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評論員
歷史實踐證明,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不僅是政治上的要求,也是發展的動力,是國有企業最重要的競爭優勢。
2021年1-4月,全國國有企業主要效益指標繼續保持較高增速。累計實現營業總收入222153.7億元,同比增長32.2%;利潤總額13617.8億元,同比增長2.4倍。
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蔓延等諸多不利環境下,中國國有企業憑什么交出這樣一份漂亮的答卷?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是國有企業的“根”和“魂”,是我國國有企業的獨特優勢。
黨的十八大以來,特別是全國國有企業黨的建設工作會議召開以來,我國國有企業黨的建設不斷實起來、強起來,活起來。圍繞“堅持服務生產經營不偏離”,國有企業各級黨組織,切實把提高企業效益、增強企業競爭實力、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在制度上有規定、在程序上有保障、在實踐中有落實,交出了一份又一份亮麗的成績單。
為我國率先控制疫情、率先復工復產、率先實現經濟增長由負轉正沖鋒在前;為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作出重要貢獻;為增強我國綜合國力、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保障和改善民生提供重要支撐......“國家隊”一路奮勇向前,彰顯出十足的紅色競爭力。
今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準確把握新發展階段,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要求國有企業必須從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的角度,更加深刻地認識國有企業發展的邏輯,深刻認識加強國企黨建的重大意義。具體到行動上,就是更加積極主動地加強黨的建設,充分發揮各級黨組織“指揮棒”作用,真正把政治優勢轉化為改革發展的強勁優勢和核心競爭力。
本期雜志收錄的《“紅色羊角共同體”大黨建格局構建與實施》《構建以“電力先鋒”為核心的黨建品牌創新體系》《“三級聯動”激活百年青啤發展新動能》等,都是國有企業“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的經典案例。
在這些案例中,黨建與生產經營深度融合。從“一盤棋”到“黨建強”,再到“企業興”,黨建工作不再“虛無縹緲”,而是強大的直接影響企業能否持續發展和持續盈利的“紅色競爭力”,是推動企業向更高質量發展進擊的“核”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