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豐
我國的互聯網技術快速發展,電子商務逐漸崛起,給我國的各行業領域均帶來了全新的發展機遇。在醫藥的供應鏈發展中,有必要結合消費者看病難、看病貴的普遍問題,對傳統的經營模式進行改進,加強對電子商務的合理運用,不斷探索實現對醫藥供應鏈的創新。
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驅動了我國的經濟社會創新進程,目前互聯網的跨界融合受到了人們越來越多的關注,醫藥產業在我國作為重點的技術創新型產業,在醫藥衛生體制的不斷改革中,也展開了與電子商務技術的相融合,緊跟時代發展的腳步,抓住電商市場發展所帶來的良好機遇,致力于構建起互聯網加時代下的醫藥產業發展新模式,使醫藥行業的競爭力能夠得到不斷增強。
此背景下我國的醫藥供應鏈創新發展勢在必行,因為目前消費者已經形成了網上消費的習慣,經濟社會的大環境中涌現出了大量的網絡平臺及配套的服務商,醫藥電商市場目前有著巨大的增長空間,面臨著廣闊的發展前景,醫藥供應鏈的創新是未來必然的發展方向。
供應鏈和電子商務的相互融合,使我國的醫藥行業打破了原有的發展困境,醫藥行業的核心競爭力和盈利能力均得到了持續性的增強,目前的醫藥供應鏈創新發展中,仍舊需要不斷探索電子商務模式,在政府的積極引導和推動作用下,使醫藥供應鏈更完善,真正實現醫藥供應鏈的創新和長足發展。
根據對我國醫藥供應鏈的發展現狀進行分析,可以發現目前我國部分的醫藥企業仍舊在傳統的經營模式下按照供銷的模式進行運營和管理工作,藥品價值被瓜分、被削弱的問題仍舊十分普遍。醫藥企業與供應鏈的上下游企業之間進行價格方面的博弈,缺少對藥品價值的挖掘和創造,醫藥企業的行業集中度較低,需要投入大量的經營和管理成本,核心競爭力不足,盈利能力低,對于供應鏈的管理經驗掌握不足,面對電子商務所帶來的發展機遇時,抓住機遇的能力有限。因此大部分的供應鏈利潤逐漸傾向于醫院等醫療機構,導致醫藥企業在利潤空間方面受到了極大的壓縮。傳統的醫藥供應鏈中,各個醫藥企業之間彼此競爭,是單純的競爭關系,為了各自企業自身的發展效益、獲取更高的競爭優勢,上下游企業之間也在進行博弈和競爭,醫藥資源呈分散狀態,難以進行有效的整合和充分利用。此背景下電子商務技術的運用使企業在并購方面進行深入探索,整合醫藥資源,升級供應鏈結構。
電子商務與醫藥產業的相互融合,實現跨界結合,驅動醫藥產業的電子商務發展,實現醫藥供應鏈的創新。受到政策驅動和市場推動力的作用,我國的醫藥企業融入了互聯網思維,對于醫藥供應鏈的創新發展新模式進行積極探索,目前B2B平臺和B2C平臺是我國醫藥電商主要的構成部分。以B2B醫藥電商平臺為例,此類平臺是服務于企業的,醫院和零售藥店等是直接的采購方,此類直接接觸醫藥消費者的機構成為B2B醫藥電商平臺的采購主體。B2C醫藥電商平臺則是為個人提供服務的,當個人有購買藥品的服務需求時,可以在B2C醫藥電商平臺上獲取相應的產品和服務。B2C醫藥電商平臺根據是否為自營商家的區別,又可以將其劃分為兩種不同的模式,分別為自營型B2C模式和平臺型B2C模式。
互聯網時代的醫藥行業發展中必須結合電子商務所帶來的新機遇,推進醫藥供應鏈的創新探索進程,醫藥企業應與電商平臺、O2O平臺等積極地展開合作,緊跟時代發展的腳步,加強對先進技術的有效運用。利用互聯網、電子商務技術等,協調供應鏈的創新發展,與政府部門、醫療機構、制藥企業、醫藥流通企業等相關組織主體聯合在一起,加強互聯網渠道的信息化建設,走出醫藥供應鏈的發展困境,使醫藥企業能夠提高行業的核心競爭力,拓展未來的發展新局面。
建立政府與市場的聯合指導模式
醫藥供應鏈中,藥品作為基本要素,是與國計民生有著密切關聯的準公共品,商務背景下的醫藥供應鏈創新發展,需要借助政府的力量,建立起政府與市場相聯合的指導模式。一直以來,政府在藥品的生產、銷售方面采取嚴格的管制措施,和其他商品不同。藥品始終是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中的重點,正確處理政府和市場之間的關系,明確定位,是推進醫藥供應鏈創新、實現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必要途徑。圍繞醫藥衛生領域中政府和市場之間的關系問題,要結合市場補貼的受體分析,最大程度地提高資源配置的合理性,充分利用資源,優化配置資源。在此基礎上結合醫藥行業的發展現狀,建立起政府和市場相聯合的指導模式,使醫藥供應鏈的創新發展模式更符合當前社會背景下的時代發展需求。利用市場規則與市場管制之間的互相作用力,構建起合力效果,推動醫藥產業的創新改革進程。

