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曉峰 施博韜

頭為一身之主宰。頂有百會、四神聰、上星,鬢有太陽、率谷,額有印堂,枕后有風池、風府、啞門、翳風等穴位。諸陽所會,百脈所通,故梳發能明目祛風,引血向上。
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主任醫師馬莉介紹,“頭為諸陽之會”,人體的陽經向上通往頭部,并且在頭部匯聚了40多個穴位。如果每天梳頭,對這些穴位和經脈進行刺激,就能起到疏通十二經脈、促進頭部血液循環的作用,對于改善腦細胞的血氧供應、消除大腦疲勞、增強記憶力、延緩大腦衰老都大有裨益。與此同時,堅持梳頭還能預防感冒、頭痛等疾病,有助于加快細胞的新陳代謝,滿足頭皮及毛發的血氧需求。
俗話說:“一年之計在于春,一日之計在于晨。”一日之晨如一年之春,屬于陽氣升發之時,此時刺激諸陽之會效果尤佳。早在三國時期,嵇康就在《養生論》中談及“春三月,每朝梳頭一二百下,壽自高”。
馬莉介紹,正確的梳頭方式是,以指梳發時,先將雙手對搓至發熱,然后十指微微彎屈,均勻分開,用指腹或手指側面從額前至枕后,從顳部至頭頂,用中等力度按摩梳揉頭部的各個部位。梳子最好選用牛角或桃木材質,動作盡量緩慢柔和。另外,還可以依次輕按百會、印堂、太陽、風池4個穴位各1至2分鐘。此法每梳100下為一次,早晨和傍晚各梳一次,以頭皮產生熱、脹、麻感為佳。
與此同時,需要注意的是,梳頭對干性和油性頭發是有不同要求的。馬莉解釋說,對于干性發質,多梳頭能刺激皮脂腺分泌油脂,對頭發有益。但油性發質的人,建議改用手指對頭部輕輕按摩,動作輕緩,局部用力更易于掌控,對頭皮產生和緩、安定作用,以消減和避免皮脂腺的分泌。
現代醫學研究多認為大量掉頭發與精神因素相關,如突受驚恐或長期壓力下易發此病。有研究顯示,反復梳頭可產生電感應,刺激頭皮末梢神經和毛細血管,促進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同時可緩解精神壓力,改善緊張焦慮情緒。
馬莉強調,十四條經脈走行都直接或間接地循行于頭部,若每天堅持梳頭,可激發頭部經氣,助益血液運行,平衡臟腑氣血陰陽,進而防止脫發和促進頭發再生;其次,梳頭也是督促大腦運動的好方法,幫助健腦安神。
經常梳頭還可以治療頭痛,減輕睡眠障礙和原發性高血壓。通過梳理頭發,刺激頭皮,能使緊繃的神經得到放松,緊張痙攣的血管得以舒張,對血管神經性頭痛、偏頭痛和神經衰弱等病癥均有緩解之效。堅持每天早晚梳頭,就能使人少受慢性頭痛的困擾。
馬莉認為,想要保持較好的發質,日常飲食須合理。應當堅持多吃谷物、蔬菜、水果,并適當攝入芝麻、核桃仁、桂圓肉、大棗等對預防脫發有益的食物。同時,還要戒煙限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