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小麗
(海南大學 管理學院,海口 570228)
外部審計師在維持資本市場穩定和增強投資者信心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道德準則要求外部審計人員進行盡職調查,并就被審計單位的不當行為或潛在的業務失敗向投資者發出警告,發表審計意見。審計報告穩健性反映了發表審計意見的門檻。為了彌補風險敞口的增加,審計機構戰略性地降低了發表不干凈意見的門檻。先前的研究確定了幾個影響審計師所承擔風險的因素,以及審計師的報告行為(Firth et al.2012)。這些因素主要與客戶和審計公司的特征以及機構環境的特征有關,例如投資者保護和執法 (Chen 等人,2014;Firth et al.2012)。但是,先前的研究并未考慮非機構性因素對審計師報告穩健性的影響。本文研究了社會信任這樣一種非機構性因素對審計師報告穩健性的影響。
現有的社會信任研究主要集中在社會信任的宏觀效應上,只有最近的研究探討了其在微觀層面的經濟決策中的作用。比如,Wu(2014)和Chen(2014)分別研究發現了運用非國有企業樣本研究發現了社會信任會促進銀行貸款和貿易信貸。而本文將通過研究企業的可信度是否會影響審計師出具的審計報告的穩健性,來對微觀研究層面進行了補充。
社會信任對審計報告穩健性的影響,包括直接和間接兩個方面。關于直接影響,審計師認為位于高社會信任區域的企業會更講誠信,企業的經理更有可能努力去避免違背社會的機會主義行為。Francis Fukuyama (1995)認為信任是指團體內的其他成員基于相同的規范,在一個有誠實、有規律和有合作行為的團體內產生的期望。所以,位于高信任區域的公司的管理層和員工受到一套更高道德標準的約束,這促使他們提高信息透明度,避免不當行為(Wu et al.2014;Chen et al.2014)。因此,審計師在更大程度上信任這些客戶,并為其發布干凈的審計意見設定了較低的門檻。在間接影響方面,社會信任也可能通過減少責任敞口,間接降低審計報告的穩健性,因為來自高信任地區的客戶不太可能從事機會主義的報告行為,這反過來又可以降低審計風險。此外,Pevzner 等人(2015)提供的證據表明,投資者認為位于高信任區域的公司的財務報告更可信。這進一步降低了在潛在審計失敗的情況下對審計人員提起訴訟的可能性。總體而言,本文預期社會信任會對審計報告穩健性產生負面影響,提出假設如下:
H1:社會信任與審計報告穩健性負相關。
初始樣本包括2007-2013 年間中國A 股非金融類上市公司。如以往對審計市場的研究一樣(Chen et al.2010),排除了只發行B 股的公司,因為B 股市場與A 股市場在許多方面都不同,包括定價、流動性、外匯監管以及會計和審計要求。從2007年開始樣本期,是因為這一年采用了一套新的公認會計準則。刪除了有缺失值的樣本后,最終的樣本包含了10 753 個公司年的觀察數據(2 643 個公司)。
2.2.1 社會信任
本文通過TRUST 來衡量客戶的社會信任,計算每個客戶的TRUST,乘同一審計公司審計的所有客戶的TRUST 的平均水平。TRUST 是根據經理人對調查問題的回答(“根據您的經驗,您能否列出企業最可信賴的前五位省份”)來評估省級可信賴度平均水平的自然對數。更具體地說,如果客戶的原始信任級別為100,而其審計事務所的審計客戶的平均信任級別低于100,則審計事務所將認為該客戶更值得信任。或者,如果客戶的平均信任水平大于100,則審計公司將認為原始信任水平為100 的客戶不值得信任。
2.2.2 審計報告的穩健性
用MAO 衡量審計師報告的穩健性,通過審計師發布不干凈審計意見的傾向衡量。不同類型的審計意見反映了不同的審計師對客戶財務報告的判斷。因此,本文遵循Chen 等人(2010)的方法,將MAO 測量為一個序數變量,其值為0,1,2,3,分別代表 “無保留審計意見”“保留審計意見”“否定審計意見”“無法表示審計意見”。
H1 預測社會信任與審計報告穩健性之間存在負相關關系。根據預期,模型(1)的β1的系數為負:

根據之前的研究,本文控制了模型 (1) 中的幾個因素。LagMAO 來控制審計意見的持久性(Lennox 1999,2000)。使用變量BIG、TTLCLIENTNUM 和TTLCLIENTAT 來控制審計公司的規模。TTLCLIENTNUM 是某一年被審計公司審計的客戶總數的自然對數;TTLCLIENTAT 是由審計公司審計的某一年客戶總資產的自然對數。控制審計總收費的自然對數(LNAUDFEE)。控制審計公司成立的年數,并將其表示為AUDFIRMEXP。使用IMPORTANCE 來控制客戶重要性,該變量的計算方法是客戶總資產的自然對數與同一審計公司審計的客戶資產總和的自然對數之比。關于客戶特定的特征,首先用LNTA(客戶總資產的自然對數)來控制客戶的規模。對客戶的財務狀況進行控制,包括流動比率(CURRENT)、資產負債率(LEV)、凈資產收益率(ROE)、營業額(TURNOVER)和損失(LOSS)。ARINV(應收賬款和存貨之和除以總資產) 來控制客戶經營的復雜性,以及AGE(客戶在證券交易所上市的年數)來控制公司的年齡。使用可操控性應計利潤(DA)進一步控制客戶的財務報告質量,根據Jones(1991)模型估計DA。另一個需要考慮的是,中國的上市公司必須達到目標盈利水平,才能獲準通過配股籌集額外資本,如果連續三年出現虧損,它們將被摘牌。因此,中國上市公司有動機管理盈余以滿足這些門檻 (Haw et al.2003;Chen and Yuan 2004),因此更容易收到不干凈的審計意見 (Chen et al.2010)。因此,控制虛擬變量EM,如果客戶被懷疑有管理盈余以避免退市或有資格進行配股,則等于1,否則等于0(Chen,2010)。控制了LEGAL(法律環境發展的程度,用律師數量的人口比例,地方法院的效率和保護產權衡量),GDP(該省的人均GDP)和GDP 增長率(每個省GDP 的增長率)。因為社會信任度可能與區域發展程度有關,故加入了年份和行業來控制潛在的固定效應。每年對所有連續變量的1%進行Winsorize 以減輕極值的影響。
在表1 中報告了H1 的測試結果。TRUST 系數顯著為負,表明社會信任與審計報告穩健性負相關,支持H1 的預測。

表1 社會信任與審計報告穩健性
本文以上市公司為樣本,考察了社會信任對審計報告穩健性的影響,得出以下結論:位于高信任區域的客戶不太可能收到不干凈的審計意見,這表明社會信任對審計報告穩健性有負面影響。這一發現擴展了先前關于影響審計報告穩健性因素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