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維維
云南昆鋼醫院,云南 昆明 650302
腰椎間盤突出疾病是指腰椎間盤受到擠壓,導致椎間盤纖維環發生破裂,繼而引發髓核凸出的一種疾病類型[1]。對于腰椎間盤突出疾病患者而言,需要接受長期持續性治療,嚴重的情況下需要接受手術治療,以控制病情進展。配合良好的護理措施,可明顯緩解痛楚,提升生活質量[2]。因此,我院收集腰椎間盤突出疾病患者88例,開展本次研究,對腰椎間盤突出疾病患者接受舒適護理后疼痛癥狀改善情況、生活質量改善優良率進行分析。
1.1資料 收集腰椎間盤突出疾病患者88例開展研究,時間2019年9月到2020年9月。其中,α組中,患者共44例,男性、女性分別是30例、14例。年齡分布區間:49歲到71歲,平均(59.35±7.28)歲。β組中,患者共44例,男性、女性分別是28例、16例。年齡分布區間:50歲到69歲,平均(59.22±7.29)歲。
1.2方法 α組(44例)方案:簡單護理;β組(44例)方案:舒適護理策略。(1)成立舒適護理小組。擇優選取腰椎間盤突出疾病護理經驗豐富、各項績效考核成績優秀的護士,成立舒適護理小組,共同制定舒適護理措施。(2)健康教育舒適護理。改變以往簡單口頭教育的模式,而是采取一對一的健康教育護理措施,護理時,注意保持微笑,口氣平穩,讓患者感受到舒適感,愿意傾聽健康教育相關的內容,從而引起對自身病情的重視。(3)心理舒適護理。改變以往忽視患者心理護理需求的現狀。主要是以安慰、鼓勵、傾聽的模式開展心理舒適護理,注意保護患者的隱私,能夠共情,把患者當成親人,對不良情緒進行疏導。(4)病情舒適護理。將病房環境維持在舒適水平,采取護理操作時,應輕聲安慰,注意動作輕柔,對于疼痛感強烈的患者,可采取局部按摩的方式,必要的情況下,給予藥物治療,以減輕痛楚。
1.3觀察指標 (1)生活質量改善優良率。將生活質量評價量表SF-39發放給患者,統計得分。若評分較護理前改善75%以上,則認為優;若評分較護理前改善50%~75%,則認為良;若評分較護理前改善50%以下,則認為差。
(2)疼痛癥狀控制有效率。若疼痛評分VAS評分1分~3分,則認為顯效;若疼痛評分VAS評分4分~6分,則認為有效;若疼痛評分VAS評分7分~10分,則認為無效。
1.4數據分析 軟件:SPSS 22.0;計量資料表現形式:均數±標準差(行t檢驗)。計數資料表現形式:%(行卡方檢驗)。若P<0.05,代表差異具有明顯統計學意義。
2.1生活質量改善優良率 β組生活質量改善優良率95.45%,相對α組77.27%而言更高(P<0.05)。見表1。

表1 探尋生活質量改善優良率
2.2疼痛癥狀控制有效率 β組疼痛癥狀控制有效率97.73%,相對α組79.55%而言更高(P<0.05)。見表2。

表2 探尋疼痛癥狀控制有效率
臨床研究表明[3-4],腰椎間盤突出疾病病情嚴重,一般病程較久,患者承受了長期的身體病痛和精神壓力。能夠得到舒適的護理服務,不僅僅是患者的護理需求,同時也是輔助治療的良好手段。但常規的護理模式下,患者舒適度感受不佳,生活質量并沒有得到顯著的提升。
舒適護理是一種護理質量較高的新型護理模式。其一,采取成立舒適護理小組策略,優化臨床護理隊伍;其二,采取健康教育舒適護理策略,引導患者了解腰椎間盤突出疾病,消除錯誤的認知;其三,采取心理舒適護理,消除不良情緒;其四,采取病情舒適護理,促進疼痛癥狀等好轉[5]。本研究結果顯示,接受舒適護理的患者生活質量改善優良率、疼痛癥狀控制有效率均明顯優于普通護理(p<0.05),證明舒適護理的臨床效果更好。
綜上所述,腰椎間盤突出疾病手術患者接受舒適護理后的癥狀改善情況更好,能夠有效提高生活質量改善優良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