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會偉
濟南市長清區中醫醫院檢驗科,山東 濟南 250399
糖尿病是以生物作用損害以及胰島素分泌異常為特征的慢性疾病,多以老年患者為主,在人們生活方式以及飲食結構不斷變化影響下,糖尿病發病率逐年增高,且發病人群逐漸向年輕化趨勢發展。在患者發病過程中普遍存在多飲、多尿、多食以及體重下降等癥狀,隨著血糖的不斷升高,患者將產生低血糖癥、痛癥酸中毒以及微血管并發癥等情況,不僅嚴重影響患者正常生活以及生活質量,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威脅其生命安全,因此早期診斷和治療至關重要[1]。本次研究將以探究生化檢驗指標在糖尿病診斷中的臨床價值及意義為目的對100例患者進行觀察分析,如下。
1.1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對象為100例糖尿病患者,選取時間在2018年6月至2020年10月期間,依據隨機抽取的方式將其分為兩組,即對照組和實驗組。對照組:男性23例,女性27例;年齡在21-89歲之間,平均年齡為(54.63±2.13)歲。實驗組:男性25例,女性25例;年齡在23-87歲之間,平均年齡為(54.91±2.24)歲,當P>0.05時表示兩組患者基本信息不具備對比分析意義。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接受一般檢驗,依據具體工作程序對患者血糖指標進行實驗檢驗,實驗組患者接受生化指標檢驗,具體措施:首先醫護人員需要在采血前告知患者隔夜空腹,不可服用降糖類藥物,且不能吃早飯以及進行劇烈運動。檢測方法①在清晨6∶00-8∶00取2mL空腹靜脈血,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方式對患者血糖濃度進行檢測。②引導患者進餐,并在進餐后2h抽取其靜脈血檢測餐后2h血糖。③采用高效液相色譜測定糖化血紅蛋白。④在清晨取患者4mL靜脈血,收集血液樣本后使用設備進行血清分離,并對甘油三酯進行檢測。
1.3觀察指標 ①由醫護人員在兩組患者檢驗后對其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紅血蛋白以及甘油三酯水平進行總結記錄,并通過具體數據予以評價分析。②診斷效率分為有效、無效,以臨床診斷結果作為判定標準,計算總有效率。

2結果
2.1對兩組患者各項指標情況進行比較分析,數據顯示,對照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學紅蛋白以及甘油三酯均低于實驗組,組間數據存在可比性(P<0.05),見表1。

表1 各項指標對比
2.2對兩組患者診斷效率予以比較分析,結果表明,對照組總有效率低于實驗組,組間數據存在可比性(P<0.05),見表2。

表2 診斷效率對比(n%)
糖尿病是以高血糖為標志、以血糖水平持續升高為特征的一種疾病類型,目前臨床上將其分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以及其他特殊類型糖尿病,并且針對疾病病因尚未明確,但相關醫學專家表示該病與遺傳、環境、藥物以及飲食習慣具有密切聯系[2]。糖尿病常見癥狀包括多飲、多食等,當患者血糖升高到一定程度后將會對其血管、神經、腎以及心臟等組織器官功能造成極大損害,嚴重影響其身心健康以及生命安全,因此探究科學、有效的診斷及治療方式已經成為臨床實踐中重點內容。
在醫學事業不斷發展背景下,生化檢驗技術在臨床實踐中得到廣泛應用,具有速度快、操作簡單以及痛苦小等優勢,并且能夠幫助醫護人員準確掌握患者疾病情況,對保障臨床治療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具有重要作用[3]。同時,針對糖尿病患者生化檢驗主要以糖耐量試驗方式為主,包括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以及糖化學紅蛋白等指標,其中空腹血糖能夠充分反映患者胰島β細胞功能,并且有效顯示基礎胰島素分泌情況,在檢驗過程中考慮到患者機體每日血糖將會受到進食以及運動等因素的影響,因此需要在清晨空腹時進行測定。餐后2h血糖屬于簡化葡萄糖耐量實驗方式,能夠充分反映患者機體內胰島素分泌及敏感情況,具有簡單易行、安全性高等優勢,且極容易被患者接受。糖化血紅蛋白是由紅細胞中血紅蛋白與血清中糖類結合形成的產物,一般情況下受手血糖濃度以及血壓和血紅蛋白接觸時間的影響可以有效反應1-2月內患者血糖水平,目前臨床將其作為衡量血糖控制效果的基本標準[4]。甘油三酯是一種甘油與脂肪酸結合的脂類化合物,在血漿中可以為人體提供能量,并且具有保護內臟的作用,當甘油三酯升高時可以考慮患者患有糖尿病、胰腺炎、甲狀腺功能減退等病癥,因此能夠將其作為檢驗患者是否患有糖尿病的指標[5]。本次研究數據顯示,實驗組患者經生化檢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學紅蛋白以及甘油三酯均高于對照組,且診斷效率優于對照組,組間數據存在明顯可比性(P<0.05)。
綜上所述,選用生化檢驗指標對糖尿病患者進行診斷具有較高應用價值,并且可以為臨床確診提供有利依據,對提升診斷效率具有積極影響,可行性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