庭重視文化)進行必要條件檢驗,得到五類影響生育率的組態方案。通過將不同社會情境下各國生育支持政策的實施效果與我國國情的比較和討論,本研究提出,我國生育支持政策的出臺要充分考慮地區差異:對于性別較為平等的經濟發達地區,大力發展兒童照料設施和有針對性的育兒津貼可以穩定生育率;對于性別平等較差的西部欠發達地區,育兒津貼更能提高生育率;在性別差距較大、重視后代的經濟發達地區,較慷慨的生育假期和提供兒童照料設施雙管齊下會有助于提升生育水平。

關鍵詞:社會情境;生育支持政策;組態比較方法;模糊集定性分析;生育水平

中圖分類號:C923中圖分類號 ??文獻標識碼: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1000-4149(2021)02-0013-14

DOI:10.3969/j.issn.1000-4149.2021.00.009

中文修回日期 收稿日期:2020-09-25;修訂日期:2021-01-10

基金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生育支持政策試點效果跟蹤評估與生育友好型社會構建研究”(19ARK004)。

作者簡介:茅倬彥,法學博士,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勞動經濟學院教授;王嘉晨,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勞動經濟學院碩士研究生;吳美玲,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統計學院碩士研究生。

Evaluation Study on European Fertility Supportive Policies and

Its Implications: Based on FsQCA

英文作者 MAO Zhuoyan1, WANG Jiachen1,? WU Meiling2

英文作者單位

(1.School of Labor Economics, Capital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Beijing 100070, China;2.School of Statistics, Capital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Beijing 100070, China)

Abstract: By using fsQCA of configurational comparative method, the study examin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ditional combination of social context and current fertility policies and fertility changes in 29 typical European countries from 2000 to 2018, in an attempt to provide new research ideas for China to learn from? European countries fertility support polices. Five configuration schemes affecting fertility were obtained by testing the necessary conditions for three types of family policies in European countries (i.e., child-care allowance, parental leave and provision of child-care facilities) and three types of social contextual conditions (i.e., leve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gender equality, and family valuing culture). By comparing and

discussing the implementation effects of family policies between with Chinas social context, this study proposes regional differences should be fully considered in the introduction of fertility support policies in China. In the developed cities with gender equality,

the vigorous development of

child-care facilities and

targeted child-care

allowance can stabilize fertility rate. For the less developed areas with gender inequality, child allowance are more likely to? increase fertility

rate; the more generous parental leave and child care facilities can help to raise fertility level in the developed areas where the gender gap is larger and offspring is valued.

Keywords:social context;family policies;configurational comparative methods;fsQCA;fertility level

一、問題的提出

隨著2013年以來我國生育政策連續調整完善,家庭生育決策存在更大的自由度,但政策調整后生育率不盡如人意,引起學界廣泛爭議[1-4]。近年來相關調查研究均顯示,生育政策對家庭實現生育意愿的影響趨弱,而經濟社會因素的制約力增強[5-7]。我國已處于低生育率陷阱的高風險期[8],僅靠全面兩孩政策顯然不足以支持中國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的目標,亟待制定出臺整體系統的配套支持性制度安排[9-10]。黨中央對此問題高度重視,黨的十九大明確提出要“促進生育政策和相關經濟社會政策配套銜接”,黨的十九屆四中、五中全會進一步提出“優化生育政策”的戰略部署。

實際上,低生育率已是當前國際社會普遍面臨的人口問題。21世紀以來,大多數發達國家出臺支持生育政策以應對低生育率[11]。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先行國家生育支持政策是我國采取積極支持性政策安排的重要參考路徑。因此,近年來不斷有國內學者通過研究國際實踐為我國相關政策構建提供借鑒。但是,任何公共政策都意味著政府投入高額成本,學習發達國家相關政策經驗,切忌照搬照拿[12]。發達國家的經濟發展、性別平等、文化傳統等社會情境迥異,各國生育支持政策的具體手段、側重點和力度均存在差異,這些因素會對生育水平產生綜合影響[13-15],在評估他國生育支持政策且借為己用時,社會情境是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16]。那么,我國應該如何借鑒其他國家生育支持政策制定的經驗?回答這一重大現實問題亟待厘清以下兩層思路:

第一,發達國家的不同社會情境是如何與生育支持政策構成整體性組合,對生育水平產生積極影響的?第二,基于中國國情和區域發展差異,我國政府應該如何因地制宜制定政策,最大程度發揮政策對生育率的促進效果?

