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婷婷

2016年3月4日,在習近平發表的《毫不動搖堅持我國基本經濟制度,推動各種所有制經濟健康發展》的重要講話中闡明了支持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的方針政策;中共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推出了一系列擴大非公有制企業市場準入、平等發展的改革舉措和大批相關政策與積極措施,形成了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政策體系;2018年11月1日,習近平書記在民營企業座談會發表的重要講話中也提到我國民營經濟是國家稅賦、技術革新、創業就業的重要來源、重要主題和主要領域;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決定》對“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作出專門部署,《決定》指出,健全支持民營經濟、外商投資企業發展的法治環境,完善構建親清政商關系的政策體系,健全支持中小企業發展制度等。
為貫徹中共十六大提出的“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精神,從2003年到現在已經連續18年舉辦了十八屆非公有制經濟發展論壇,體現出國家對非公有制經濟的重視。長期以來,非公有制經濟在我國經濟穩定增長、社會快速發展、促進創新、增加就業、改善民生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且其存在和發展能夠在與公有制經濟的相互聯系、競爭與合作中,促進國家基本經濟制度的發展。在新時代背景下,中國經濟已經在由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支持民營企業發展”“加強對中小企業創新的支持”,伴隨著黨的十九大精神的貫徹落實和全面深化改革的推進,民營經濟發展的活力和創造力一定會被充分激發出來。在這樣一個新時期,民營企業想要有作為和貢獻,就必須堅定信心,堅持創新,不斷提高發展的質量和效益。
非公有制經濟發展處于成長期,增速快、勢頭強。但是非公有制經濟發展仍然面臨諸多問題和困難,如:企業規模小、運營資金不到位、創新能力差、品牌管理能力欠缺、企業定位模糊等。企業規模不大、實力不強、發展不平衡
企業的規模是企業自身發展能力的表現,也是拉動國內整體經濟的強大引擎,所以強大企業規模是發展非公經濟的關鍵一步。 經過多年快速發展,民營企業的實力不斷提高,規模不斷壯大,但大型的非公有制企業的實際數量依然很少。基本概況是,其從業人員偏少,規模小,實力弱,創新意識缺乏,對縣域整體經濟的推動力不足。
資金壓力是非公經濟發展的瓶頸
資金是企業的血液,是企業運營的基本保障和基礎條件,在企業運營的每個環節都必須保證充足的資金投入,否則企業運轉就會存在危險。近年來,各大金融機構如銀行、信用社等都在大力推進與民營企業的合作,增加資金投入力度,提高了對中小微民營企業的金融服務質量,但仍然未從根本上解決民營企業的資金需求。一方面企業資金緊缺,融資渠道少,缺乏擴張力,另一方面企業日常運營開支大,資金進出不平衡嚴重制約了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
非公企業創新能力亟待加強
非公有制企業通常是勞動密集型行業,企業研發效率低,高尖精技術產業少,科技含量低; 創新能力欠缺,產品更新慢;不能密切洞察市場,產品的功能和特色與消費者需求點存在差異,從而導致市場競爭力差,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處于劣勢;企業運營模式也是傳統的供、產、銷固有模式進行運營,管理者理念不夠創新,企業發揮范圍也很局限。
2016年10月,馬云在阿里云棲大會的演講中講到:“未來的十年、二十年,沒有電子商務這一說,只有新零售。”在近幾年的發展中,新零售給傳統零售行業帶來了巨大沖擊,為消費帶來新體驗,為具有創新理念的企業帶來了更多的發展機會。在高舉創新旗幟的新時代下,“新零售”的創新理念在非公有制經濟發展中具有較高的運用價值。
新零售的概念
