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達
隨著城市化發展,城市供熱企業得到快速發展。然而,隨著熱力企業能源成本的增加,成本控制愈加困難,企業發展舉步維艱。高成本、高負債已經成為許多熱力企業面臨的問題,嚴重影響熱力企業的健康穩定發展。解決這一問題的根本即著眼于各個環節,嚴格控制生產成本,降低熱力企業生產成本進而提升經濟效益。因此在熱力企業發展中充分利用各種成本管理理論,為企業生產提供可靠的成本信息,有利于提升企業經營績效。本文在對熱力企業經營成本進行審視的基礎上,分析熱力企業成本控制現狀,并最終提出針對性的成本控制與管理措施。
在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熱力作為一種特殊的產品,不僅具有商業價值屬性,也有社會公共事業屬性。因此,在熱力企業經營中,產品價格受到政府管控較多。但是因為國內煤、水、人工等生產成本的持續上升,環保任務壓力增大等因素的影響,熱力企業生產經營成本也隨之大幅度攀升,卻無法通過提高產品銷售價格的方式來減少虧損,以至于熱力企業越生產,越虧損。所以,在保障民生和產品公益屬性的大背景下,熱力企業強化成本控制,提高企業經營效益就顯得尤為重要。
成本控制是指對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各種資源消耗情況進行管理,尋求方法降低企業生產成本,提升經營效益。企業進行成本控制主要有三種控制類型,一是進行絕對成本控制,即控制支出,減少支出,將企業生產成本控制在一定數額內,進而增加企業效益。顯然,由于受到煤炭等資源價格波動影響,絕對成本控制并不符合熱力企業。二是相對成本控制,即在企業產量、生產成本、銷售之間形成平衡,通過增加銷售攤波單價,相對地降低企業成本,提升利潤。三是全面成本控制策略,指經營中全部成本、生產全過程、全體人員參與到成本控制中,主要圍繞企業經營效益最大化開展成本控制,是一種目標管理與科學結合的成本控制方法。由于熱力企業的特殊性,其主要成本即是生產成本。所以在成本控制中可以以資源為主要控制內容,分析生產經營中資源消耗情況,以生產作業量為依據,對消耗的資源、生產過程成本等進行控制,及時找到影響企業作用效率與成本控制因素,提高作業效率與經營效益。
成本控制與企業可持續發展之間是緊密相關的,首先熱力企業主要生產成本是煤炭、水等資源,尤其是對煤炭資源有著較強的依賴性。因此進行生產成本控制既是企業發展的有力保障,也是提高熱力企業經營效益的重要途徑。其次,熱力企業在生產中大量燃燒煤炭資源,對環境也存在一定影響。在節能環保大環境下,熱力企業進行成本控制也需要通過優化技術,提高熱效率等方式降低煤炭資源消耗,在熱力供應、煤炭消耗、環境污染之間達到一個平衡。從實際情況看,我國大多數熱力企業在成本控制過程都存在些許問題,本文的研究主要從管理與技術兩個角度進行分析。
管理角度下熱力企業成本控制
從管理角度看,熱力企業成本控制中首先是缺少全局觀。正如前文所述,熱力企業成本控制是一項全面性的工作,如果單單從某個環節進行成本控制,具有一定局限性。例如熱力企業成本控制中,如果只是從原材料采購環節進行控制,難免影響控制質量。所以熱力企業成本控制與采購、生產、銷售等環節息息相關,在成本控制中需要進行兼顧,從多方面強化成本管理。另外,從一般崗位上也可以看出企業成本管理意識較弱,員工成本控制意識不強。
其次,導致熱力企業成本控制不佳的另外一個重要因素是燃料價格的快速上漲。從企業數據看,煤炭采購成本占企業運行成本的30%以上,煤炭價格的每次波動都對企業經營利潤產生深遠影響。例如,2016年供熱煤炭價格約為300元/噸,到2018年即漲至480元/噸,2020年煤炭平均報價已經達到723元/噸,加之煤炭運輸成本的上升,導致熱力企業生產成本也迅速攀升。
技術角度下熱力企業成本控制
首先,熱力起源于供熱過程,熱能浪費大。熱力企業主要產品即是熱能,但是在產品輸送過程中存在很大的消耗,主要是熱能損耗和水資源損耗。因此,首先需要在供熱過程中,對供熱管網等進行維護,如果維護不到位就會造成熱能損失。許多地方供熱管網都是十多年前鋪設的,供熱過程中熱能流失較為嚴重。其次是水資源損耗。水資源是熱能輸送的主要媒介,對于供熱質量、節能降耗等都有重要價值。供熱中對水資源質量要求較高,高昂的水費也是熱力企業的重要成本。但是在能源輸送中,許多用戶會進行“放水”,導致管網失水嚴重。不僅影響供熱質量,而且對于熱力企業成本管理也存在十分消極的影響。第三,熱力資源損耗。除了制熱、輸送、轉化三個環節的浪費外,由于出現煤炭燃燒不完全、熱水輸送過程滴漏等現象也容易導致損耗,進而增加企業額外運行成本。
