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桂芝
青島市即墨區藍村衛生院,山東 青島 266232
支氣管哮喘是一種常見的呼吸內科疾病,對患者的日常生活與工作影響較大,目前在臨床醫學上治療支氣管哮喘的方法較多,但大部分療效并不顯著,為了達到理想的治療效果,還應采取科學合理的治療手段,詳情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擇并回顧2012年5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支氣管哮喘患者的100例資料,隨機將全部患者分成對照組50例、觀察組50例,平均年齡45.5歲。對照組,男患30例、女患20例,年齡40~46歲,采取常規治療;觀察組,男患40例、女患10例,年齡42~50歲,采取內科治療,比較兩組患者基本資料,差異不顯著,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所有患者經診斷均為支氣管哮喘疾病;自愿參與研究。排除標準: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不愿參與此次研究。
1.2方法 當患者入院后,應對患者基本資料進行收集,加強對患者病情的了解,制定針對性治療方案。對照組采取常規治療:口服糖皮質激素,持續治療時間7~10d。觀察組采取內科治療:引導口服糖皮質激素、吸入糖皮質激素及孟魯司特治療,持續治療7~10d。兩組患者經治療后比較各組臨床療效。

2.1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詳情如下:

表1 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
2.2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滿意度詳情如下:

表2 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滿意度
2.3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肺功能指標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肺功能指標比較,治療前各數據差異;治療后,觀察組各項肺功能指標改善程度優于對照組,數據比較存在統計學意義。詳情如下:

表3 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肺功能指標
2.4比較兩組患者的ADL評分 兩組患者的ADL評分比較,觀察組治療后評分顯著優于對照組,由此可見,數據比較存在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4 兩組患者的ADL評分
2.5比較兩組患者咳嗽、咳痰、喘息消失時間及住院時間 兩組數據相比,觀察組癥狀消失時間較對照組更短,數據比較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如下:

表5 兩組患者咳嗽、咳痰、喘息消失時間及住院時間比較
2.6比較兩組行護理前后抑郁(SDS)和焦慮(SAS)評分護理前兩組焦慮、抑郁評分對比無統計學意義,護理后觀察組抑郁、焦慮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有統計學意義。詳情如下:

表6 兩組患者在干預后的失眠、焦慮評分比較
經檢測發現,重癥支氣管哮喘患者表現為黏膜纖維增生、平滑肌增厚等癥狀,隨著病情的加重,患者極易出現肺心病、肺氣腫等并發癥。如若不及時對患者進行治療便會導致患者死亡。糖皮質激素是治療重癥哮喘的最佳藥物,具有較強的炎癥,且作用時間較長,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各項體征。為達到預期的治療效果,應在臨床治療基礎上采取護理干預措施,緩解患者的抑郁、焦慮情緒,保持愉悅的心情,提高護理依從性,與此同時還應對患者飲食及時干預,調整患者的飲食結構,多攝取清淡,易消化食物,增強患者的身體素質,提高患者機能水平。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對照組總治愈率60.00%;觀察組總治愈率94.00%;兩組滿意度比較,對照組為64.00%;觀察組為90.00%,數據比較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比較兩組患者的ADL評分,觀察組治療后評分顯著優于對照組,由此可見,數據比較存在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將呼吸內科治療應用到支氣管哮喘患者中,可提高臨床療效,改善患者的各項肺功能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