目前國內相關研究可分為兩類:一類研究通過選擇個別發達國家作為典型案例,總結對中國政策設計啟示。有些選擇意大利、日本等某個低生育率代表性國家梳理該國政策體系[17-18];有些深挖澳大利亞生育津貼這一類政策的歷史過程和效果,總結經驗教訓得出啟示[12];有些通過比較少數國家的人口形勢,經濟激勵、托育服務、家庭工作平衡等方面具體政策干預,以及生育率變動三方面的差異,尋找不同國家政策的共性和規律進而分析對我國的啟示意義[19-23]。這類研究在方法上均采用定性比較的方式,直接比較國家間差異,無法嚴格論證社會背景、政策措施和生育水平之間的因果邏輯關系,政策效果及對我國啟示作用容易受到質疑。另一類研究從不同政策模式嘗試量化分析政策對生育率的綜合影響。如吳帆從歐洲17國的工作與家庭平衡、兒童發展、育兒家庭財政等政策力度視角,構建家庭政策指數對生育率的綜合評價,但單純通過散點圖來觀察政策和生育水平兩者的關系,其因果關系的解釋力不足[24];蒙克通過固定效應模型單獨考察22個經合組織國家的生育假期政策(即帶薪產假、帶薪父母假和帶薪父親育兒假),發現在女性勞動參與率較高的國家,站在促進女性就業角度設計的生育假期政策比傳統型政策對生育水平提升更為有效[25],但該研究只考慮了各國一定政治和經濟背景下某一政策手段的效果,其結論對我國的啟示顯得模糊。可見,已有研究大多數以定性比較居多,僅有的少數定量研究以傳統統計方法為主,缺乏經濟、文化、性別等社會條件與不同政策手段的綜合考量,已有研究均沒有回答不同的社會情境和不同的生育支持政策構成的整體性組合與生育水平變動之間的復雜因果關系,對我國根據本國國情構建生育支持政策的啟示意義有限。

歐洲是現代家庭福利政策起源地,也是世界低生育率最早開始和蔓延的地區[26-27]。20世紀90年代后期,歐洲整體降到1.42的很低生育水平后,支持或鼓勵生育成為歐洲家庭政策體系的核心內容,政策體系趨于穩定[24,28-29],并對近20年歐洲各國生育率回升產生了不同程度的效果[30-31]。21世紀以來,歐洲各國生育率變動出現分化,東歐國家從2000年的1.3以下回升到2018年的1.5以上,捷克、羅馬尼亞甚至升至1.7以上;北歐的丹麥、愛爾蘭等穩定在1.7—1.8,瑞典從2000年的1.55上升到2018年的1.78,但同是北歐的挪威和芬蘭卻從1.7—1.8的水平跌至1.5左右。目前歐洲共有48個國家,本研究選取29個歐洲主要國家作為分析對象,通過構建歐洲社會情境和現行生育支持政策的評估分析框架,利用國際學術界近年來興起的超越定量和定性研究的新方法——組態比較方法(Configurational Comparative Methods,CCMs),基于模糊集實證研究構建整體性的研究思路來回答:歐洲各國社會情境和生育支持政策如何組合并對2000年以來生育水平的變動產生影響。組態比較方法可以彌補回歸分析、典型相關分析等傳統統計技術所不能解決的因果復雜性問題,從整體性的視角來評估不同社會情境下歐洲各國的生育支持政策的實施效果,厘清歐洲國家生育支持政策效果背后的復雜機理,拓展對該問題的解釋維度,從而為我國構建生育支持配套政策體系、優化生育政策提供更為現實的借鑒經驗。

