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嬋利
作為玻璃和純堿行業的領軍企業——山東金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最早(1904年)發軔于中國玻璃工業的誕生之地——山東博山,至今已有117年的生產歷史。金晶科技先是以“玻璃、純堿及其延伸產品”的開發、生產、加工、經營為主業,之后,經過不斷地開拓創新,進軍“太陽能新材料、節能新材料領域”,遂發展成一家大型集團公司,并于2002年上市,屬于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中國新材料基地骨干企業。
近幾年,金晶科技通過“內外協同、技術融合、瞄準綠色健康領域”等方式,多元并舉,努力實現產品升級,并把“創新產品,為中國百姓創造更美好的生活”當作今后的發展目標。
金晶科技認為社會能耗的30%是被建筑耗掉的,建筑能耗的50%又是通過門窗流失的,如果用上節能玻璃,一幢建筑可以實現節能70%,合計來看10.5%的能耗節約意味著國家“十二五”節能20%目標的一半。
于是,針對傳統的主業——玻璃業務,金晶科技通過創新開發,生產出國內第一片超白玻璃,打破了中國超白玻璃依賴進口的局面,擁有了較高的市占率。北京的鳥巢、水立方、中國尊、銀泰中心等地以及南京的紫峰大廈,上海的上海中心、金茂大廈等等,甚至世界最高樓阿聯酋的哈利法塔都采用了金晶超白玻璃,該款新品最大特點就是高透過率和零自爆,在安全性、質地、工藝、原料、技術各方面均脫穎而出。
同時,金晶科技與美國PPG公司合作,成為了國家超白玻璃標準的起草者。在LOW-E節能玻璃領域,金晶科技開發出S1.1系列產品,其隔熱系數在行業領先,為綠色建筑、節能建筑提供了滿足要求的配套產品。基于此種獨特的競爭力,金晶科技實現了在高層建筑、高鐵、動車等方面的深度滲透。
至于在“吃”的層面上,金晶科技也進行了前瞻性開拓。通過拓展、延伸鹽化工產業鏈,開發出食品級的小蘇打和小蘇打果蔬、餐具洗滌劑;還憑借區位優勢和產業優勢,實現了純堿成本低、可持續發展能力強的企業優勢,奠定了金晶科技在純堿領域的龍頭地位。

在產品升級過程中,金晶科技開始關注“綠色健康”領域,提出了“持續提升人類生命質量”這一愿景,通過“ 綠色材料、綠色建筑、綠色能源”這三個“綠色”,實現“住的健康、行的健康、吃的健康、身體的健康”這“四大健康”。
金晶科技領導層已經認識到:未來基礎材料工業正在經歷從資源屬性到商品屬性再到社會屬性的過渡,而這類企業的競爭也不再是拼價格,而是拼創新。未來有潛力的企業,也將不再是環境污染的制造者,而是社會和諧生態的貢獻者。誰能為和諧生態做出貢獻,誰才會在以后享受到社會生態的紅利。
在管理方面,金晶科技以業績梯隊建設來推動管理變革,即確保管理層的每一層級都明確各自的使命,并且以正確的方式實現最優的業績,塑造公司的高績效文化。通過產品、產業、產業鏈的創新升級,以及生產、管理、文化的完善,逐一體現了金晶科技 “裂變” 和 “能量”釋放的過程。
企業發展速度必須兼顧質量和風險,穩扎穩打,才能贏得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