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直達資金”讓財政溫暖直抵百姓心頭
近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對實施好常態化財政資金直達機制做出進一步部署,要求突出直達資金使用重點、做好剩余直達資金下達和使用,嚴格資金監管。
回顧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中央財政以特殊轉移支付機制將1.7萬億元資金直接下達市縣基層。這筆直達資金對市縣基層實施減稅降費發揮了“雪中送炭”作用,為穩住經濟基本盤提供了重要支撐。可以說,中央財政以特殊轉移支付機制直達基層既是非常時期的應對之舉,更是財政宏觀調控方式的重大創新。
謂之“重大創新”,是因其縮短了宏觀調控政策落地見效的時間。2020年,中央財政直達資金僅用20天時間,就將95%的資金下達市縣基層,省級財政細化下達時間平均只有一周,速度前所未有。宏觀政策重在統籌協調、形成合力,民生資金提高落地時效,補貼補助資金快速到賬,為其他政策順利實施創造了更有利的條件。
謂之“重大創新”,是因其提高了財政資金發力的精準性和使用管理的規范性。財政部門用不到一個月時間開發建設了聯通中央、省、市、縣四級財政的監控系統,將實行直達機制管理的資金全部納入監控范圍,預算下達和資金監管同步“一竿子插到底”。
2021年,保持宏觀政策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直通車”仍重任在肩。著眼促進經濟穩中加固,將直達資金作為沖抵部分階段性政策“退坡”影響的重要措施之一,要繼續用于支持保就業、保民生、保市場主體,讓資金流向群眾希望、企業期盼的方向和領域以及基層保工資保運轉,集中更多財力加大對義務教育、基本醫療、基本住房等基本民生的投入等。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直達機制將擴圍覆蓋到地方財政資金。在中央直達資金基礎上,各地要因地制宜擴大地方財政資金直達范圍。下一步,要繼續強化財政預算資金的績效管理約束。每一筆直達資金既要及時、按時撥付到位,也要動態呈現使用效果;要從嚴從緊安排資金;要用好新技術手段強化財政收支監督;要推進績效評價信息公開,使“財政賬本”更好接受社會監督,以公開促進財政資金使用效益的提升......確保直達資金用在刀刃上,更好發揮惠企利民實效,就能讓政策溫暖直抵百姓心頭。
文/曲哲涵 來源/人民網
《論中國經濟》
作者:林毅夫
面對世界經濟不確定因素增多、疫情突發等一系列新形勢下的新變化,本書從中國經濟自身的發展落腳,分析了中國的發展經驗及其對世界其他國家的啟發,對中國經濟的發展格局、金融如何推動增長、“十四五”時期的發展方向、中國與世界其他國家的合作前景等,都做了深度解讀,讓企業、政府、個人,能夠更清晰地看到未來趨勢。
《中國式規劃》
作者:尹俊 徐嘉
中國特色的五年規劃制度是一種彈性規劃制度,主要通過適應性宏觀計劃和激勵性目標治理,動員政府、市場、社會等多方面力量共同實現國家目標,是國家治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標志。
《云上的中國》
作者:吳曉波
本書經過對阿里云和各行業案例的實地調研與深入采訪,從零售、運營、制造、出行、教育、城市治理等不同領域甄選出更具標桿意義的案例,在全景式呈現中國數字新基建的產業圖景與未來趨勢的同時,回答中國所處的轉型階段、在全球數智化浪潮中的地位,還原政府與企業在轉型中的痛點與解決思路,以期為政企的數智化轉型提供切實可行的行動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