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本強
(興安縣植物保護與生態監測站,廣西 興安 541399)
2019年5月21 日興安縣首次發現草地貪夜蛾幼蟲危害玉米。2020年5月6日始見草地貪夜蛾幼蟲危害玉米。草地貪夜蛾高空燈、測報燈、性誘捕器誘蛾量情況及監測數據的差別情況不明;其觀測數據能否在預測上應用?如何應用觀測數據預測才能與下一代田間幼蟲實際發生危害相符合?因此分析探討高空燈、測報燈、性誘捕器的蛾量監測數據及與下代幼蟲田間發生實況,對預測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筆者對2020年高空燈、測報燈、性誘蛾量數據及田間實際發生危害情況進行了統計整理分析,為今后我縣草地貪夜蛾的監測、預測提供參考經驗和科學依據。
1.1 監測材料
監測設備有高空燈、測報燈、性誘捕器三種。高空燈(高空昆蟲控誘設備,型號JDGK-2,金鹵燈,1000W)、測報燈(蟲情測報燈,型號JDA,黑光燈)各一個,佳多科工貿股份有限公司生產。性誘捕器為桶型性誘捕器,共90個,其誘芯有兩種:深圳百樂寶生物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寧波紐康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生產。
1.2 監測對象及作物
作物為玉米,對象為草地貪夜蛾。
1.3 監測地點及環境
高空燈、測報燈各一個,放置于湘漓鎮麥源村委麥源村(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廣西興安試驗基地),高空燈放置于山坡上(110°41'39"E,25°36'17"N,海拔215.5 m),無遮擋,測報燈放置平地玉米、水稻區(110°41'37"E,25°36'13"N,海拔197.5m),兩燈相距100 m左右。
90個田間性誘捕器放置于高尚鎮樂群村委涵口村、龍田村委路西村甜玉米區(110°59'81"E,25°39'24"N,海拔248.5m附近一帶),相鄰2個性誘捕器間距大于50m,每個性誘捕器與田邊距離大于5m,放置高度距離地面1.5米,誘芯每30天更換一次。
1.4 監測時間
玉米種植階段2020年3月1日~11月30日進行監測。
1.5 調查、統計方法
每天調查、統計高空燈、黑光燈、性誘捕器誘蛾數量,并記錄天氣情況。 每5天調查統計全縣玉米草地貪夜蛾幼蟲發生危害及防治情況。
2.1 監測、調查數據統計(見圖1、圖2、表1)
2.2 高空燈、測報燈、性誘捕器峰值情況、蛾量較多時段及最高時段
高空燈:圖1顯示,全年有11個5日高峰,蛾量較多時段為6月11日~31日,7月16日~31日,8月11日~9月25日。最高時段為9月11日~20日。9月26日后,蛾量下降。日誘蛾量少,5日誘蛾量少。
測報燈:圖1顯示,全年有9個5日高峰,蛾量較多時段為5月16日~20日,6月11日~15日,6月21日~31日。7月6日~25日,,8月16日~31日,最高時段為5月16日~20日。9月11日后,蛾量下降。日誘蛾量少,5日誘蛾量最少。
性誘捕器:田間90個性誘捕器,平均9個性誘捕器誘蛾總量作統計分析(以利于今后采用規范監測方法:3個性誘捕器為一個重復,共3個重復,9個性誘捕器監測應用時參考),圖1顯示,全年有9個5日高峰,蛾量較多時段為7月21日~31日,8月26日~9月5日,10月16日~11月5日,最高時段為10月20日~11月5日。11月6日后,蛾量下降。單個性誘捕器日誘蛾量少,9個性誘捕器5 日誘蛾量和值適中。
2.3 玉米種植及危害情況
