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衛平
嗩吶是非常重要的民族樂器,相較于其他民族樂器而言,嗩吶的演奏技巧較為復雜,窄小的哨片需要較高呼氣壓力和復雜的氣息發音控制,準確的音準、理想的音色、豐富的力度表現是演奏者需要關注的重點,高超的呼吸技巧是獲得最佳演奏效果的保障。
嗩吶演奏呼吸器官與自然呼吸器官一致,但嗩吶演奏呼吸與自然呼吸卻呈現出截然不同的特點。自然呼吸依托肺部彈性實現吸氣和呼氣運動,肌肉組織在呼與吸過程中持續起伏,二者基本保持等時長運動,嗩吶演奏的吸氣要在最短時間內完成,呼氣時間則要適當延長,二者呈現不等時長運動特點。自然呼吸在無意識參與下主動完成,呼吸過程能夠為人體提供滿足血液流動所需的氧氣,嗩吶演奏需要的氧氣量超過正常血液循環氧氣量,這就需要主動行為的參與,演奏者要根據樂句結構和主觀表達訴求調整呼吸,進而強迫呼吸順利完成。自然呼吸狀態下,吸氣時氧氣肌肉主動活動,而呼氣時則很少參與,肌肉組織運動自然而從容;嗩吶演奏呼吸狀態下,肌肉組織活動范圍盡可能擴張,通過肌肉壓力控制氣流持續均勻排出,肺活量的使用根據空氣吸入量決定,呼吸肌肉組織使用處于相對緊張的發力狀態。此外人體的自然呼吸主要借助鼻腔完成,而嗩吶演奏的呼氣吸氣則主要依靠口腔完成。由此可見,嗩吶演奏的呼氣吸氣與自然呼吸存在顯著差別,演奏者在吸氣時需要大量空氣快速進入胸腔,借助樂曲停頓契機完成吸氣,保證吸氣量與嗩吶演奏樂器長短一致;在呼氣時則要控制氣息呼出速度,精準控制呼出氣量,最終換氣時呼出多余空氣,保證氣流的均勻流動。嗩吶演奏者準確把握嗩吶演奏的呼吸特點才能夠選擇更加適合嗩吶演奏的呼吸技巧,進而開展嗩吶演奏訓練。
一、嗩吶演奏中的呼吸技巧分析
1.肋骨式呼吸
肋骨式呼吸的呼氣與吸氣主要在胸廓中部完成,人體在日常呼吸中使用的自然呼吸法就是肋骨式呼吸,嗩吶初學者能夠較為容易的掌握肋骨式呼吸方式,這種呼吸方式具有吸氣迅速而輕松的特點。肋骨式呼吸基本不需要橫膈膜參與,在呼氣時需要向上收縮,這容易導致腹腔容量出現障礙,影響到呼吸的容量,最終影響到呼氣力量。嗩吶演奏時使用肋骨式呼吸容易導致長句演奏遭遇障礙,長時間演奏時容易進入呼吸疲勞狀態,出現臉色發紅、脖子肌肉繃起、雙肩上抬等等情況,較長樂句的演奏采用肋骨呼吸方式無法順利完成。
2.腹腔式呼吸
腹腔式呼吸對橫膈肌具有較高的依賴度,呼氣時提起橫膈肌,吸氣時則放下橫膈肌。橫膈肌的有效參與保證了呼氣時有效擴張胸腔,呼氣的強度、速度與自由度均會得到有效提升,這對于嗩吶演奏來說具有積極的影響和作用。但與此同時,腹腔式呼吸不需要肋骨參與呼吸運動,進而導致胸廓上部與中部擴張范圍非常有限,影響到了腹部呼吸容量與呼吸效果,嗩吶演奏時需要肺部提供較大的呼吸容量,而腹腔式呼吸無法提供充足的肺活量支持,這是腹腔式呼吸的不足。
3.混合式呼吸
混合式呼吸方式將肋骨式呼吸與腹腔式呼吸有效結合,肌肉組織在混合式呼吸過程中能夠有效協調不同肌肉組織協同運動,從而進一步擴張胸腔的輪廓并提升胸腔容量,實現胸腔體積的有效拓展,提升肺活量的容積。混合式呼吸方式能夠有效調整控制氣流速度和氣流力量,而且不容易造成呼吸肌肉疲勞,混合式呼吸方式的優勢非常明顯,準確契合了嗩吶演奏要求。但是在嗩吶短樂句的演奏中,混合式呼吸會導致空氣殘留肺部,最終制約了空氣交換的效果和質量,嗩吶演奏技巧在呼吸影響下無法順利展現。
4.循環式呼吸
