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梅
隨著近幾年小額信貸的飛躍發展,為甘肅省的經濟發展提供了重要的金融支持。隨著我國金融政策不斷的出臺,市場競爭的激烈,客戶需求的不斷變化等眾多因素的影響,現行的小額貸款模式直接決定著貸款是否能全額收回,客戶的還款能力是否提高、還款意愿是否改變。甘肅農信作為進行小額信貸業務的正規金融機構,面臨著新的外部環境,面對著新的治理風險、合規風險、信用風險、操作風險等方面的嚴峻考驗,面臨著在貫徹小額信貸解決普惠金融和精準扶貧的覆蓋面的同時又要保持其機構本身的可持續性發展的矛盾問題的解決。甘肅農信小額信貸發展模式的覆蓋性和可持續性是否相互協調發展,勢必會影響整個甘肅脫貧攻堅戰的勝利及整個普惠金融的實現,勢必會影響到甘肅農信建設成為經營合規、服務一流、效益良好的現代農村商業銀行戰略目標的實現。
近幾年甘肅農信的各項經營指標和各項業務都在不斷地提高,唯獨小額信貸的不良貸款率居高不下,嚴重地影響甘肅農信的可持續發展。但是當前在不良貸款清收處置工作中面臨嚴峻形勢,甘肅農信要求全體員工要把清收、盤活不良貸款作為可持續發展的生命線,在聯社指導下積極采取有效的措施清收處置不良貸款,力爭在風險處置化解工作中取得實質性突破。
大力清收公職人員和政府行政事業單位不良貸款
在國務院深化農村信用社改革的方針政策下,政府和有關部門看到公職人員拖欠農村信用社債務是導致農村信用社不良貸款下降遲緩的重要原因之一。近年來甘肅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也充分認識到盤活農村信用社不良貸款對于改善農村金融經營環境、維護農村金融穩定具有長遠的影響。由此采取多種措施協助甘肅農信清收公職人員和政府行政事業單位拖欠甘肅農信的不良貸款,切實幫助甘肅農信化解經營包袱,使其更好地支持“三農”工作和縣域經濟發展。
做好不良貸款清收攻堅工作
為全面防范及化解金融風險,加速推進農商行改制步伐,甘肅農信將不良貸款清收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主攻難點,重拳出擊。出臺了一系列規范不良貸款清收政策規定:
1.按照《甘肅省農村信用社不良資產清收獎勵暫行辦法(修訂版)》按照收回不良貸款數量比例給予員工獎勵,有利于調動員工清收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2. 《甘肅省農村合作金融機構呆賬核銷管理辦法(修訂)》(甘信聯發〔2018〕69號),嚴格按照呆賬核銷“符合認定條件、提供有效證據、賬銷案存、權在力催”的原則,經過嚴格審核,上報審批。
3.省聯社《關于做好全省農村合作金融機構大額不良貸款清收化解工作的通知》(甘信聯發〈2019〉62號)要求縣聯社按照“減存量、控增量”的工作思路,對百萬元以上大額不良貸款建立清收臺帳,由領導帶頭,逐戶逐筆落實責任清收。
強調以多目標的改革方法,集中化解涉企歷史遺留問題,這反映了目前甘肅農村農信改革既要支持“三農”,又要加快農商行改制進程實現商業可持續發展。但是甘肅農村要在消化歷年虧損掛賬,按照五類分類法提足呆賬準備金,股東按一年期的存款利率分紅的條件下才能實現全面盈利。
甘肅農信要實現財務可持續,利率就必須高到足以覆蓋所有成本。小額信貸利率一般由四個部分組成——資金成本、貸款風險損失、管理費用、利潤。其中,資金成本和管理費用過高是小額信貸利率高的重要原因。
甘肅農信主動順應利率市場化改革,全面實行利率優惠和差別化定價機制,甘肅農信商業小額信貸貸款, 貸款利率按照中國人民銀行規定的貸款基準利率和聯社貸款定價管理辦法有關規定的浮動幅度執行。在經營中要實現覆蓋成本,獲得利潤,據統計國際上成功小額貸款的存貸差要高達8%~15%左右,甘肅農信憑借自己的優勢,也要實現5%~7%左右的利差。