二、理論框架

20世紀90年代后期,歐洲生育支持政策形成較為完善的政策體系,有研究從各種角度進行歸納[32],主要涵蓋了三方面內容:一是育兒津貼,指對兒童家庭的父母提供經濟補貼,包括父母減免所得稅,多孩家庭津貼,低收入、單親家庭補貼,以及失業、單親父母就業激勵等。二是生育假期,包括兒童家庭的帶薪產假、父母帶薪育兒假等。三是兒童照料服務,包括3歲以前托育與3—6歲學前教育的公共投入情況,以及6歲以下兒童照料服務覆蓋程度。這三類政策共同致力于平衡父母的工作與家庭,對各國生育率的影響存在明顯差異。從育兒津貼來看,自20世紀80年代起,歐洲國家的育兒津貼相對穩定。低教育水平或較貧窮的女性更有可能享受育兒津貼,這項政策促使此類家庭母親更早生育第二和第三個孩子[16],而針對西歐的研究發現,經濟補貼對終身生育率沒有影響[33]。從生育假期政策來看,過長產假容易造成女性在勞動力市場被邊緣化。2000年以來,歐洲國家采取鼓勵父親休育兒假政策,有效地促進家庭再生育[34],丹麥、德國、比利時等國家父親休假比例超過30%,而共享育兒假的夫婦更可能生第二個孩子[35]。有研究通過對比匈牙利和波蘭政策,發現匈牙利更豐厚的帶薪育兒假促使女性生育第二個孩子[36],挪威帶薪育兒假導致二孩生育率上升[37],西歐產假和育兒假福利增加10%可以減少3.2%的無子女女性,但不會影響終身生育率[33]。從兒童照料服務來看,歐盟國家提高3歲以下兒童照料覆蓋率可以有效提升高等教育女性的生育孩子數[38],降低兒童保育費用等都會對生育率產生積極影響[39-40]。西歐國家的兒童保育補貼每增加10%,終身生育率將增加0.4%[33]。可見,一個國家不同的政策措施對生育水平的作用路徑并非線性,政策模式與社會福利制度和傳統文化密切相關,政策效果又受到本國經濟發展、傳統文化等社會情境影響[24]。

歐洲各國社會情境影響個人微觀生育決策主要是通過以下三條路徑:一是經濟發展水平。經典家庭經濟學提出的數量質量替代理論發現,經濟發展提高了家庭養育成本,家庭理想孩子數量減少,促使生育率下降[41]。從個體層面而言,女性受教育水平和勞動參與率提高,帶來其收入提高,當女性無法解決工作和家庭沖突時傾向減少生育數量[33]。而失業率快速升高對40歲以下年輕人的生育決策沖擊最為激烈,這在2008年經濟危機時表現得尤為明顯[42]。二是注重后代的文化氛圍。19世紀個人主義興起引起歐洲核心家庭崛起和對兒童的重視[43],個人主義不僅影響了父母對孩子成長的期待,也對父母本身決定是否生育有著重大影響。與東亞文化期待孩子長大后反哺不同,歐洲父母主要考慮是否想擁有與孩子的親密情感來作出生育決策,而東南歐部分國家繁衍后代的文化傳統更為濃郁[44]。三是性別平等程度。20世紀女性主義的興起在生育率降低過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45]。受教育水平提高帶來的女性更高的生育機會成本,導致女性推遲生育年齡,減少生育數量[46]。家庭性別角色固化的地區(比如南歐和德國)生育率極低,有研究指出,經濟發展較好與性別平等文化的條件組合有利于生育率的提高[45,47]。可見,歐洲各國不同的社會情境條件也不同程度影響著生育率變化。

綜上,近20年來歐洲各國生育率的差異性變動與本國不同的生育支持政策和特定的社會情境條件存在密切關系。評估生育支持政策實施效果時,必須考慮歐洲各國的不同社會情境條件,如此才具有更好的解釋作用。因此,本文的政策評估框架(如圖1所示)將上述的經濟發展水平、注重后代文化和性別平等程度等三類社會情境條件和生育津貼、生育假期和兒童照料服務等三種生育支持政策均納入考慮,側重分析三類生育支持政策與社會情境的三類條件如何組合,并從整體上對生育率產生有效作用。

三、方法與數據

1.方法

組態比較方法整合了“定性”(案例導向)和“定量”(變量導向)兩種方法的長處,關注案例的“多重并發因果關系”,能夠對復雜案例產生的既定結構條件的特定組合進行系統化比較分析,以確保即使在掌握少數條件的情況下依然能夠對高水平的復雜性進行模型構建[48],從而發現蘊含在眾多案例中復雜的因果關系[49]。根據評估框架,本研究通過驗證歐洲國家的社會情境與特定生育支持政策組合是否為該國生育率及其變化的充分和/或必要條件,來判定社會情境與生育支持政策的哪種組合會對生育率產生影響。由于結果變量為生育率,屬于連續變量,故采用組態比較方法中的模糊集定性比較分析(Fuzzy-set Qualitative Comparative Analysis, fsQCA),分析軟件使用fsQCA軟件(2.5版)。

模糊集定性分析需要將原始數值處理校正為模糊集隸屬分數,即模糊變量所需數據類型為0至1的連續值。本文將所有國家的結果和條件變量都通過代數方法校正為0—1的數值。具體方法為:將該指標上的最高數值Xmax設定為1,最低數值Xmin設定為0,然后通過以下公式將每個國家的數值校正為0—1的值,代表著一國在該指標上在兩個極端值中的相對位置 (Membership):

