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琪 昆多孜·烏賽那洪
1.石河子大學,新疆 石河子 832000;2.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醫院,新疆 烏魯木齊市 830001
子宮內膜息肉(EP)是子宮內膜腺體和間質的局灶性增生性生長,通常是良性病變,但也有惡變可能。近年來,EP的患病率逐漸增高,據資料報道,EP的患病率介于 7.8%~34.9%之間[1],惡變率為0.5%~ 3.0%[2-3],但隨著年齡的增長,其惡變率不斷升高,可高達12.9%。隨著中老年婦女對自身健康的重視度提高,絕經后子宮內膜息肉發生及惡變患者越來越多,EP惡變的危險因素的研究倍受學者關注,但各國研究結果不盡一致,研究如下:
1.1研究對象及分組 選取2016年—2020年于我院行手術,標本送病檢,術后病理確診為EP絕經后患者308例,分為良性組和惡性組。
1.2診斷標準 (2)EP惡變包括:非典型性增生和癌變。(2)絕經:指停經時間>12月。(3)肥胖:(BMI)>25,BMI=身體質量(kg)/身高2(m2)。(4)高血壓和糖尿病:根據我國高血壓和糖尿病的診斷標準。(5)服用他莫昔芬:至少應用了6個月。
1.3資料收集 搜集所有納入患者的臨床資料,包括一般情況、月經史、婚育史、臨床表現、合并其它疾病等。

2.1絕經后EP惡變單因素分析 本研究308例EP患者根據病理結果分為良性組(280例,90.9%),惡性組(28例,9.1%)。單因素分析結果顯示:在EMS、PMB、他莫昔芬、EP多發、高血壓方面,兩組具有統計學差異(P<0.05)。

因素惡變(N=28)良性(N=280)P值OR值95%CI初潮年齡13.0±1.613.0±1.61.0001.000(0.780,1.281)孕次3.4±2.23.2±1.90.5851.055(0.871,1.279)產次2.2±2.02.3±1.50.8400.973(0.749,1.265)人流1.2±1.10.9±1.10.1901.247(0.896,1.736)宮頸息肉2201.0001.000(0.221,4.520)EMS860.00018.276(5.774,57.790)PMB181120.0162.700(1.202,6.064)不孕癥140.4092.556(0.276,23.687)節育器0140.9990.000-激素治療400.9990.000-他莫昔芬4100.0174.500(1.312,15.432)避孕藥00---多發息肉18460.0009.157(3.972,21.107)EP大小121540.2230.614(0.280,1.345)肥胖181860.8190.910(0.404,2.049)高血壓16950.0182.596(1.180,5.711)糖尿病6400.3161.636(0.625,4.285)
2.2絕經后EP惡變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通過單因素分析篩選出EMS、PMB、他莫昔芬、EP多發、高血壓作為后續回歸分析的自變量,經過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對于PMB、EP多發和高血壓為絕經后EP惡變的獨立危險因素(P<0.05)。

因素B標準誤差瓦德爾顯著性OR值95%CIPMB1.1420.4406.7410.0093.133(1.323,7.418)EP多發1.8590.43218.5170.0006.419(2.752,14.970)高血壓0.8750.4264.2200.0402.399(1.041,5.527)
本研究發現,多發性的EP是EP惡變的危險因素。胡小美等人[4]研究認為息肉多發對子宮內膜息肉惡變有顯著影響,與本研究結果基本一致。對于高血壓與EP惡變的相關性研究,各項研究間差異較大,還需要更多的臨床數據研究去證實高血壓是否為EP惡變的高危因素。有文獻報道[5],對于合并高血壓的EP患者,長期服用 ACEI 或ARB 類降壓藥有可能促進 EP 的產生或惡變。而趙劍虹等人[6]研究卻認為未發現EP惡變與高血壓相關。本研究多因素分析顯示高血壓患者EP惡變率是正常人的2.399倍。
綜上所述,PUB、EP多發和高血壓為絕經后子宮內膜息肉惡變的獨立危險因素,臨床工作中應予以重視。對于合并高危因素的患者盡早進一步檢查,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以利于改善預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