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維新
[摘要]近年來我國信息化技術不斷發展,在建筑領域也獲得了良好的應用效果。因此如何使用智慧新監管這一手段開展懸掛點風險的管理工作,也成為在公安監管場所在建設過程中所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文章主要就智慧新監管下公安監管場所的懸掛點風險管理對策進行探究分析。
[關鍵詞]智慧新監管;懸掛點;風險管理
中圖分類號:D63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1722(2021)08-0095-02
智慧新監管不僅僅是信息系統的建設,也是監管場所工作模式的再造,是創新技術的具體應用。但是在監管工作開展過程中還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而懸掛點風險也是最為常見的一種。近年來隨著我國公安監管工作的有序開展,公安監管所的懸掛點風險成為必須重點解決的問題之一。
一、公安監管場所懸掛點風險類型
(一)門窗護欄
公安監管場所的常見門類型包含有監室門、風場門、通道防護門、功能室門等等,而監室門、風場門則是最有可能發生自縊的場所,一般監室門的懸掛點會設置在門上的護欄區或者門鎖上面。窗與護欄也是公安監管場所懸掛點的風險類型,每一個護欄上的受力點均有可能成為監管場所的懸掛點。
(二)管道管線
管道管線只要具備良好的承載力,就能夠成為各種懸掛點。在公安監管場所中的常見管道管線包含有各種明裝的水管、龍頭、電線套管、網線套管等,在監室內的管道管線一般會采用暗敷的方式,因此存在一定懸掛點風險的地方也就包含露在外面的開關及控制點等,具體包含沐浴頭、水龍頭及廁所閥門等。
(三)設備設施
在公安監管場所常見的設備包含電視機、電風扇、照明燈、排水設備等。如果在設備安裝過程中出現了安裝高度不當或者設備自身承載力不足的問題時,也就容易導致懸掛點風險的出現。
二、懸掛點風險的常見管理對策分析
(一)明裝改暗敷
在對懸掛點風險進行管理過程中,可以通過明裝改暗敷的方式來進行,該工藝涉及開槽、埋設、恢復等多項工序,其本質也是屬于隱蔽工程的一種,并且具備工程量比較大的特征。管道管線作為最典型的代表,要求監所監室內的活動區域管道管線均會采用暗敷的措施,但是依舊有個別老舊監所存在明裝的情況,這就需暗敷改造。該改造方法雖然具備良好的管理效果,但是適用面比較窄,在改造過程中還會直接影響監室的正常關押。
(二)防懸掛處理
防懸掛處理也是進行懸掛點風險管理的重要策略,一般在防懸掛處理過程中,會通過安裝金剛網、使用防懸掛掛件等方式來進行。其中通過安裝金剛網的方式能夠實現門窗護欄的改造工作,可以在監室的門窗護欄部位進行金剛網的加裝工作,并進行防懸掛處理,這樣也能夠獲得良好的懸掛點風險管理效果[1]。此外可以通過防懸掛部件的方式,向下傾斜部件等。在管道管線及設備設施的安裝工作中,沐浴頭、出水口、廁所閥、水龍頭等伸出墻面部分的長度進行有效控制,并且要做好防懸掛處理工作。這種辦法適用面比較廣,并且可以迅速見效,但是該懸掛點風險處理方法還存在容易受到破壞的問題,在破壞之后也會形成新的懸掛點風險,也就需要加強對該部分內容的重視程度。
(三)進行安裝高度的控制
在進行安裝高度的控制過程中,一般需要將淋浴開關、廁所閥門與地面的距離控制在0.3 m之內,水龍頭安裝高度則需要控制在0.6~0.8 m。對于電源插座、燈具、電風扇等電器設備,則需要安裝在距離地面高度3 m以上[2]。做好了安裝高度的控制,雖然能夠對懸掛點風險進行有效控制,但是只適用于一些特定風險,并且存在有人性化程度不足的問題。
三、智慧新監管下懸掛點風險管理方法
(一)實現圖像的智能分析
目前很多監管場所均進行了智能分析服務器的配備工作,還可以通過智能分析技術進行輸入視頻的監控分析,對于被監管人員的各類異常情況進行有效監測,具體包含有區域入侵、徘徊、物品拿取位置以及快速移動等等行為進行分析,這樣也能夠對懸掛點風險起到良好的控制效果。在采用圖像智能分析技術來進行懸掛點風險控制過程中,需要在人體機構模型、時空特征模型的基礎上進行分析模型的構建,通過多種計算機算法對目標行為進行提取與分析,達到識別特定行為的效果。在懸掛點風險控制過程中,智能圖像分析的模式能夠對多種情況進行有效控制,但是在具體使用過程中還會受到設備運行狀態及現場情況的影響,比如前段攝像機的成像質量也會受到現場的光線及天氣等因素影響。在使用圖像智能分析技術來進行懸掛點風險管理過程中,需要通過設置相關監控點—進行智能時間規則屬性構建—繪制規則框—進行布防時間的設置及關聯報警聯動的方式,這樣監管人員如果在布防時間內進入布防區域時,也就會觸發報警聯動,導致懸掛點風險的發生[3]。
