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熙熙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醫療事業不斷進步,為了能夠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衛生需求,醫院的管理模式在改革中求變。在醫療救治體系當中,采供血機構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為促進醫療事業的健康發展,提高采供血工作的效率以及質量,高水平的人力資源管理工作舉足輕重。本文首先論述采供血機構人力資源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其次論述改善采供血機構人力資源管理的具體對策,以此來供相關人士參考與交流。
在當今的市場競爭中,人才競爭非常激烈,越來越多企業、機關、事業單位認識到人力資源的重要性。隨著醫療事業的不斷發展,采供血機構的管理質量受到越來越多人們的關注。影響采供血機構管理水平的主要因素便是人。為了能夠有效地提高采供血工作的質量以及服務水平,需要充分發揮人力資源的作用,提高人力資源管理的水平,促進無償獻血事業的進一步發展,帶動醫療事業的進步。
采供血機構是提供臨床用血的公益性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管理工作對于采供血機構能否高效履行其社會職能來說發揮著重要作用。當前,在人力資源管理工作中存在諸多問題,影響采供血機構的進一步發展,具體問題如下:
人力資源管理理念比較落后
在采供血機構人力資源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首要問題便是缺少科學的人力資源管理理念。當前,采供血機構的人力資源管理理念比較落后,沒有與時俱進,沒有隨著時代的發展進行改革以及更新,落后的人力資源管理觀念會影響采供血機構的順利發展。現如今,大多數采供血機構所采用的人力資源管理模式比較落后,屬于傳統的管理模式,該模式導致權力過于集中,上層領導的話語權過大,透明度比較低,缺少科學性以及公平性,在傳統的管理模式中,對員工的控制力比較強,員工難以發揮才能。同時,在選拔工作人員時過于看重工作人員的學歷水平,忽視對員工在職之前的技能培訓,忽略了員工的個人需求。
人力資源規劃并不健全
在采供血機構人力資源管理工作中出現人力資源規劃不健全的問題。根據相關規定,采供血機構的工作人員需要在入職之前接受系統培訓,在培訓的過程中掌握采供血工作流程。實際上,培訓更流于形式,時間很短,培訓內容更側重于業務實操性質的內容。單位內部盡管制定了相應的綜合管理制度,卻缺乏人力資源規劃,往往是一些具體的實務性計劃,卻不是對人力資源數量、質量和結構進行總體的規劃,更不會將人力資源計劃納入單位既定的管理制度當中。
人力資源培訓與績效措施并不完善

根據我國關于采供血機構的人員管理相關規定,采供血機構工作人員每人每年應當接受不少于75 學時的崗位繼續教育。但是在實際工作當中,很多采供血機構缺少足夠的精力安排工作人員的培訓以及考核工作,盡管各單位組織培訓工作,但是員工缺少參與培訓工作的積極性以及主動性,同時盡管單位強制員工進行培訓以及學習,但是員工在強制性的學習下,學習的效果不佳。受訓結果通過開卷測試的方法進行檢驗,分數難以反映員工受訓結果。除此之外,現如今對員工的評估體系并不夠完善,無法對員工的表現進行有效的考核,缺乏高效的激勵機制,員工缺乏工作的積極性以及主動性。
人才是當今世界發展所需的最寶貴的資源。對于采供血系統而言,人力資源管理還是一個全新的領域。實現采供血機構人員與組織結構相適應,人才與組織共同發展,對于進一步推動無償獻血工作可持續發展至關重要。下面具體講述改善采供血機構人力資源管理的具體對策。
轉變人力資源管理的理念
為了提高采供血機構人力資源管理的水平以及質量,首先需要轉變人力資源管理的理念,用現代化的人力資源管理理念管理采供血機構的人力資源。人力資源管理部門需要樹立人才是第一資源的意識,并且制定從員工的角度出發的管理措施,更好地展現出員工的特性,理解員工,有效地調動工作人員的積極性以及主動性。為了能夠了解員工,管理人員需要與員工進行溝通以及交流,在溝通的時候要強調員工是采供血機構工作的主體,積極鼓勵員工付出自己的努力,促進自身的發展,讓員工發揮自己的創造思維,促進單位的發展。通過采取多種措施提高員工對采供血機構的滿意度以及認同度,增強單位凝聚力,改善工作環境,保證員工在工作的時候始終保持高度熱情,從而提高采供血機構工作績效,更好地為獻血者服務,提高獻血者的滿意度。為了能夠提高員工參與培訓的積極性,可以采用分層次、小班化的培訓方式,改變大班制統教的形式,有針對性地提供人力資源管理方面的內容,提高采供血機構的人力資源管理水平。
重視工作分析
我國采供血機構的管理模式以及業務流程比較相似,為了能夠提供更優質的采供血服務,需要注重工作分析以及職位評價,讓每一個工作人員都能夠了解自己的工作職責以及義務,更好地做好自己的工作,提高采供血機構工作的水平以及質量。工作分析主要是指工作管理人員需要按照崗位的實際需求確定所需要工作人員的數量、結構以及業務技術水平,按照要求選拔合適的工作人員。在評價的時候,需要確定具體工作崗位在一定時期要達到的工作目標以及標準,該標準可作為績效考核的主要參照依據。為了能夠更好地滿足不同崗位對工作人員的需求,采供血工作單位需要根據工作要求制訂針對性的員工培訓計劃,讓員工在所設計的培訓計劃中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以及素養,促進采供血機構的進一步發展,提高員工的知識結構以及專業技能,有效地提高采供血工作的水平以及質量。
不斷完善相應的管理以及考核制度
在傳統的采供血工作中一般會選擇指令式的工作方法,實行差錯管理制度。采供血機構需轉變傳統的管理方法,從員工的角度出發,讓員工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對自己的考核結果進行申訴,避免出現錯誤的考核結果,提高員工對本單位的信賴感,減少抵觸的情緒。除此之外,人力資源管理部門不應將考核結果作為核定勞動報酬的唯一標準,需要從實際情況出發,為員工制定科學的評價依據,并且將員工的薪資調整和績效獎金分配等記錄到員工的發展檔案,更好地評價員工的職業生涯。除此之外,在對員工進行考核的時候,不僅需要記錄考核期的工作表現,更要結合日常工作表現,采用綜合考核的方法,考核內容不只集中于員工的業務、技術水平,還要增加工作狀態、服務能力等內容,對員工開展綜合考核。通過采用綜合考核的方法,能夠更好地了解員工在一段工作時間內的工作表現以及績效。同時,應做好績效的反饋工作,讓員工充分認識到自己在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處,并且不斷地進行調整,確定新的發展目標,不斷提高工作人員的業務水平。
采供血工作是關系到醫療衛生事業發展、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大民生工作。只有不斷高效發揮人力資源的作用,采供血機構才能適應不斷變化的醫療衛生環境,為醫院提供充分、安全、有效的血液。因此,重視與提高采供血機構人力資源管理水平刻不容緩。
(溫州市中心血站)
參考文獻:
[1]朱姝,戚風燕.人事檔案信息在采供血機構人力資源管理中的應用[J].現代國企研究, 2019(12).
[2]李秀梅.提升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管理科學化的對策建議[J].新商務周刊,201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