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婷婷 王林林
山東第一醫科大學附屬肥城醫院,山東 泰安 271600
小兒心律失常是指多種原因導致的心動過速或者過緩,可分為竇性心律失常、竇房傳導阻滯、游走性心率、竇性靜止、房性早搏、交界性早搏以及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等,臨床治療過程中常以藥物治療、針對病因治療以及手術治療等[1]。本研究主要探討小劑量胺碘酮維持治療小兒心律失常的臨床意義,現將研究結果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于2019年4月-2020年4月收治的98例小兒心律失常患者作為此次研究對象,使用電腦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兩組均49例。研究組男性患兒25例,女性患兒24例,患兒年齡1~7歲,平均年齡(4.45±1.89)歲,患兒病程1~6天,平均病程(3.94±1.54)天;對照組男性患兒24例,女性患兒25例,年齡2~7歲,平均年齡(3.88±1.39)歲,病程1~7天,平均病程(3.99±1.57)天。納入標準:①經醫院確診為小兒心律失常患者;②入選患兒均不伴有其他臟器嚴重損害性疾病;③所有患兒均有固定監護人;④所有入選患兒對本研究藥物均無過敏反應;⑤所有患兒監護人對本研究均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研究組和對照組兩組患兒的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不具有明顯差異,P>0.05表示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存在可比性。
1.2方法 兩組患兒收治入院后均給予基礎治療。對照組患兒使用常規抗心律失常藥物普羅帕酮(生產廠家:上海上藥信誼藥廠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31020492)進行治療,一天25mg,分3次服用,根據患兒病情變化調整相應劑量。研究組患兒使用小劑量胺碘酮(生產廠家:賽諾菲安萬特(杭州)制藥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19993254)進行治療,一次5mg,一天3次,觀察并記錄所有患兒的病情變化。
1.3觀察指標
1.3.1比較兩組患兒經不同藥物治療后的臨床治療效果 顯效:患兒癥狀完全改善、有效:患兒癥狀部分改善、無效:患兒癥狀無改善甚至進一步惡化。
1.3.2比較兩組患兒經不同藥物治療后的并發癥出現率 本研究主要觀察患兒頭暈、嘔吐以及甲狀腺腫大三種并發癥。

2.1比較兩組患兒經不同藥物治療后的臨床治療效果 研究組患兒的治療效果91.84%(45/49)明顯高于對照組患兒77.55%(38/49),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數據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經不同藥物治療后的臨床治療效果[n(%)]
2.2比較兩組患兒經不同藥物治療后的并發癥出現率 研究組患兒的并發癥出現率8.16%(4/49)明顯低于對照組患兒20.41%(10/49),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數據見表2:

表2 兩組患兒經不同藥物治療后的并發癥出現率[n(%)]
小兒心律失常是臨床治療過程中常見的癥狀,可能因疲勞、緊張、植物神經功能不穩定等因素所引起,也可能是由于心肌炎、先天性心臟病等病理因素導致,臨床治療主要通過藥物治療以及非藥物治療等方式進行治療[2]。普羅帕酮又被稱為心律平,是廣譜高效膜抑制性抗心律失常藥,主要用于預防和治療室性和室上性異位搏動,室性或室上性心動過速,預激綜合征,電復律后室顫發作等[3]。胺碘酮屬Ⅲ類抗心律失常藥,主要用于室性早搏、房性早搏、短暫房性心動過速以及反復發作性室上性心動過速等癥狀[4]。有研究表明,心律平用于小兒心律失常的治療中效果不理想[5]。本研究發現,小劑量胺碘酮治療患兒的治療效果明顯高于普羅帕酮治療患兒,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小劑量胺碘酮治療患兒的并發癥出現率明顯低于普羅帕酮治療患兒,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進一步表明,小劑量胺碘酮維持治療小兒心律失常的臨床意義更好,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