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常濤 閆淑鑫

據央視財經,近日,不少消費者發現,在上海的普通商場內,不同品牌的共享充電寶在悄悄漲價。從最初的每小時1元、半小時免費的價格,到現在平均每小時需花費3-4元,而24小時封頂價也從20元漲至30元。在杭州西湖景區,有游客發現街電、怪獸充電、小電等充電寶收費高達每小時10元。
事實上,早在2019年下半年,共享充電寶漲價就被廣泛關注。彼時,有媒體報道,順電、怪獸充電等品牌已有部分機柜價格漲至2.5元/30分鐘,即每小時5元。
有商家表示共享充電寶目前最高收費標準已達到每小時8元左右,主要集中在景區、口岸等人流量大、地段好的區域。
據了解,共享充電寶定價參考多個因素。據媒體報道,福州一名消費者在相隔50米左右的不同商圈使用怪獸充電的充電寶,租借價格有0.5-1元的差別。
在線客服人員對此答復為,定價由公司統一進行階梯定價,在定價時綜合考慮設備成本、場地租金、運營人員工資成本等情況。不同商戶收費標準不一致可能與公司定價策略或者商戶參與制定有關。
興起于2014年的共享充電寶行業在2017年迎來高速發展,經過多輪洗牌后,已基本形成了怪獸充電、小電科技、來電科技、街電科技組成的“三電一獸”市場格局。
4月1日晚,怪獸充電在納斯達克掛牌上市,被業內稱為“共享充電第一股”。
怪獸充電招股書顯示,2019年,怪獸充電的凈利潤為1.666億元,凈利率為8.2%;2020年,怪獸充電凈利潤為7540萬元,凈利率為2.7%。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2019年和2020年,怪獸充電經調整后的凈利潤分別為2.066億元和1.126億元。
不過,怪獸充電的股價卻不盡如人意。截至4月9日美股收盤,怪獸充電報8.15美元/股,跌破8.5美元的發行價,總市值約為20億美元。
天眼查專業版數據顯示,截至4月12日,國內共有176家企業名稱、經營范圍或品牌名稱包含“共享充電寶”。不過,僅5家有過融資經歷,占比不足3%。
據艾瑞咨詢數據,在2017年到2020年間,共享充電寶的總用戶規模呈現上升趨勢,從2017年的0.8億人增長到2020年的2.9億人,但增長速度卻不斷放緩,年增長率從104.9%降到56.3%,再降到15.6%。
達睿咨詢創始人、互聯網分析師馬繼華接受中新經緯記者采訪時認為,共享充電寶目前可以說取得了階段性成功。但是,共享充電寶模式從本質上,依然是分時租賃,只是套了共享經濟的概念,自身不具備長期性。
他預計,未來,包括無線充電、高能量電池、低能耗設備等都可能短時間使用戶對其需求歸零。“至于價格,也會隨著消費價值回歸而逐漸達到平衡點,不可能一直漲價?!?/p>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金融研究院執行院長盤和林表示,共享充電寶抓住了用戶手機的電量焦慮,并通過低價培養了用戶出門不帶充電寶的習慣。除非如今手機電池出現更長的續航能力,或者手機充電有更快捷的方式,否則現有電池技術還是能讓共享充電寶維持一定的發展熱度。
“共享充電寶業態氣候基本形成,但收費上急需規范,在信息安全上也要對共享充電寶有一定的監管。”盤和林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