Membershipi=(Xi-Xmin)/(Xmax-Xmin)(1)

2.數據

由于2000年以來歐洲生育支持政策體系比較完善且變動不大,除了2008年經濟危機造成的短期波動以外,各國社會發展總體比較穩定。因此,兼顧數據可比性和可獲得性,條件變量(生育支持政策和社會情境條件)數據選擇2018年或最近年份的數據。結果變量(生育水平)數據使用世界生育數據庫2000—2018年的生育數據。

結果變量選取生育率變化。考慮到2000—2018年歐洲29國生育率平均水平在1.4—1.6之間波動(見圖2),其中,方差最大的是捷克(0.315),方差最小的是荷蘭(0.0027)。本研究納入2000、2001、2002和2016、2017和2018年平均變動差異,并將該生育率變化進行標準化處理。具體公式為:

TFR=13[(TFR2018+TFR2017+TFR2016)-(

TFR2000+TFR2001+TFR2002)](TFR2000+…+TFR2018)/19

(2)

變化值最大(Xmax)的國家為捷克(+0.36),變化值最小(Xmin)的國家為塞浦路斯(-0.17),然后按照上述方法將生育率變化值校正為模糊集隸屬分數。

條件變量為三類社會情境條件和三類生育支持政策,六個條件變量處理步驟如下所示。

第一,經濟發展水平。選取世界銀行公布的2018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GDP per capita,單位為美元)作為該國經濟發展水平指標 。最低值為保加利亞(9271.5美元,中國為9770.8美元),最高值為盧森堡(116597.3美元)。

第二,重視后代文化。選取歐洲價值觀調查數據(European Values Study)

家庭后代的四個相關問題中做出“同意”或“非常同意”選擇的人數的百分比,作為重視后代文化的指標。

重視后代文化氛圍最濃厚值(百分比最高)為羅馬尼亞(85%),最低值(百分比最低)為荷蘭(32%)。

第三,性別平等程度。選取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2020年發布的全球性別差距指標(Global Gender Gap Index 2020)作為性別平等程度指標。該報告通過對各國兩性在政治賦權、收入、勞動參與率等方面的研究量化了2018年的性別差距。

最低值為匈牙利(0.677),最高值為愛爾蘭(0.877),(中國為0.676,最接近的歐洲國家為馬耳他(0.693)和塞浦路斯(0.692))。

第四,生育津貼。將2017年各國兒童家庭津貼的財政投入(Family benefit)所占本國GDP 的百分比,作為衡量生育津貼程度的指標。最高值為丹麥(3.55%),最低值為荷蘭(0.91%)。

第五,生育假期。使用2018年OECD的各國生育假期體系數據(Parental leave systems)的“全薪休假周數”(Full-rate Equivalent in Weeks)作為本項條件指標。通過加權計算(法定周數+非法定周數*薪水百分比)后得到父母親相當于“全薪產假和育兒假周數”。并將父母雙方的相加得到“父母相當于全薪的休假周數”。最高值為羅馬尼亞(97.1周),最低值為愛爾蘭(7.4周)。

第六,兒童照料服務。以歐盟提出的巴塞羅那目標(Barcelona Objectives)所提供的框架 計算本條件的指標,分成三步:第一步,計算3歲以下嬰幼兒的入托百分比,將2018年歐洲各國0—3歲嬰幼兒每周接受1—29小時托幼服務的百分比與每周接受30小時以上幼托服務的百分比相加求和,得到3歲以下嬰幼兒入托百分比。第二步,計算3—6歲兒童的入園百分比。將3—6歲兒童每周接受1—29小時學前教育的百分比與每周接受30小時以上學前教育的百分比相加求和。第三步,計算0—6歲兒童的照料設施利用比例,即3歲以下嬰幼兒入托與3—6歲兒童入園的百分比平均值。最高值為丹麥(87.25%),最低值為波蘭(24.15%)。

上述六個條件變量及本研究的結果變量的原始數據和模糊集隸屬分數如表1和表2所示。

四、研究結果

1.必要性檢驗:生育率有所回升的地區位于歐洲經濟水平較差地區

如表3所示,2018年六類條件變量的必要性檢驗顯示:“~經濟發展水平”這一條件的一致性值為0.97,遠大于0.9。這說明經濟水平較低是歐洲國家生育率提高的必要條件,換句話說,2000年以來生育率有所回升的國家位于歐洲經濟水平較差區域,但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經濟水平低的地區都有生育率提高。

