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部



讀書,是汲取精神營養(yǎng)的重要途徑。教師閱讀,是提升教師職業(yè)修養(yǎng)與專業(yè)化發(fā)展的必經之路,是提升教師隊伍整體素質的源動力。教師閱讀不僅關乎教師群體,同時也關乎下一代,甚至關乎全民閱讀的成敗。為了解當前中小學教師的讀書現狀(閱讀正式出版的紙質書籍和電子圖書資源,不包括教參),以及他們在這方面遇到的困惑,《教育家》雜志開展了中小學教師讀書現狀調查。本次調查方式為通過問卷星隨機發(fā)放線上問卷,共回收來自全國范圍11663份有效問卷,下述分析僅針對本次調研的數據。
【調查的基本情況】
●性別情況:男教師3213人,占27.55%;女教師8450人,占72.45%。
●城鄉(xiāng)分布:城區(qū)學校教師4451人,占38.16%;農村教師7212人,占61.84%。
●學歷情況:高中學歷,87人,占0.75%;中專學歷,162人,占1.39%;大專學歷,1557人,占13.35%;本科學歷9112人,占78.12%;碩士730人,占6.26%;博士15人,占0.13%。
●教齡情況:教齡3年以下的教師占比27.96%,教齡3~10年(不含)的教師占比23.92%,10年以上的教師占比48.12%。
●任教學段:小學6720人,占比57.62%;初中3147人,占比26.98%;高中1175人,占比10.07%;其他621人,占比5.33%。
●任教學科:語文教師占比34.8%,數學教師占比23.15%,英語教師占比11.92%,史地政、物化生教師占比13.21%,音體美和其他學科教師占比16.92%。
●職稱情況:正高級教師占比0.32%,高級教師占比12.87%,一級教師占比31%,二級教師占比32.08%,三級教師及未定職稱教師占比23.73%。
【閱讀時間】
從讀書頻率來看,每天都讀的占30.62%,一周讀兩三次的占40.68%,想起來才翻翻的占25.46%,幾乎不讀的占3.24%。反映出大部分教師雖有讀書意愿,但讀書的隨意性較大。
從每天的讀書時長來看,81.28%的教師每天讀書時長不足1小時,每天讀書在1小時以上的僅為18.72%。可見,大多數教師缺少充裕的讀書時間。
在調查“一般多久能夠完整地讀完一本書”時,“一個月左右”的選項占比最大,為32.16%。若以此推算,與2020年我國成年國民人均紙質圖書閱讀量(4.70本)相比,能看出教師群體在閱讀數量上具有一定優(yōu)勢。
【閱讀選擇】
從日常讀書途徑來看,依次為購買紙質書(占44.4%)、通過電腦或手機閱讀電子書(占42.5%)、從圖書館借閱(占10.14%)。可以看出,越來越多教師加入數字化閱讀大軍。
從購書花費來看,平均每年花費在100~500元的占比最大,為53.59%;其次是100元以下,占比為34.06%。結合當下紙質書的價格水平,反映出教師群體對紙質書的購買量并不大。
從選書標準來看,根據個人興趣愛好來選書的占比最大,為48.98%;其次為選擇公認的、經典的、有思想內涵的書,占比為29.73%。這說明教師群體的閱讀逐漸趨于個性化、多元化。
從喜歡書籍的類別(多選)來看,排前三位的是所教學科的經典書籍、教學參考類書籍、人文類書籍,分別占53.08%、49.58%、49.04%,三者相差甚微,反映出教師閱讀選擇不僅出于對職業(yè)的熱愛、對專業(yè)發(fā)展的需求,也越來越注重精神成長。
從讀書的原因(多選)來看,68.13%的教師是源于興趣愛好,借以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52.57%的教師是由于工作原因,需要讀書充實自我;而為了應付上級指示去讀書的教師僅占5.74%。可見教師閱讀的興趣需求大于信息知識獲取的需求,尤其注重閱讀的自主性。
【閱讀質量】
從影響閱讀的主要因素(多選)來看,72.23%的教師選擇了“工作負擔重,沒時間讀書”。反映出中小學教師工作負擔和心理壓力的確較大。
關于讀書規(guī)劃,46.3%的教師表示“偶爾有,但不怎么執(zhí)行”,有詳盡的讀書規(guī)劃并能嚴格執(zhí)行的,僅占8.08%。可見大多數教師在閱讀毅力和執(zhí)行力上有所欠缺。
在寫讀書心得方面,34.82%的教師表示讀到感興趣的書時會寫一些;33.33%的教師沒有寫讀書筆記的習慣。反映出大多數教師的閱讀產出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