什么是新零售,結合業界主要觀點總結如下: “新零售”是以互聯網為依托,應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創新技術手段,用新思維對零售產業鏈進行創新、升級、改造,通過線上和線下渠道將產品或服務出售給最終消費者的所有活動。新零售打破了過去所有的邊界,重塑業態結構與生態圈,并將線上服務、線下體驗以及現代物流深度融合,以一種全新的面貌與消費者接觸,使消費者隨時都可以在最短時間內買到自己需要的商品。新零售最大的優點就是通過對生產、流通和銷售環節的改造優化,提升整體運營效率;通過大數據反饋的市場消費數據,研究顧客行為和心理,為顧客打造更加智能、精準、個性和舒適愉悅的消費體驗。
新零售理念的作用機制
新零售的作用運行基礎是大數據,基于大數據對消費者的心理和行為進行全面深入的剖析,結果便影響整個業態的工作,如產品研發和設計、生產時間和數量、配套設施和服務、線上的信息溝通和線下的互動體驗、及時準確的物流送達和客戶管理等。源于消費市場的大數據反饋到企業,企業通過分析和決策后將數據送達到生產商,生產商根據下游的重要數據進行研發和生產,從而形成了以消費牽引生產和運營的逆向生產。
從生產制造出發到消費需求出發的新形態:無論是非公有制經濟的個體經濟主體、私營經濟主體還是外資經濟主體,他們的經營目的都是運營后獲利;然而現在的市場早已是買方市場,無論是消費者市場還是組織者市場的需求都是基于消費者的。所以在整個供應鏈中的不同經營主體都是圍繞消費者需求工作的。
從單純商品轉變為“商品+服務”的新內容:在新時代下,消費的需求不再是要求企業單純地能提供某種功能的產品。用馬斯洛需求層次論分析,“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即人民對物質和精神的綜合需要。企業應在大數據分析的基礎上,找到目標客戶需求的痛點,并為他們生產和提供專業的、能解決消費者痛點的品質商品,并設置多元化的場景為客戶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務或體驗。

從廠商到消費者的去中間化供應鏈:新零售下大數據結合智能物流去掉低價值的中間環節。在傳統供應鏈下,商品要途經各級經銷商和代理商,其平均搬運次數為7次;在新零售供應鏈下,倉儲物流體系更為完善,商品由工廠到倉庫再直接到零售店,搬運次數減少為2次。消費者通過移動終端設備和碎片化的時間獲取企業提供的信息,企業可以直接營銷和服務于消費者,中間成本大大降低。
從單一的線上或線下到線上線下相互融合的客戶管理和客戶服務體系:實體店通過掃碼進群、關注公眾號等方式引流到線上,進行社群營銷、軟文營銷或視頻營銷等,通過線上溝通,增加潛在客戶數量、加強客戶關注度;線上溝通及時高效的優點同步線下體驗線活動等信息,又將流量引入線下,即增強了與客戶的互動,也提高了與顧客的粘性。如此線上線下共享渠道資源,互相導流,不僅能降低顧客成本,也能增加用戶粘性,多渠道營銷還能提高銷售量。
技術驅動是新零售作用機制的根本:大數據、云計算、物流配送、移動支付、互聯網金融等深度融合,才能深度洞察消費者、進行精準營銷、開拓線下場景和消費社交、實施智能物流和便捷支付等,消除時間和空間的約束,提升消費體驗。
新零售是零售業的一次產業變革,以新技術和新模式帶動著新產業和新業態的高速發展,積極地促進社會生產、銷售和消費,為推進供給側結構改革和改善社會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非公有制經濟的各類企業都與消費者市場有著密切關系,無論是個體經濟、私營經濟還是外資經濟的產品或服務的終點都是顧客,與顧客直接接觸更多的便是零售業態,所以新零售的經營理念可以成為非公有制經濟創新發展的重要引導。
樹立以顧客為中心的市場營銷理念,指導非公有制經濟主體運營發展
“新零售”理念的本質是以用戶體驗為中心,旨在滿足顧客日益變化和提升的需求。所以在新時代背景下,非公有制經濟要創新發展首先其主體要真正樹立以顧客為中心的經營理念,其核心就是要體現自身對顧客的總價值,如此才能獲得顧客的傾心,提高顧客的滿意度,從而與顧客建立良好穩定的關系。在此便以總價值中的產品價值和服務價值為例來闡述在非公有制經濟發展中的應用。商品的價值的基礎是產品,關鍵因素是產品總價值,它包括產品、服務、品牌、人員等。非公有制經濟借力新零售作用的起點是要深刻洞察消費者,明確目標市場,積極提供能滿足消費需求的、差異化、有特色的、優質或超值的、有明顯競爭優勢的產品。不同的企業品牌,必須要在商品的經營上走出自己的、個性突出的、差異化的商品組合,才能形成自己的企業特色、商品優勢,消費者收獲的商品價值才會更高,也間接促成了企業的定位。
