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亞軍
實現高校財務管理目標對高校發展十分關鍵。現階段有關高校財務管理目標的實現路徑等相對研究較少,基于該問題現狀,要求行之有效的措施對其進行分析研究,如深化高校體制及方向改革、構建財務管理制度及體系建設、應用信息化管控技術及工具、強化人才培養及隊伍建設、構建財務風險預防體系等。本文對高校財務管理目標的實現路徑進行分析,有十分重要的理論意義。
在市場經濟的波動影響下高校如何發展日益備受諸多學者關注,高校作為培養人才的重要基地搖籃,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高校要發展、教育要創新,提升高校自身財務管理能力及經濟效益發展至關重要。新時代下面對教育市場競爭及多種因素影響,高校財務管理逐漸發生多元化轉型。因此,在新時達下對高校財務管理目標進行明確,對具體管理方向進行掌握,這樣才能起到鞏固經濟效益增收及促進高校發展的最終作用。新時代高校財務管理目標如下:第一、以教育發展與教學保障為核心的財務管理目標不能變,高校不同于企業,屬于非盈利性教育保障機構。在財務管理目標制定上不能單一從盈利或賺錢等層面入手,要將教育本身與經濟效益的互補性、共贏性進行體現,前提是保障教育與教學順利進行。第二、基于當下教育資源及配置日益緊張及物價上漲,在財務管理上應側重控制、監督,將財務管理目標以效益最大化為主。科學、合理進行信貸設計與方法應用,將信貸這把“雙刃劍”進行有效利用,避免出現嚴重的風險漏洞及效益降低。因此,新時代高校財務管理的目標是在保障教育教學的前提下,利用信貸及管控實現效益最大化。
籌資管理目標分析
新時代發展下高校逐漸向多元化發展,從財務管理到財務布局,這些轉變都對傳統高校運行模式造成影響。籌資管理目標是最為基本的“造血”過程,以往高校由政府進行宏觀調控與資金注入,高校附屬于政府及國家的教育組織機構。造成高校財務管理多為被動性、跟隨性。新時代下高校籌資管理應從自主造血層面入手,受自主辦學及自主發展等政策影響,高校在籌資管理目標上也呈現拓展化、多元化。如下:第一、籌資管理目標應以自由、開放為主,結合教育市場及崗位需求,對就業保障及專業保障進行雙重提升。通過招生、招商及各種合作形式等最大限度進行快速籌資。第二、拓寬籌資渠道,高校要通過自身優勢從多方面對籌資渠道進行拓寬,不能只局限于政府補貼及辦學收入等。可通過各種合作形式與組織活動,利用線上經濟及電商模式等進行多方籌資。
投資管理目標分析
投資管理是高校財務管理的新目標,以往高校財務管理中很少涉及投資層面,只是單一的以政府補貼及調控為主。教育體制改革后市場經濟思維逐漸融入到高校發展中去。投資管理作為財務管理重要組成部分越發被其重視。在投資管理目標設計中側重控制風險、提升價值。對資金投入的風險周期與獲取效益進行綜合分析,盡量采用小投資、穩回報的方式。應從盲目投資、單一投資上進行轉變,規避投資過程的肆意性及形式化。提升投資風險評估及風險預防。在投資管理中還要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充分利用好各種資源及設施配置,以教育投資為主、商業投資為輔的方式穩步開展、細化執行。
成本管理目標分析
在高校成本管理目標制定上應體現出高校自身的成本控制及效益發揮,成本管理不是單一片面的簡單流程,而是更為科學、合理的系統布局。以往高校只是以教學質量提升、教育效率提升為主。在該過程中容易發生成本消耗等情況發生。因此,在新時代下高校應制定科學、合理的管理目標。應以合理配置、科學調度為主,對高校軟件、硬件等綜合設施進行資源分配、系統配置。對過度消耗的成本因素進行最大程度降低,將成本效益及價值進行最大程度發揮,以促進發展控制消耗為管理目標。
深化高校體制及方向改革
高校財務管理目標實現的路徑前提在于對傳統機制及架構的改革創新,只有這樣才能在最短時間內實現高校財務管理目標。首先,轉變體制思維,高校不再是國家政府的主管調控的組織機構,而是由國家調控、社會組織架構的自主式教育發展模式。將教育辦學及發展的方向進行明確,以開拓創新的發展思路進行財務工作開展。其次,實現自主籌資、投資等的管理模式。高校是政府國家財政投入為主,輔助自主經營獲利的發展模式,在發展中應強化辦學的自主性、主動性,將主動效應及穩定發展進行詮釋。強化自身造血功能及資源配置,為短期實現財務管理自由奠定基礎。將辦學與就業進行雙重提升及保障。在該過程中不能單一從基礎教育入手,應將辦學與就業的關聯性進行明確。增加辦學收入、提升就業機會等,形成辦學品牌及效應。
構建財務管理制度及體系建設
