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研究知識產權在區域經濟發展中所起的作用,本文以廣東省為例,從專利申請量和生產總值的數據入手,基于一元回歸模型擬合出專利申請授權量與生產總值的一元線性方程,運用最小二乘法對方程進行回歸。使用層次分析法得到廣東省三種不同類型的專利對于經濟發展影響程度的矩陣。在傳統柯布-道格拉斯經濟增長模型的基礎上增加專利轉化數目這一因素,構建出新的評價模型 tYAK L Iβγα=,通過嶺回歸分析計算出α,β,γ值。最后就知識產權與區域經濟協同發展的關系為廣東省政府提出相應的建議。
首先從國家知識產權局、國家統計局和廣東省地方統計局等官網收集2004-2018年廣東省專利(含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外觀設計專利)的數目,然后對這些數據進行清洗處理。
申請授權的專利數目這一變量屬于離散變量中的無序分類變量,GDP數值為連續變量?;谶@兩個變量類型,采用回歸分析的統計方法構建一元回歸方程,并求解該模型的相關系數r。


一般情況下,相關系數rxy的絕對值大于等于0.8時,可認為事件A與事件B具有強相關性。所以,知識產權與經濟發展具有強相關性且為正相關關系。
如果僅用申請授權的專利數目這一因素來求解,則不能有效地體現出知識產權對區域經濟發展的貢獻,因此需要采用層次分析法來計算申請授權專利中所包含的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和外觀設計專利這三個因素的權重值,按照如下步驟進行。
Step1:確定適當合理的標度
為了將比較判斷定量化,首先確定三個因素之間的標度,具體數值見表1。




從產出彈性系數來看,知識產權的指數較其他兩個因素并不高,反而處于最低位,但由于專利的年平均增長速度要快于固定資產投入和就業人口總數的增長速度,因此知識產權對廣東省經濟發展的貢獻率要高于其他兩項。這些研究數據證明了知識產權的應用推動了經濟的增長。另一方面,經濟的發展也帶動了就業的增加和收入的提高,刺激了需求,也相應拉動了對知識產權的需求。
由所得數據繪制得到圖2,從圖中可以看出廣東省的職務與非職務專利始終處于一個離散狀態,且在2010年后差異越來越大?!秾@c經濟增長基于中國省際面板實證研究》報告顯示,職務與非職務對于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并不存在明顯差異,可以看作是近似相同的。所以政府應該出臺相關政策使兩者所占比例始終在50%上下浮動,以達到動態平衡。
觀察圖2中兩者的發展趨勢,得出職務發明專利的占比會越來越大,所以廣東省應該頒布對非職務發明專利有利的政策。但針對專利發明層面而言,職務與非職務都應具有更多的資源條件及原動力,如職務發明者可利用本單位的物質技術條件,而非職務發明者與職務發明者相比物質技術條件較為匱乏,故由此來為廣東省政府提出相關知識產權政策的建議。又因為申請授權的發明專利通過影響專利轉化數目在一定程度上間接影響著經濟增長,所以廣東省應出臺相關政策盡可能提高職務發明專利數目,尤其應激勵大專院校、機關團體提升職務發明專利的排名。
建議一:針對非職務發明者,加大對非職務發明者的獎勵投資力度、增加福利條件,譬如給予申請費用上的折扣,建立專門的網站為其專利或者其他類型的知識產權進行運用推廣等。

建議二:針對發明創造的條件,可以為非職務發明者打造相關的交流中心,提供公共實踐場地和交流場所,方便其尋找資源以及合作交流等。
建議三:針對大專院校,健全專利資助政策體系,為大專院校提供先進設備和發明資金補助,促進發明者“學研產”一體化,提高大專院校的專利創新能力和專利產業化水平。
建議四:針對機關團體,健全專利工作政策體系,結合機關團體的實際工作情況,可以將專利發明納入職務晉升的評價因素,給機關團體專利創新提供動力。
通過對廣東省專利申請量與生產總值的回歸擬合,并為廣東省政府提出了可行、合理的建議,這對其經濟協同發展問題有較大的參考價值。同時,本文將回歸分析方法與柯布-道格拉斯模型相結合的方式還可以推廣到更多的領域,對我們分析某一因素在整體中的貢獻率等有重要的意義。
(重慶交通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