服務的價值:相對公有制經濟,非公有制經濟的一個明顯問題就是綜合競爭力差。要縮小與公有制經濟主體的差距,非公有制經濟主體需要在運營中完善客戶管理和服務機制。如海底撈、IBM的優質服務就增加了客戶的總體價值,提升了客戶的滿意度。
企業在提供服務的過程中,既可對客戶信息進行深度挖掘,又可與顧客建立信任、增強與顧客的情感價值、穩定客戶關系、提升客戶價值。即便在未來與其他形式的經濟主體的市場競爭更加激烈,但已經與消費者(或合作商)形成的這種情感基礎,必將是企業取得競爭勝利,創造利潤和創新健康發展的最有力保障。
全渠道營銷取代單一線上渠道或單一線下渠道,降低企業運營成本,提高非公有制經濟競爭優勢
全渠道營銷,指企業依據不同目標顧客對渠道方式的不同要求或喜好,實行個性化的營銷策略,匹配顧客偏好設計產品、制定價格,并通過各渠道間的協同營銷,為顧客提供一體化的無縫購物體驗。非公有制經濟主體借助各類線上網絡平臺或自媒體等與目標客戶進行及時、有針對性的、內容化的優質高效溝通;線下渠道扁平化,通過大數據分析,選定和優化體驗門店或倉庫,減少中間商參與、降低成本,提高客戶商品或服務體驗和優化商品配送。線上線下的有機融合,增強大數據在產品、顧客、銷售等數據方面的決策分析,為給顧客帶來全渠道的無縫的優質體驗和服務,有效提高非公有制經濟的渠道競爭優勢。
重視客戶關系管理和社群維護,提高非公有制經濟銷售轉換
新零售領域基于熟人關系的強大社交關系驅動著客戶成交,其中典型代表有拼多多,其在電商疲軟之際實現了激發客戶的消費熱情,通過客戶的個人的強社交關系鏈實現企業銷量的快速增長和業務發展。在傳統的商業模式中,熟人帶熟人促成交易的都是非常高效率的。在新時代背景下,如此營銷策略對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有著重要作用。因此,做好底層社群的維護,激發用戶以及用戶周邊關系鏈的消費能力是必要之舉,無論將來公有制經濟與非公有制經濟的市場競爭環境如何變化,只要能激發用戶的消費積極性,那么非公有制經濟的創新發展之路就不會窄。
聯合、合作、整合取代各自為戰,以改善非公有制經濟企業規模、提高綜合實力
非公有制經濟主體多樣,業態多元,但都存在這樣的現象,即廠家、經銷商、輔助商各自為戰,給企業帶來的是高成本、低效率。這既不適應企業規模化生產的需要,也不適合小廠家的生存,更不適合終端零售企業對商品組織的需求,也不能真正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因此,跨界合作、資源整合將是民營企業發展的重要選擇。制造企業或是零售企業主動整合,資本或是平臺主動整合,聯合與整合一定是新時代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必然。
智能科技將為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帶來更多創新空間
隨著人工智能的快速發展,智能科技的高效率、低成本、更精準等優勢必將為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帶來更多的創新。在非公有制經濟領域智能科技具體可以在以下三個方面實現突破:
1.客戶關系管理的智能化:主要體現在收集顧客信息、分析顧客的行為和心理、確定目標顧客、分析目標顧客的現實需求和潛在需求、精準推送關鍵信息等方面;
2.商品管理的智能化:借助智能化的手段分析多元化顧客需求、特色和個性化的商品和商品組合的設計、優質體驗的商品供給和服務管理策略;
3.對供應鏈管理的智能化:建立基于消費者、門店銷售、客戶一體化的供應鏈智能管理體系,提升企業經營效率,減少企業庫存和供應鏈成本。
在新形勢下,非公有制經濟要繼續保持對社會經濟的作用和貢獻,就必須主動創新發展,借助新零售的新鮮靈魂從企業內部運營的理念開始,到市場觀念及產品、渠道、客戶管理等營銷戰略不斷提升內在價值,那么非公有制經濟所面臨的問題則會迎刃而解。
[本文系基金項目:2020年廣安市黨史課題 "廣安推進成渝雙城經濟圈建設研究"研究成果。]
(廣安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