嵐山
近日,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在陜西暗訪抽查了8家粉塵涉爆企業和3家鋁加工(深井鑄造)企業,發現這些企業在安全生產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問題:有的委托中介弄虛作假,出具虛假風險評估報告;有的未進行自查自改,整改不及時不到位……種種亂象,凸顯了生產安全的隱患,折射出企業管理的疏忽,給我們敲響了警鐘。
萬無一失,一失萬無。道理誰都明白,但“放一放”“緩一緩”的心思一直都在,“不會那么倒霉”的僥幸想法也很有市場。根據應急管理部通報,2020年以來發生的煤礦較大以上事故中,一些企業存在屢次違法違規問題,在監管部門多次執法、督辦的情況下仍然敷衍整改,甚至弄虛作假。這其中,既有安全生產理念普及不到位的原因,也有違法違規行為處罰不嚴厲的結果。
既要治標,更要治本。針對發現的問題,暗訪調查組要求陜西省對照問題對號入座,舉一反三,全面查找薄弱環節,補短板堵漏洞,對專項整治工作再研究、再部署、再推進,狠抓各項任務落實。
還要看到,有權必有責,有責要擔當,失責必追究。今年1月,《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開展特別重大生產安全責任事故追責問責審查調查工作規定(試行)》和《關于在特別重大生產安全責任事故追責問責審查調查中加強協作配合的意見(試行)》印發,明確了特別重大生產安全責任事故追責問責審查調查的工作程序和有關要求,倒逼各級行業主管部門、安全監管部門、地方政府、國有企業管理人員層層壓實安全生產責任,有助于將安全理念貫穿生產全程,徹底排查各類安全隱患,切實堵住安全漏洞,做到安全投入到位、安全培訓到位、基礎管理到位、應急救援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