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青
菏澤市鄆城隨官屯醫院,山東 菏澤 274700
分娩是女性必經的自然生理現象,對于第一次進行生產的產婦來說,分娩會產生巨大的疼痛,而大部分初產婦的耐痛能力不強,一般都會選擇進行剖宮產。想要有效提高自然分娩的概率,緩解分娩痛感,減少剖宮產的概率,需要對初產婦進行合理有效的護理干預[1]。其中,自由體位助產護理可以有效減少產婦在分娩中的體能消耗,縮短產程,實現自然分娩率的大幅度提高。針對初產婦進行自由體位的助產護理干預,可以獲得理想的妊娠結果。本次研究摘選100例初產婦作為研究對象,現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摘選2019年7月-2020年7月來我院待產的100例初產婦作為研究對象,均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觀察組予以自由體位助產護理,對照組予以常規護理,對比兩組護理效果。觀察組產婦年均(26.9±1.5)歲,平均孕周(39.1±0.6)周;對照組產婦年均(26.7±1.4)歲,平均孕周(38.9±0.9)周。兩組產婦的臨床資料無顯著差別,可用于比較研究。
1.2方法 對照組產婦予以常規護理,觀察組產婦予以自由體位助產護理,具體方案如下:
(1)產婦一旦出現宮縮現象,應立即予以自由體位助產護理,及時密切觀察產婦的變化情況,在分娩前對產婦進行詳細檢查。如果是胎膜早破胎先露浮者以及伴有嚴重并發癥的產婦,不得采取該種護理方式。如果產婦可以自由活動,助產士應對其展開詳盡指導,向產婦介紹各種體位方法,以便產婦結合自身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體位方法。并借助合理的助產工具,保證分娩順利。
(2)第一產程的產婦臥床時刻采取舒適的姿勢,可隨意走動,但不可離產房過遠,可進行適當的活動。可以通過疼痛的間歇來選擇適當的時間選擇活動,適當的情況下可以引導產婦借助分娩球等助產工具,并告知產婦正確的使用方法。如果產婦胎位不整,需要及時糾正產婦的體位,進行胎位調整。產婦在趴下的時候需要借助棉被,下蹲時兩腳分開,抓住身邊物體,謹防摔傷。
(3)第二產程的產婦應緊扶身邊的事物適當站立,并輕微擺動臀部保證生產順利。產婦在進行下蹲與坐時應注意配合宮縮的節奏。助產士應密切關注胎兒的情況,一旦發現胎頭應立即進行接生。同時,可以使用坐式產床,適當調整角度確保生產順利。助產士可以借助圖片來向產婦講解各種體位,增加產婦對體位的了解,并對積極掌握產婦的心理狀態,緩解產婦心理壓力。
1.3評價標準 記錄各產程時間與產后出血量,了解自然分娩的成功率。

2.1兩組產程時間比較

表1 兩組產程時間比較
2.2兩組產婦產后出血量分析 對照組產婦產后出血量為(294.1±28.4)ml,觀察組產婦產后出血量為(212.9±13.8)ml,兩組產婦出血量存在顯著差別,具有統計學價值(P<0.05)。
2.3兩組產婦自然分娩成功率比較 觀察組自然分娩成功率為82.2%,對照組為52.9%,觀察組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
分娩是人類進行繁衍的唯一途徑,大部分第一次生產的產婦都會出現恐懼不安的消極心理,伴有強烈的宮縮反應與劇烈的疼痛,這將導致產婦在生產的各個階段都面臨嚴重的體能消耗,對妊娠結果造成極大的不利影響[2]。目前,受社會氛圍與經濟發展的影響,越來越多的產婦難以承受巨大的分娩疼痛而選擇剖宮產,使得我國的自然分娩率嚴重降低[3]。因此,需要對初產婦予以合理有效的護理方案與更多的人文關懷,降低分娩風險發生的概率,引導更多的初產婦選擇自然分娩,緩解產婦的痛苦。
針對初產婦的自由體位助產護理在臨床應用中效果顯著,可以大幅度提高自然分娩率,減少產后出血量,減少各個階段的生產用時[4]。這一護理方法可以讓產婦依照自身的實際情況來選擇舒適的姿勢,以此讓產婦對舒適的滿意程度更高,幫助產婦轉移注意力,緩解產婦的分娩痛感。自由體位的助產護理可以有效減少分娩過程中的用藥劑量,強化產婦的子宮收縮,縮短生產時間,有效降低分娩對產婦身體的損傷。自由體位助產護理是一種全新的護理模式,可以在推廣的同時不斷創新,具有理想的臨床應用效果[5]。以產婦的喜好為選擇合適的體位進行生產,可以有效緩和產婦的不良情緒,保障自然生產的成功率。
總結全文,針對初產婦進行自由體位的助產護理干預,可以大幅度縮減各個階段的生產用時,實現自然分娩率的有效提升,且其護理臨床效果理想,具有較高的臨床推廣于使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