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宏
內蒙古呼倫貝爾市傳染病醫院,內蒙古 呼倫貝爾 162650
作為醫院內獲得性感染的常見病原菌,大腸埃希菌常會引起泌尿系統感染、呼吸道感染、皮膚軟組織感染、腹腔感染、血流感染等,給患者的健康與生命安全帶來了極大威脅[1]。近年來,臨床大腸埃希菌的感染率呈現出上升趨勢,因此對它的耐藥率研究成為了臨床重要課題。本文為研究分析大腸埃希菌對常見藥物的耐藥率,現選取我院2018年5月-2020年5月期間收集的1000株大腸埃希菌標本作為研究對象,報道見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8年5月-2020年5月期間收集的1000株大腸埃希菌標本作為研究對象,剔除來源于同患者相同標本的菌株,采取統一方法進行常見藥物的藥敏試驗。
1.2方法 回顧性分析1000株大腸埃希菌標本資料,計算統計菌株的分布情況、耐藥率及ESBLs產生情況。
1.2.1儀器與試劑 采用鄭州安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麥康凱瓊脂、哥倫比亞血瓊脂、巧克力瓊脂以及M-H培養基;梅里埃有限公司生產的細菌鑒定和藥敏、ATB NEW半自動細菌鑒定及藥敏分析儀、質控菌株大腸埃希菌ATCC25922;英國Oxoid公司生產的抗菌藥物紙片;法國梅里埃生物技術公司生產的BacT/ALERT 3D全自動血培養儀。
1.2.2試驗方法 嚴格遵循無菌要求采集標本,2h內送檢,連續監測培養,按照《全國臨床檢驗操作規程》進行細菌分離培養。按照《全國臨床檢驗操作規程》進行細菌鑒定。按照CLSI標準的ESBLs紙片篩選法、酶抑制劑增強試驗確證法進行ESBLs檢測。
1.3統計學分析 數據分析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21.0。
2.1菌株的分布情況 1000株大腸埃希菌標本中有243株來源于膿汁標本,占比24.30%;221株來源于痰標本,占比22.10%;175株來源于尿液標本,占比17.50%;85株來源于血液標本,占比8.50%;81株來源于腹水標本,占比8.10%;37株來源于膽汁標本,占比3.70%;158株來源于其他標本,占比15.80%。
2.2菌株的耐藥率 1000株大腸埃希菌標本對常見藥物的耐藥率最高的為氨芐西林(89.65%)和頭孢呋辛(65.72%;),敏感率最高的為亞胺培南(98.90%)和美羅培南(98.81%)。詳見表1。

表1 菌株對常見藥物的耐藥率分析表
2.3菌株的ESBLs產生情況 1000株大腸埃希菌標本中共計584株有ESBLs產生,占比58.40%。
目前,臨床針對大腸埃希菌的控制與治療主要是使用一些廣譜抗菌藥物,常見的有氨芐西林、頭孢呋辛、頭孢曲松、頭孢吡肟、環丙沙星、左氧氟沙星、慶大霉素、頭孢他啶、頭孢西丁、頭孢哌酮、哌拉西林、阿米卡星、美羅培南、亞胺培南、頭孢曲松等等。大腸埃希菌對不同藥物的耐藥率和敏感率不同,一般耐藥率越高則意味著藥效越差、敏感率越高則意味著藥效越好[2]。耐藥率的升高與藥物濫用和藥物長期使用密切相關,特別是由質粒介導的超廣譜ESBLs的產生,更加增大了大腸埃希菌的治療難度[3]。
本文研究結果顯示:1000株大腸埃希菌標本中有243株來源于膿汁標本,占比24.30%;221株來源于痰標本,占比22.10%;175株來源于尿液標本,占比17.50%;85株來源于血液標本,占比8.50%;81株來源于腹水標本,占比8.10%;37株來源于膽汁標本,占比3.70%;158株來源于其他標本,占比15.80%。1000株大腸埃希菌標本對常見藥物的耐藥率最高的為氨芐西林(89.65%)和頭孢呋辛(65.72%;),敏感率最高的為亞胺培南(98.90%)和美羅培南(98.81%)。1000株大腸埃希菌標本中共計584株有ESBLs產生,占比58.40%。分析可知,大腸埃希菌的ESBLs產生率較高,且對大部分常見藥物的耐藥率都不低。
綜上所述,可以得出結論大腸埃希菌對部分常見藥物的耐藥率較高,并且存在多重耐藥的情況,在臨床用藥中應優先選擇耐藥率低、敏感率高的藥物,以提高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