財務管理制度是鞏固高校發展及維護資金穩定的重要基礎,從制度層面入手對各財務管理內容、方法、規定與機制等進行完善。深化教育體制改革中的各種財務節點及問題,這樣才能適應新時代下高校財務管理新局面開展。如下:第一、構建財務管理制度,將高校各項財務管理工作進行細化分析、量化控制,以監督、執行、審核為主強化管理制度的責任機制、崗位機制等,通過獎懲機制、崗位機制、責任機制、反饋機制、監督機制等內容完善,全面優化財務管理制度的時效性、功能性。第二、完善內控制度建設,內控制度對高校財務管理十分重要,應從內控優化、資源配置、監督執行入手,將內控消耗及風險進行最大程度降低。第三、構建人力資源成本、人才培養成本核算機制,將成本問題進行最大程度優化,完善成本核算及成本控制。第四、完善財務風險預防及控制機制,提升財務風險及各種波及的應急處理、預防控制等。第五、全面開展預算管理制度,將預算工作進行深化細化,提升其價值效能。
應用信息化管控技術及工具
財務管理不是簡單的核算及預算,需通過精度布局與精準計算的流程化開展。在該過程中要對各種工具及技術進行應用。其中最為常見的就是信息化管控技術、工具等。首先,高校財務管理者應樹立信息化意識,將網絡技術、大數據技術等進行投入應用,提升會計內容及工作開展的信息化建設。從精準核算、精準預算等層面入手,將會計信息搜集、披露及相關工作進行提升。完善基礎會計及財務工作的信息化建設。其次,結合財務管理及內控設計的創新性,需從軟件到硬件進行全面創新升級,將信息管控到信息執行的過程進行提升。形成一體化會計財務信息管控平臺,強化高校財務管理的時效功能。最后,對各種信息資源及配置進行優化,將信息基礎架構作為財務信息化發展方向,最快提升各財務信息與投融資工作的開展效率。
強化人才培養及隊伍建設
人的作用發揮對提升高校財務管理質量十分重要,高校財務管理目標的實現在于管理者的決策及功能發揮。從當下高校財務管理人才及隊伍建設層面分析,專業人才匱乏、隊伍建設滯后是其主要通病之一。在該過程中建設及培養機制相對較為匱乏。因此,從全面開展財務管理工作及發展層面分析,加強人才培養及隊伍建設十分關鍵。如下:第一、以專業人才培養為主,將傳統思維下的財務管理人員進行重新培訓,并進行考核上崗,將專業性與技能性作為人才培養標準。主要包括:會計學、財務管理專業、信息網絡技術、大數據技術等。這些都需要納入培訓內容中去。并在培訓中強化個人能力及崗位考核。對新技術掌握的能力發揮進行體現,如智能技術、信息技術等。第二、培養崗位意識及職業素養,對財務管理人員進行崗位意識、職業素養培養。構建崗前培訓機制、崗后考核機制。包括工作態度、崗位認同、職業道德、服務意識、創新思維等。這些都是提升財務管理人員在綜合素質及工作能力的重要基礎。
構建財務風險預防體系
高校應從長遠發展角度入手,將財務風險預防機制進行明確。首先,根據高校發展需求及生產情況制定相應的財務風險預防機制。主要包括風險分析、風險預測、應急方案、實時監測等。將各種可能發生的風險問題進行全面分析,按照不同節點與風險類型進行合理設計。其次,風險評估及防線預測可分為“一級風險、二級風險、三級風險”。針對不同風險等級進行財務風險預防及后繼處理內容設計。在財務風險預防機制完善中需對各種涉及問題進行分析,將風險起源、風險因素、風險過程、風險損害、風險程度等進行全面研究。將高校運行中的各種風險應對方法進行詮釋。最后,從協同配合及預防體系建設層面入手,加強風險應對的協同性、配合度。
綜上所述,通過對高校財務管理目標的實現路徑進行分析研究,將財務管理目標、風險控制預防工作的重要性及實現方法進行闡明,主要包括:深化高校體制及方向改革、構建財務管理制度及體系建設、應用信息化管控技術及工具、強化人才培養及隊伍建設、構建財務風險預防體系等。將財務管理目標實現在高校發展中的價值體現進行闡明,為高校良性發展奠定基礎。
(山東勞動職業技術學院)
參考文獻:
[1]王劍.高校財務管理目標的轉變及實現途徑探析[J].現代經濟信息,2019,000(003):221-222.
[2]劉瑋瑤.網絡信息時代高校財務管理目標及其實現[J].電腦迷,2019,000(002):60-61.
[3]關曉寧.高校財務管理目標的轉變及實現途徑分析[J].科技資訊,2019,v.17;No.550(13):230+232.
[4]詹才鋒.新醫改背景下縣級公立醫院財務管理目標及實現路徑分析[J].今日財富,2020(09):112-113.
[5]張敏,趙奧,祝恩揚."課程思政"在民族高校財務管理專業課程教學中的實施路徑研究[J].產業與科技論壇,2020,019(009):139-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