甘肅農信小額信貸產品定價應遵循收益覆蓋風險原則,遵循信用社利率管理有關規定,在各行社實現保本微利基礎上,執行最優惠的利率定價,最高不得超過7%(含7%)。
例如甘肅農信在小微企業小額信貸辦理過程中,采取了一系列舉措為企業降成本,通過多次降低貸款利率,目前小微企業貸款加權利率降至7%左右。對于政府牽頭的第三方擔保公司所擔保的產業扶貧貸款保持較低利率水平,從源頭降低貸款成本,并積極申請人民銀行扶貧再貸款,以基準利率大力支持具有帶動性的民營小微企業和專業合作社。由此甘肅農信在目前的經營中小額信貸的利率定價實現覆蓋成本,獲得利潤。
甘肅農信能夠實現小額信貸覆蓋面廣和機構的可持續性發展,離不開政府的大力扶植,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資金的支持,甘肅農信資金的來源包括人民銀行為甘肅農信提供低利率的支農再貸款資金;二是合力建立風險補償機制,各級政府以貸款貼息、損失補償等形式,為甘肅農信提供風險補償,規避信貸風險,實現收益;三是稅收扶植、壯大甘肅農信的支農實力,對小額信貸的利息收入免征營業稅;四是與甘肅農信、企業、保險等形成合力為小額信貸提供信用補充,降低信貸風險;五是政策協調,由甘肅各級政府出面協調、組織、試點、推廣甘肅農信新的小額信貸模式。
近年來,甘肅農信進一步加強政銀合作,創新金融產品。充分發揮政府組織引導作用,加強與甘肅農業擔保公司的合作,積極開展“政府+農貸+銀行+保險”的業務合作,著力化解金融風險。省聯社努力搭建“銀政、銀企”合作平臺,為“三農”、小微企業量身打造金融產品,采取信用、保證等多種擔保方式,有效解決了融資難、擔保難的問題。借鑒相關經驗,積極引導省農擔公司、省金控集團擔保公司、省農業信貸擔保公司等第三方擔保機構,推出眾多信貸產品。甘肅農信通過充分利用中國人民銀行再貸款資金和財務貼息資金,推出免擔保、采取基準利率、財政貼息的扶貧小額貸款。
甘肅農信通過加強和農業、財政、企業、擔保、保險等部門的協作,實行多方風險分擔,甘肅農信、保險、擔保作為小額信貸風險的相關方多方加強合作,整合資源,實現風險管理聯動模式,建立風險信息共享機制,共同開發小額信貸模式、信貸產品形成利益聯合體。全面提升甘肅農信風險管理能力,引導各方資源投向低收入人群,實現甘肅農信普惠金融的使命,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確保機構的可持續性發展。
甘肅農信作為正規金融機構開展小額信貸有其特殊的優勢,如合法的金融機構的地位、資金來源穩定、地方政府的支持與配合、積累了支農支小的豐富的經驗等,甘肅農信作為農村金融的主力軍,主動擔負起踐行普惠金融,通過小額信貸在脫貧攻堅中,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積極研發創新小額信貸新模式、新產品,著力強化信貸扶貧力度,為甘肅省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實現了其社會績效。
(蘭州財經大學長青學院)
參考文獻:
[1]杜曉山.發展農村普惠金融的思路和對策[J].金融教學與研究,2015(3):3-12
[2]杜曉山.注意發展兩類扶貧金融類組織 緩解商業金融扶貧困境[J].金融時報,2017(1):33-44
[3]《小額信貸在中國》叢書編委會.小額信貸在中國—艱難前行的公益小額信貸[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