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喜鳳
山東省聊城市陽谷縣人民醫院,山東 聊城 252300
糖尿病屬于常見性的代謝紊亂疾病,其表現主要是病患的血糖不斷升高,在中醫學方面屬于“消渴癥”。針對患有糖尿病的病患而言,洗衣會使用降糖藥物展開治療,因為該疾病沒有辦法根治,通常情況下,病患需要長時間服用藥物,而長時間服用藥物,會導致病患出現某些方面的副作用,導致病患的生活質量以及生活水平降低,這樣會對病患的治療依從性起到不良影響,導致治療成效很難進行保證。要想有效管控糖尿病人的實際疾病情況,提升病患的生活水平,可以將中醫護理方法運用其中,獲得更好的成效,具體的報道內容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9年5月份-2020年5月份收治的40位糖尿病病患,將其當做是研究對象,全部病患者和WHO的糖尿病診斷標準相符合。在這些病患中,其中26位是男性病患,14位是女性病患,病患年齡維持在45-81歲,其平均年齡是(65.7±4.3)歲,糖尿病病程維持在2-12年,平均(5.5±1.2)年。
1.2護理方法
1.2.1用藥護理 護理人員需要叮囑病患按時服用降糖藥物,并且對實際服用時間擁有十分嚴格的要求。告知病患及其家屬掌握用藥的實際劑量,感知藥物導致的低血糖現象,需要及時采取處理。
1.2.2情志護理 中醫覺得七情方面的改變會導致機體臟腑功能失調,導致有關疾病的出現。此時,護理人員要引導病患及時調整情緒,使用語言溝通互動,加強心理輔導,指引病患參與到放松訓練活動中,避免病患出現不良心理,保證疾病的順利康復。
1.2.3按摩護理 針對糖尿病人的穴位進行按摩,能夠有效提高病患的身體免疫力,經過按摩合谷穴,能夠利氣行血,并且達到疏風散表的目的,其對糖尿病人的保健而言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其方法主要是指導病患由左手到右手的腕部向著右肩的位置進行捏拿,經過多次捏捺,使用拇指對右手的合谷穴進行按揉,其時間維持在1分鐘左右,在病患自身感受到酸脹的時候為止。之后使用右手對左側使用重復性的手法。最后將雙手進行搓熱,蒙住自己的臉部閉目養神,其時間需要維持在10分鐘左右。
1.2.4飲食護理 對于患有糖尿病的病患而言,需要對病患的飲食進行嚴格管控,尤其是減少脂肪量和糖分比較高的食物的攝入,對病患的主食量進行管控,經常食用蔬菜、豆制品以及蛋奶類食品。糖尿病人在飲食的時候,需要定量以及定時,并且嚴格遵守少吃多餐的原則,尤其是應該避免暴飲暴食或者是過度饑餓。病患需要經常使用含有纖維素的蔬菜,保障自身排便的順暢程度。要想避免糖尿病人出現低血糖的現象,需要叮囑病患隨身攜帶糖塊。如若病患出現了皮膚瘙癢或者是其他的并發癥現象,不應該食用牛羊肉和海鮮等發物,這樣對病患的恢復起著不良影響。
1.3觀察項目 在隨訪的這段時間中,檢測糖尿病人中醫護理干預之前和之后的空腹血糖值、餐后2h血糖值以及糖化血紅蛋白(HbA1C)實際數值。整理統計病患對糖尿病防治知識的實際知曉率。

針對降糖藥治療以后的糖尿病人而言,在經過中醫護理干預以后,不管是空腹血糖值,還是餐后2h血糖值,都得到了明顯的降低,并且掌握的疾病防治知識更多,HbA1C也得到了降低,具體內容如下表1。

表1 降糖藥治療糖尿病人中醫護理前后的對比分析
在我國,糖尿病人比較多,此疾病是因為內分泌代謝紊亂導致的,到現階段依然滅有辦法進行根治。糖尿病及其并發癥都會對病患起到不良影響以及威脅。該疾病的治療時間比較長,并且其過程十分漫長,經過長時間的藥物治療,會導致病患出現身心方面的痛苦,并且經濟負擔比較大。基于此分析表明,在降糖藥治療的糖尿病人身上,可以使用中醫護理方法,其會起著促進治療成效的重要作用。針對改善癥狀以及延緩并發癥疾病而言,其作用十分明顯,可以提升病患的實際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在當前的臨床方面,將中醫護理干預方法運用在降糖藥治療的糖尿病人身上,需要樹立新型防治理念,使用更加容易懂的方式,讓病患接受以及認可,制定完善合理的臨床治療方案與措施。要想做到此方面,護理人員應該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和綜合素質,掌握更多的中醫護理干預方法以及健康教育有關知識,針對臨床護理工作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因此,護理人員要提升自身的服務能力和綜合素質,更好的環節病患的痛苦,讓他們維持積極樂觀的態度參與到治療活動中,更好的防治糖尿病并發癥,控制病患的血糖。
綜上所述,在經過中醫護理方法以后,病患的血糖得到了明顯的降低,并且掌握的糖尿病防治知識點也比較多,進而表明中醫護理放阿飛的運用具備臨床方面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