2.充分條件:五種組態方案對生育率起到積極作用

通過對不同條件形成組態方案來進行檢驗,判斷社會情境和政策措施如何組合可以成為生育水平提高的充分條件,核心目標是發現當有哪些條件組合出現時,生育率一定會提高。通過模糊集定性方法的中間方法(intermediate solution),共發現了五種配置方案的一致性大于臨界值(見表4)。根據“性別平等”這一核心條件的存在與否,將這五種組態方案分為性別平等(組態方案A和B)和性別不平等(組態方案C、D和E)兩個類別進行分析。

第一類,性別平等。組態方案A特征是“富裕平等的個人主義社會”:經濟發達、文化不強調后代的價值,政府沒有慷慨的生育支持政策措施;在這種條件下生育率仍有所提高。歐洲各國中唯一滿足這一組態條件(membership大于0.5)的國家為瑞士。組態方案B特征是“平等的中產階級社會”:社會性別平等但較強調后代的價值,經濟水平一般,有慷慨的兒童津貼和較高的照料服務使用,但產育假時間不長,都可以保持生育率平穩,符合該組態條件的是法國。

第二類,性別不平等。組態方案C特征是“想要孩子、生養育假期長”社會:文化中強調后代重要性、生育政策中沒有慷慨的育兒津貼但有提供相當長的生養育假期和兒童照料設施,無所謂經濟發展程度如何,生育率都有上升。符合此類特征的歐洲國家為拉脫維亞、愛沙尼亞,其社會情境比較相近,均為前社會主義國家。組態方案D特征是“貧窮、假期長且缺乏兒童照料服務”社會:性別差異大且經濟不發達,兒童照料服務設施使用率低但生育假期很長,無論是否有強調后代價值的文化傳統或者提供兒童津貼,此類國家生育率都有不同程度上升。此類包含6個中東歐國家,分別為羅馬尼亞、斯洛伐克、保加利亞、立陶宛、奧地利。配置方案E命名為“高補貼的欠發達”社會:這類國家經濟水平一般,但非常強調后代文化,有很慷慨的兒童津貼,沒有提供較好的兒童照料設施,無論生養育假期長度如何,具有該組態國家生育率還是出現上升,此組態方案包括波蘭和匈牙利。

五、結論及政策啟示

經濟發展條件只是歐洲近年來生育率提高的必要條件之一,這需要與20世紀90年代的歷史背景相結合分析。在29個歐洲國家中,自2000年生育率有所提高的國家大部分為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較差的國家,多為中東歐的前社會主義國家。這些國家大多在90年代經歷過巨大的社會變遷,與之相伴的是生育率的迅速降低,而2000年之后社會平穩發展,前些年所積攢的生育潛能得以釋放。而本研究中經濟水平發展相對較好的那些西北南歐資本主義國家,在經歷了七八十年代生育率快速降低之后,在90年代生活富足,生育率已有平緩上升,而進入21世紀后,伴隨著個人主義的興起與對個人實現的追求,生育年齡不斷推后,再加上2008年金融衰退的影響,原先回升的生育率又開始平緩下降。但需要強調的是,經濟發展水平較低這一必要條件并不意味著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較差的國家都有生育率的提高。

我國借鑒歐洲生育支持政策時要考慮與歐洲的可對比性、中國的特殊性。通過對充分條件的檢驗,本研究發現了五種組態方案都可以促使生育率的提高。然而方案互相之間并不能直接比較,我們并不能做出哪個配置方案最有效的結論。這五種組態方案條件水平的高低都是在這29個歐洲國家內部相對來說的,因此在試圖移入中國情境的時候,應該考慮到中國與這些歐洲國家在某些條件上(比如經濟發展水平)的相對位置和以及在某些條件上(比如重視后代文化)本質上的不同。以經濟發展水平為例,2018年中國人均GDP比本研究29個國家中最低的保加利亞略高一點,但由于中國地區間差異很大,已有9個省份人均GDP超1萬美元,京津滬人均GDP超出3萬美元,已和中等偏下的歐洲國家水平相當,而且由于購買力更強,增長也十分迅速,應該按照中等發達社會來對待;而西部貧困地區則遠遠落后。因此在借鑒歐洲經驗來制定生育支持政策時,要考慮到當地的實際社會條件,而不是盲目照搬。另外,我國自古以來尊崇的儒家文化將對后代的重視(尤其是對男性)推到了相當的高度,伴隨著城鎮化和現代化,傳統價值觀也正經歷著變遷。這種變遷并不會是指向西方價值觀的單一向度的變化,而是糅雜了多種價值的有中國特色價值觀[50]。