循環式呼吸是在呼氣的同時繼續吸氣,這是嗩吶演奏時一種較為特殊的呼吸方式。在呼吸換氣中,演奏者的咽部向下運動,口腔空間隨著咽部運動而不斷擴張,盡可能容納更多的空氣;呼氣時咽部與下顎肌肉的擠壓能夠排出口腔空氣,鼻腔同步換氣并繼續吹氣,循環往復能夠保證氣流延續。嗩吶演奏過程中循環式呼吸方式的運用對嗩吶演奏具有非常積極的作用,演奏者需要經過長時間的訓練和摸索才能夠掌握循環式呼吸,混合式呼吸相較于其他呼吸方式具有非常顯著的優勢。嗩吶演奏者應學習使用混合式呼吸方式。腹式呼吸能夠很好地滿足短樂句演奏需要,靈活使用兩種呼吸方式能夠更好地呈現嗩吶演奏效果,循環式呼吸適用于無明顯分句的過長樂句演奏。
二、嗩吶演奏中呼吸技巧的訓練方式
1.無樂器訓練方式
呼吸習慣的形成與改變需要經過時間的磨煉和緩慢的訓練,演奏者需要付出大量的努力并堅持不懈,在呼吸訓練起步階段要從無樂器訓練開始,注重呼吸動作的控制并感受呼吸過程,特別是“吹氣”到“屏氣”的訓練有助于正確呼吸技巧的掌握。訓練者首先保持平躺狀態并放松身體,呼吸時腹部區域要控制動作,讓氣體逐步填滿上部與下部胸腔,逐步掌握更合適的嗩吶呼吸方式。深呼吸運動需要影響到身體軀干所有部分。在完成仰臥訓練后可以嘗試站立訓練,演奏者從輕呼吸入手并逐漸提升呼吸強度,在各個呼吸階段要控制間隔,使得血液的氧氣量適量,如果出現頭暈等感覺要適時休息。行走訓練同樣是重要的呼吸訓練方式,身體保持放松狀態并緩慢行走,在行走的過程中進行深呼吸動作,屏住呼吸并緩慢呼出氣息,在呼氣吸氣時逐漸行走,無樂器訓練將會逐漸獲得良好的訓練效果。
2.嗩吶呼吸訓練方式
嗩吶演奏時要獲得更好的演奏效果就必須要熟練運用呼吸技巧,演奏者需要借助呼吸器官進行嗩吶演奏訓練,逐漸實現演奏能力的發展。演奏者在訓練時先從長音練習入手,延長音的時值與音質,通過力度調整訓練控制力度變化幅度,進而滿足不同力度作品的演奏要求。長音練習能夠同時改善呼吸能力并穩定口型,同時改善嗩吶演奏的音質和力度。連音訓練主要依靠音節和練習曲完成,手指運動與口形肌肉協同調整音高,手指、口型、呼吸的配合協調能夠獲得更好的演奏效果。此外依托慢速練習曲進行音色練習也是呼吸訓練的重要方式,借助耳朵檢查音色效果是否能夠達到最佳效果。
3.結合作品展開訓練
嗩吶演奏要以音樂作品展示為主要目標,呼吸技巧的訓練與運用要從樂句結構特點入手,嚴格遵循嗩吶音樂演奏要求,嗩吶樂句演奏時的換氣技巧運用同樣重要,音樂作品的語句和語氣是考量重點,換氣規律和換氣規則的運用要從樂句結構分析入手,在上下句之間或休止期間、相對延長音后換氣,這能夠獲得更好的效果。演奏者在訓練時需要深入了解音樂結構,更好地理解作品內涵及作品表現需要,更好地完成演奏換氣。嗩吶演奏的過程非常復雜,各種吹奏技巧要素密切相關,結合作品訓練能夠讓呼吸技巧更加成熟。
參考文獻:
[1]辛紫蕓.嗩吶演奏中的呼吸技巧及其訓練方式探討[J].黃河之聲,2020(03):51.
[2]沈建暉.從入耳入心,到氣韻生動——淺談嗩吶演奏的四個層次[J].音樂生活,2015(05):110-111.
[3]石一冰.在兼收并蓄中推動嗩吶專業音樂的發展——石海彬嗩吶協奏曲音樂會有感[J].人民音樂,2014(10):44-47.
[4]陳志偉.淺談嗩吶、喉管在粵劇中的作用以及呼吸法與氣息的控制[J].神州民俗(學術版),2013(02):46-48.
(作者單位:西寧藝術劇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