政府在醫藥供應企業方面,加強質量監控和嚴格的規范,建立起完善的藥品價格形成機制,通過藥品零加成等價格管制政策,使藥品價格的形成機制更合理、更科學。在互聯網藥品報銷政策方面,由政府發揮出主導作用進行完善,為互聯網藥品提供保障,制定相應的政策,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推進醫藥電商能夠更好發展。
拓寬醫藥電商渠道
電子商務背景下的醫藥供應鏈創新探索,要整合起物流信息流、資金流,構建起合力效果,使企業內部和企業之間能夠形成協同發展的綜合能力,強調供應鏈的扁平化,將中間批發環節去除,使供應鏈的成本投入得到有力的控制,幫助消費者減輕醫藥費用的壓力和負擔。在現行的醫藥互聯網政策推行下,網絡銷售是不可以銷售處方藥產品,互聯網渠道是國家醫保補貼政策的空白地帶,受到此類約束條件的影響,導致醫藥企業在互聯網平臺上的銷售額有限,難以達到理想的盈利目標。結合這一問題,我國要在醫藥電商的渠道方面擴大發展空間,加強電商渠道建設,例如自營式B2C模式下,醫藥企業進行網絡直營的銷售活動,通過建設官方網站B2C平臺,與消費者之間搭建起溝通橋梁,可以直接進行商品的交易活動。以好藥師網上藥店為例,這是我國九州通醫藥集團旗下的網上藥店,此模式下消費者可以獲取更專業的醫藥咨詢服務,同時交易效率大大提高。因為消費者和企業不必再消耗大量的時間成本或受空間的限制,該供應鏈結構是醫藥企業和醫藥消費者通過B2C電子商務平臺直接構建起來的。在B2C電商平臺上,醫藥企業可以直接獲取醫藥消費者所發出的需求信息,并直接向消費者配送藥物,目前該模式的引流和第三方平臺購物相比仍舊存在不足,但是該模式更加專業,有著較大的發展空間。
加強醫藥電商的政策支持和質量監管
醫藥供應鏈的創新發展離不開政策支持,受到區域化醫保和處方藥控制等因素的影響,消費者的網上購物積極性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導致我國醫藥供應鏈的創新發展中對于電子商務領域仍舊有較長的一段路要走。在此背景下,政府應結合實際的醫藥企業發展現狀,推行和實施合理的互聯網醫保銜接政策與處方藥網售政策,致力于為患者提供一體化的服務,將看病、用藥和報銷相結合,推進醫藥供應鏈的完善和創新發展。這一過程中針對互聯網的藥品質量與價格,更要加強監管力度,采取雙重監管的理念,保證市場價格的合理性,政府要建立起相應的質量監管體系,針對互聯網的醫藥產品質量進行全面的質量管控,使藥品質量管理能夠覆蓋整個電子商務交易的全過程,加強互聯網藥品質量監管的綜合效率,為消費者的用藥安全提供保障。在建立價格監管機制時,要以多層次、全方位為出發點,制訂相應的政策計劃,建立完善的互聯網藥品價格監測體系,對于串通價格、欺詐等行為進行嚴厲的處罰,避免出現價格異常波動等市場上的負面行為。充分發揮出政府的政策指導作用和監管作用,督促我國電子商務背景下的醫藥供應鏈的規范發展,滿足現代化人們對醫藥產品的實際需求,為現代化醫藥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綜上所述,互聯網時代的醫藥供應鏈創新發展探索中,應結合電子商務所帶來的新機遇和新挑戰,加強對醫藥供應鏈要深入研究,真正實現醫藥供應模式的創新,使醫藥供應的服務更完善。滿足現代化社會人們對于醫藥行業提出的更高要求和對醫藥產品的實際需求,使我國醫藥產業能夠向成熟發展的方向不斷前行,拓寬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強化市場競爭力。
(長沙小藥藥醫藥科技有限公司)
參考文獻:
[1]陳曉春,張文松.社會責任影響下研發創新與醫藥供應鏈協調決策[J].系統管理學報,2021,30(01):159-169.
[2]霍艾湘,毛鵬.基于區塊鏈的中醫藥供應鏈信息共享機制研究[J].醫學信息學雜志,2020,41(11):50-53.
[3]鄧華.醫藥供應鏈中基于區塊鏈的藥品可追溯性研究[J].數字技術與應用,2020,38(11):139-141.
[4]陳國發,朱寅非.物聯網架構下智慧醫藥供應鏈可視化信息平臺設計[J].電子制作,2020(19):75-77+67.
[5]侯文華,楊丹丹.電子商務背景下我國醫藥供應鏈創新發展研究[J].現代管理科學,2019(0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