討論這五種組態方案需要結合中國地域的異質性。在性別平等的兩個方案中,方案A是在富裕的社會或高福利社會中能夠起作用的,而我國短期內還達不到瑞士的富足程度,因此這兩個方案對我國的參考作用暫時有限。符合組態方案B的是法國,法國2000年以來的總和生育率均值在1.94,方差為0.0029,屬于歐洲長期穩定在接近更替水平的國家。經濟水平在歐洲處于中等水平的法國,性別相對平等且仍有重視后代文化,這與我國廣大中產階級迅速崛起的大城市有著相當的可比性,對我國具有較大的啟示意義。該方案強調對兒童照料的高使用率和針對低收入家庭的育兒補貼,但生育假期很少。也就是說,在此類社會情境下,大力建設兒童照料設施和針對性的育兒補貼可以有效保持當前生育率。從法國情況來看,育兒補貼可以刺激移民人口和低收入人口的生育水平,從而提升總體生育水平。結合我國情況看,發達地區女性就業率高,通過較高質量的兒童照料設施,可以解決中產階級家長,特別是職場母親平衡工作和家庭,而法定生育假期越長可能會更大程度地削弱女性的職場競爭力,加劇性別不平等,難以受到這些地區家庭的歡迎。

在性別不平等的三個方案中,方案C的社會情境是性別差距較大、重視后代的地區,無論這些地方經濟發達與否,較慷慨的生養育假期和兒童設施提供都將促進生育水平提升,該方案對我國廣東、浙江等地方較具借鑒作用。方案E所具有的社會情境和我國西部地區具有可比性,性別發展差距較大、經濟水平欠發達且存在重視后代文化。如果能夠提供較好的育兒津貼,可以比較有效地提高生育率。使得生育率提高的組態方案都擁有較長的產育假。方案D的社會情境(性別不平等、經濟水平較差、無所謂重視后代價值的文化)與我國實際情況差異較大,沒有太多借鑒價值。

綜上所述,在借鑒歐洲經驗時,我國生育支持政策的制定出臺要因地制宜,不可一刀切,要充分考慮我國經濟社會文化條件以及區域差異性,評估政策的成本效果。對于性別平等較好、社會經濟發展水平較高的地區,應該借鑒法國模式,在兒童照料設施方面加大公共投入,使得中產階級父母能夠平衡好工作和家庭;對于性別平等較差、社會經濟發展水平較低,且托育和學前設施有限的地區,應當學習東歐模式,給予家長較為寬裕的產假和育兒假,使父母能夠更有時間照顧孩子。而在性別差距較大、重視后代的經濟發達地區,較慷慨的生養育假期和提供兒童照料設施雙管齊下將會對提升生育水平大有幫助。

(致謝:感謝鄭麗潔博士、張翠玲研究員的幫助,以及匿名審稿專家的寶貴意見。)

參考文獻:

[1]翟振武,張現苓,靳永愛.立即全面放開二胎政策的人口學后果分析[J].人口研究,2014(2):3-17.

[2]喬曉春.“單獨二孩”生育政策的實施會帶來什么?——2013年生育意愿調查數據中的一些發現[J].人口與計劃生育,2014(3):18-22.

[3]馬小紅,顧寶昌.單獨二孩申請遇冷分析[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5(2):20-26.

[4]石人炳,陳寧,鄭淇予.中國生育政策調整效果評估[J].中國人口科學,2018(4):114-125,128.

[5]莊亞兒,姜玉,王志理,李成福,齊嘉楠,王暉,劉鴻雁,李伯華,覃民.當前我國城鄉居民的生育意愿——基于2013年全國生育意愿調查[J].人口研究,2014(3):3-13.

[6]鄭真真.從家庭和婦女的視角看生育和計劃生育[J].中國人口科學,2015(2):16-25,126.

[7]靳永愛,趙夢晗,宋健.父母如何影響女性的二孩生育計劃——來自中國城市的證據[J].人口研究,2018(5):17-29.

[8]吳帆.低生育率陷阱究竟是否存在?——對后生育率轉變國家(地區)生育率長期變化趨勢的觀察[J].人口研究,2019(4):50-60.

[9]賀丹,張許穎,莊亞兒,王志理,楊勝慧.2006—2016年中國生育狀況報告——基于2017年全國生育狀況抽樣調查數據分析[J].人口研究,2018(6):35-45.