采用圖像智能分析的方式,其具備適用面積廣、擴展性能好的特征,但是因為加建條件比較高,對于網絡帶寬、平臺性能及前段設備的成像效果也有組合比較高的要求。使用效果還過于依賴設備性能及現場環境要素,而且設備成本比較高,需要在結合了實際需求基礎上進行懸掛點風險的防范。
(二)監室安全警戒系統
近年來隨著我國智慧新監管理念的提出,越來越多的監所改造工作中也都開始使用監室安全警戒系統,對于懸掛點風險問題也起到了良好的管理控制效果。監室安全警戒系統主要由前段探測器、報警模塊、分控模塊、管理主機、報警管理類軟件等系統模塊構成。監室安全警戒系統能夠通過紅外線探測器實現對探測區域內的實時探測,還能夠對探測信息進行分析處理,通過視頻聯動等多種方式,進行報警信息的輸出,一般多用于對監室門窗護欄的控制工作。該系統使用方法比較簡單,在使用效能、功能上也相對比較單一,可以在被監管人員在布防時間內進入到相關布防區域之后,立即觸發報警聯動。
通過監室安全警戒系統的應用,還具備有加建效果比較低,而且造價成本過低的問題,技術使用成熟,使用技術較為穩定,但是因為功能單一以及擴展性能差的特征,在具體使用過程中還存在有一定的誤報率。
(三)人員定位分析系統
人員定位分析系統主要是通過定位系統,對監區內被監管人員的行為進行檢測工作,隨后通過統計分析的方式,進行人員定位管理類的一套系統。以RFID定位系統為例,該系統一般是由RFID閱讀器、電子標簽、RFID定位器、RFID手持機、RFID通信網關等幾部分系統構成,能夠實現對人員的準確定位及控制。其中區域邊界控制功能能夠精準到房間之中,人員在經過區域邊界或者滯留時間超過了設定時間之后,系統會自動記錄相關信息,判斷其是否合法。該功能的應用,可以實現對懸掛點風險的有效控制,在門窗護欄以及設備設施上面也能夠起到良好的應用效果[4]。
人員定位分析系統的應用,能夠實現實時定位及歷史軌跡的精細化管理,但是在具體使用過程中造價比較高,并且有一定的誤報率及輻射影響,也就需要結合實際情況來進行該系統的合理應用。
(四)暗敷紅外感應供水系統
該系統主要應用在一些技術難度比較大的水龍頭及廁所閥等開關中,但對于懸掛點風險也能夠起到良好的控制效果。借助于暗敷的方式,不需要進行手控空間的預留,因此對于該設備的懸掛風險也可以起到預期的防控效果。暗敷紅外感應系統能夠通過紅外線感應器對人體距離進行感應監測,還能夠對電磁閥開關起到良好的控制效果,從而達到智能供水的效果。該系統主要包含感應器、電磁閥、控制電路、出水裝置幾部分,具有可以加裝、技術成熟的優勢,對于懸掛點風險也能夠起到良好的消除效果。此外暗敷紅外感應供水系統還有造價成本低的特征,因此值得在懸掛點風險管理中進行應用。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智慧新監管工作開展過程中,如何實現對懸掛點風險的有效控制,是相關公安部門所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通過智慧新監管的方式對懸掛點風險進行有效控制,能夠讓公安監管場所的監管職能跟監管效果進一步提升,對于整體監管水平的提高也有著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劉炳毅.智慧新監管下公安監管場所懸掛點風險對策分析[J].廣東公安科技,2018,26(2):11-13.
[2]肖益茂,張世賢,李麗.新時代推進公安智慧監管建設的思考[J].河北公安警察職業學院學報,2019,19(2):5-9
[3]張樂樂,楊彬,劉輝, 等.公安智慧監管中大數據技術的應用分析[J].中國新通信,2019,21(22):115.
[4]李勝廣,李莉,譚林.大數據技術在公安智慧監管建設中的應用[J].中國安防,2018,(9):68-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