在前文研究中,主要對成本管理與控制的相關理論進行淺要分析,然后結合實際情況,研究了熱力企業成本控制中的常見問題。那么針對這些管理、技術方面的問題,如何對之進行優化,降低企業生產經營成本,減少熱能損耗,就成為熱力企業實施成本控制的關鍵所在。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加強培訓,提高資源利用效率與節能意識
首先從資源利用效率看,通過對一線員工的技術培養,能夠提升資源利用率,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生產成本。例如供熱企業在生產經營中,一個重要任務即是采購、存儲煤炭和其他資源,可以有效避免煤炭價格劇烈變動帶來的成本上的增加,確保企業正常生產。尤其是現在煤炭價格上漲較快,適量的儲存煤可保證企業的正常運行,從而降低供熱企業生產過程中的煤炭成本。又如電力消耗也是熱力企業的一項重要支出,約占企業生產成本的10%,加強用電成本管理也是企業實現成本控制的重要著力點。
日常生產中主要耗電設備包括鼓、引風機、循環水泵等,在進行技術改造或者更換為變頻式調設備后,能夠節約20%-30%的運行電力。其次,在日常工作中也要強化培訓,牢固樹立節能意識。在成本控制上管理人員要統一思想認識,要充分發揮管理人員的主導作用,綜合運用企業宣傳、企業文化建設和必要的人員培訓方式,引導和督促管理人員自覺形成成本控制的意識。
建立企業生產成本考核機制
熱力企業成本主要來自采購與生產環節,因此強化成本控制即需要建立針對性的生產成本考核機制。將企業成本控制總體目標進行分解,對主要成本管理要素、生產成本支出的主要環節進行控制,然后建立成本控制考核平臺,強化成本控制考核工作,進而確保每個部門、每個環節都形成自我監督、自我檢查、自我降低成本的模式。
首先,在煤炭資源采購環節中要通過對供應商的選擇,強化上游企業之間的合作,進而減少成本費用。在熱力企業生產中,其主要成本即是煤炭采購,煤炭成本占企業成本的30%-40%。所以,選擇優質的供應商來降低采購成本對于企業成本控制是極其重要的。在熱力企業供應商選擇上必須采用網上招標法、比價法來選擇適合的供應商,從供應商產品質量、價格等因素進行多方面考慮,然后選擇性價比最高、服務最為優質的供應商。最大限度地降低中間環節的消耗,減少運輸成本、人力成本,從而控制供熱企業的生產成本。其次,在熱能生產環節中,需要強化人員成本意識,尤其是針對基層崗位成員成本意識單薄、資源浪費嚴重的情況更需要進行嚴格考核。
例如,許多熱力企業鍋爐設計熱效率大多在80%左右,而實際生產中熱效率僅為65%。除了鍋爐使用實效之外,很大程度上是操作人員的原因,進而影響煤炭資源使用成本。針對這一問題,就需要在日常工作中強化人員成本管理意識,強化對每個生產環節的成本考核,增強生產員工的成本意識。
在熱力企業成本考核機制建立中也需要配以科學有效的管理方法,這是順利實現成本控制目標的重要路徑。例如在確定好各個環節成本控制目標后,就需要自上而下將目標進行落實,將目標落實到每個部門、每個員工身上。通過這種成本指標的分解,促進公司目標成本管理法的制度化和規范化。另外,也需要對成本控制質量進行動態監控,實現對各個成本管理環節的動態監控,并及時對可能超過控制目標的相關成本項進行預警管理,提升成本管理成效。
強化設備檢修,減少輸送與使用環節資源浪費
在熱能輸送過程中,因管道滴漏、用戶放水等因素導致的資源浪費較為嚴重,為消除這一環節對企業成本控制的影響,除了強化設備檢修減少滴漏之外,也可以采用購買供熱流量等方式,加強水汽作業管理。首先,在制熱設備、供熱管網檢修中主要目的是通過提高煤炭資源燃燒質量,提升熱能產出率。例如在許多熱力企業鍋爐運行多年后,往往會出現鍋爐、換熱器出現結垢、腐蝕的現象,影響制熱與換熱效果。此時,還需要對這些設備進行維護、檢修,減少設備能耗。
另外,對于輸熱管道的滴漏等問題,就需要建立定期檢修制度,并根據管道巡查情況及記錄制定合理、有效的更換意見,最好在夏季檢修期解決存在的大問題,確保供暖期設施的正常運行。其次,對于用戶“放水”等行為,除對管道水壓等進行監控外,也可以采用加強二級網調節的方法,減少前端用戶過熱、末端用戶過冷的現象,進而從根本上減少用戶“放水”行為。
隨著熱力企業生產成本的上升,企業生產經營中負擔日益加重,如何通過成本控制與管理,降低企業生產支出,提升企業經營效益,成為每個熱力企業都必須面臨的問題。但是傳統單一的成本控制方法又不能滿足企業成本管理需求,因此在熱力企業成本控制中必須將著力點放在采購、銷售、人力資源、技術創新等多個環節之上,推動企業健康發展。
(太原市第二熱力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