[10]楊菊華.生育支持與生育支持政策:基本意涵與未來取向[J].山東社會科學,2019(10):98-107.

[11]United Nations, Department of Economic and Social Affairs, Population Division. World

population policies 2013[R], 2013.

[12]張廣宇,顧寶昌.用津貼能促進生育嗎? ——澳大利亞實施鼓勵生育政策始末記[J].人口與發展,2018(6):63-71.

[13]KOHLER H P, BILLARI F C,? ORTEGA J A. The emergence of lowest-low fertility in Europe during the 1990s[J].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2002, 28(4): 641-680.

[14]MCDONALD P. Sustaining fertility through public policy: the range of options[J]. Population, 2008, 57(3): 417-446.

[15]BILLINGSLEY S, FERRARINI T. Family policy and fertility intentions in 21 European countries[J].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2014, 76(2): 428-445.

[16]THVENONG E B O,? NEYER G. Family policies and diversity in Europe: the state-of-the-art regarding fertility, work, care, leave, laws and self-sufficiency[R]. Families and Societies Working Paper Series, 2014.

[17]王暉.國際經驗借鑒:意大利人口問題應對的啟示[J].人口與健康,2019(2):16-19.

[18]王曉峰,全龍杰. 日本少子化對策的演進、體系及政策工具評析[J].人口學刊,2020(3):89-101.

[19]楊菊華,杜聲紅.部分國家生育支持政策及其對中國的啟示[J].探索,2017(2):137-146.

[20]王穎,孫夢珍.鼓勵生育的政策及其效果:國際經驗、回顧和展望[J].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7(5):19-29.

[21]闞唯,梁穎,李成福.國際鼓勵生育政策實踐對中國的啟示[J].西北人口,2018(5):47-56.

[22]湯夢君,張芷凌.法國與德國生育率差異:家庭政策的作用?[J].人口與健康,2019(1):16-20.

[23]林寶,謝楚楚.應對低生育率問題的國際經驗及啟示[J].北京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4):29-39,86.

[24]吳帆.歐洲家庭政策與生育率變化——兼論中國低生育率陷阱的風險[J].社會學研究,2016(1):49-72,243.

[25]蒙克.“就業—生育”關系轉變和雙薪型家庭政策的興起——從發達國家經驗看我國“二孩”時代家庭政策[J].社會學研究,2017(5):218-241,246.

[26]EASTERLIN R? A. Relative economic status and the American fertility swing[M]//SHELDON E B. Family Economic Behavior: Problems and Prospects.Philadelphia,Pennsylvania: J.B.Lippincott, 1973:170-227.

[27]MICHAEL S T, JAY M W. The fear of population decline[M]. San Diego:Academic Press,1985:236-259.

[28]RALPH H. Population policies in low-fertility contexts: elements to consider in policy dialogue with governments[R]. UNFPA,2014.

[29]茅倬彥,申小菊,張聞雷.人口慣性和生育政策選擇:國際比較及啟示[J].南方人口,2018(2):15-28.

[30]MCDONALD P. Low fertility and the state: the efficacy of policy[J].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2006, 32(3): 485-510.

[31]THEVENON O. Family policies in OECD countries: a comparative analysis[J].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2011, 37(1): 57-87.

[32]GAUTHIER A H. Public policies affecting fertility and families in Europe: a survey of the 15 member states[J]. European Observatory on Family Matters, Annual Seminar, 2000 (9): 15-16.

[33]KALWIJ A. The impact of family policy expenditure on fertility in Western Europe[J]. Demography, 2010,47(2): 503-519.

[34]MORGAN K J,? ZIPPEL K. Paid to care: the origins and effects of care leave policies in Western Europe [J]. Social Politics: International Studies in Gender, State & Society, 2003,10(1): 49-85.

[35]DUVANDER A Z,? JANS A C. Consequences of fathers parental leave use: evidence from Sweden[J]. Finnish Yearbook of Population Research, 2009(1): 49-62.

[36]MATYSIAK A,? SZALMA I. Effects of parental leave policies on second birth risks and womens employment entry[J]. Population,2014, 69(4): 599-636.

[37]AASSVE A,? LAPPEG R D T. Childcare cash benefits and fertility timing in Norway[J]. European Journal of Population, 2009, 25(1): 67-88.

[38]BAIZ N P, ARPINO B, DELCL S C E.The effect of gender policies on fertility: the moderating role of education and normative context[J]. European Journal of Population, 2016, 32(1): 1-30.

[39]BORCK R. Adieu rabenmutter: culture, fertility, female labour supply, the gender wage gap and childcare[J]. Journal of Population Economic, 2014,27(3): 739-765.

[40]HAAN P, WROHLICH K. Can child care policy encourage employment and fertility? evidence from a structural model[J]. Labour Economics, 2011, 18(4):498-512.

[41]BECKER G, MURPHY K, TAMURA R. Human capital, fertility, and economic growth[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90,98(5): 24-33.

[42]GOLDSTEIN J, KREYENFELD M, JASILIONIENE A, RSAL D D K. Fertility reactions to the? Great Recession? in Europe: recent evidence from order-specific data[J]. Demographic Research, 2013,29: 85-104.

[43]STEARNS P N. Childhood in world history[M]. New York: Routledge, 2010 :38-70.

[44]馬塞爾斯·德普克, 法布里奇奧·齊利博蒂. 愛、金錢和孩子育兒經濟學[M].

吳嫻,魯敏兒,王永欽,譯.上海:格致出版社, 2019:73-136.

[45]CHESNAIS J? C. Below-replacement fertility in the European Union (EU-15): facts and policies, 1960-1997[J]. Review of Population and Social Policy, 1998,7(7): 83-101.

[46]MCCRARY J, ROYER H. The effect of female education on fertility and infant health: evidence from school entry policies using exact date of birth[J].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2011,101(1): 158-195.

[47]PETER M. Gender equity, social institutions and the future of fertility[J]. Journal of the Australian Population Association, 2000, 17(1): 1-16.

[48]伯努瓦·里豪克斯, 查爾斯·C.拉金. QCA設計原理與應用:超越定性與定量研究的新方法[M]. 杜運周,李永發,譯. 北京: 機械工業出版社, 2020: 59-268.

[49]劉豐.定性比較分析與國際關系研究[J].世界經濟與政治,2015(1):90-110,158-159.

[50]計迎春.社會轉型情境下的中國本土家庭理論構建初探[J].婦女研究論叢,2019(5):9-20.

[責任編輯 方 志]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无码精品在线| 国产极品粉嫩小泬免费看| 日本91在线| 国产乱子伦视频三区| 福利小视频在线播放| 免费播放毛片| 婷婷五月在线视频| 亚洲日韩Av中文字幕无码| 91国内在线视频| 天堂岛国av无码免费无禁网站| 999精品视频在线| 久久 午夜福利 张柏芝| 久久精品日日躁夜夜躁欧美| 久久精品只有这里有| 欧美日韩国产综合视频在线观看 | 国产99热| 一级在线毛片| 免费观看亚洲人成网站| 国产免费福利网站| 国产精品观看视频免费完整版| 99热最新网址| 国产成人高清在线精品| 亚洲成年人片| AV不卡在线永久免费观看| 欧洲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在线看片免费人成视久网下载| 亚洲热线99精品视频| 亚洲精品无码AV电影在线播放| 欧美一级在线| 亚洲色大成网站www国产| 国产在线视频导航| 国产欧美视频在线| jijzzizz老师出水喷水喷出| 亚洲中文在线看视频一区| 毛片在线播放网址| 71pao成人国产永久免费视频 | 一区二区无码在线视频| 国产丝袜精品| 九九热精品免费视频| 在线观看精品国产入口| 91在线播放免费不卡无毒| 幺女国产一级毛片| 亚洲精品自拍区在线观看| 精品人妻一区无码视频| 亚洲视频二| 亚洲三级影院| v天堂中文在线| 婷婷六月激情综合一区| 亚洲国产成人自拍| 71pao成人国产永久免费视频| 97se综合| 特级做a爰片毛片免费69| 国产另类乱子伦精品免费女| 夜夜高潮夜夜爽国产伦精品| 亚洲欧洲日韩综合色天使| 欧美激情视频二区三区| 青青草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日韩精品欧美一区灰| 男女性午夜福利网站| 亚洲成在线观看| 自拍亚洲欧美精品| 欧美一级专区免费大片| 国产91视频观看| 亚洲午夜天堂| 色综合天天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国产主播| 高清无码一本到东京热| 久久久久九九精品影院| 高清免费毛片| 亚洲国产第一区二区香蕉| 污污网站在线观看| 欧美国产日韩另类| 91综合色区亚洲熟妇p| 99热国产在线精品99| 日韩欧美国产综合| 91探花在线观看国产最新|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秒拍1o| 精品99在线观看| 激情亚洲天堂| 黄色污网站在线观看| 91年精品国产福利线观看久久| 国产精品手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