春季種植普通玉米5133 ha,3月~4月10日點播,8月10前收完。甜玉米采用營養杯播種,育苗移栽,春季甜玉米1400 ha,3月~4月播種,夏季甜玉米1400 ha,5月~6月播種,秋季甜玉米4200 ha,7月~8月20日播種,以8月種植面積最大,即甜玉米3~8月連續種植,6~11月收完,全年發生面積10533.3 ha ,占種植面積的86.8%,發生23099.8Ka次,發生程度為大發生,幼蟲最高密度88.2頭/百株,最高被害株率82.6%。圖2顯示:春、夏玉米發生面積較大時段為6月26日~7月20日,發生面積8666.6次Ka次,7月1 日~5日,5日發生面積最大(2400次Ka次)。夏、秋玉米發生面積較大時段為8月26 日~10月10日,發生面積6686.5次Ka次,10月6日~10日,5日發生面積最大(1233.3 Ka次)。下半年蟲量比上半年多,發生程度比上半年重。田間發生面積與蟲量及種植面積成正相關。
圖1 高空燈誘、測報燈、平均9個性誘捕器和值5天誘蛾量變化動態
圖2 5天田間發生面積動態(ka次)
表1 高空燈誘、測報燈、性誘捕器始見日、最高日誘蛾量、5日最高誘蛾量、峰值日個數及田間調查幼蟲最高密度、被害株率表
表1 日可知,高空燈、測報燈、性誘捕器成蟲始見日分別為5月10日、5月14日、5月29日,田間幼蟲始見日為5月6日。當三種監測設備發現成蟲時,田間已有幼蟲危害,時間滯后,因此監測數據都不能預測幼蟲初始危害日,只能采用田間調查發現。高空燈最早發現成蟲,與高空遷入有關。
表1可知,高空燈、測報燈、性誘捕器(9個)最高日蛾量分別為4頭/日、2頭/日、9頭/日。高空燈及測報燈日蛾量少,預測應用有一定困難。單個性誘捕器蛾量少,應按照規范監測方法:3個性誘捕器為一個重復,共3個重復,9個性誘捕器監測,才能有效監測。高空燈、測報燈、性誘捕器(9個)5日最大誘蟲量分別為11頭/5日,6頭/5日,33頭/5日,測報燈監測數據少,預測應用有一定困難,9個性誘捕器監測蛾量和值最多,便于測報,效果最好。
三種監測設備都有蟲量峰值出現,峰值日不一定相同,給預測帶來困難,應綜合三種監測設備監測數值和田間調查進行預測。各峰值日不同原因,高空燈是反映高空遷飛情況,黑光燈、性誘捕器峰值日不同,是由于放置地點不同,為便于比較,應放置同一地點。
上半年誘蛾量少,下半年蛾量多,與田間蟲量有關。上半年雨日多,空氣濕度大,誘蛾量是否與空氣濕度影響性誘劑散發有關,還有待于進一步觀察研究。觀察深圳百樂寶生物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誘芯誘蛾效果好于寧波紐康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誘芯。建議最好采用深圳百樂寶生物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誘芯進行性誘監測。
圖1、圖2顯示,6月26~31日成蟲量突增,田間下一代幼蟲7月1日~7月10日發生面積突然增加,發生程度為大發生,成蟲發生情況與下一代幼蟲發生情況相符合。有些時段監測蛾量高峰與下一代發生并不一致,如性誘捕器10月26日~10月31日出現全年當中單日和5日最大誘蛾量,田間下一代幼蟲并沒有出現大發生的情況,是因為甜玉米處于灌漿期,溫度較低,卵粒孵化困難(卵粒孵化很少或不能孵化),且幼蟲取食活動能力低,對玉米穗部危害很少,實際下一代幼蟲危害為輕發生,蛾量監測數值已無利用價值和意義。三種監測設備只要出現5日蛾量1頭以上,田間即可發生下一代幼蟲危害,5日蛾量5頭以上,可以初步估測田間下一代幼蟲發生程度為中等,局部大發生。
三種監測設備都可用于草地貪夜蛾的蛾量監測,高空燈可最早發現草地貪夜蛾成蟲,三種監測設備的監測數據都不能預測幼蟲初始危害日。高空燈、測報燈誘單日及5日誘蛾量少,測報應用有一定困難,9個性誘捕器監測誘蛾量和值最多,便于預測應用,效果好。三種監測設備峰值日不一定相同,預測下一代幼蟲發生危害高峰有一定困難,應綜合三種監測設備監測數值和田間調查進行預測。三種監測設備只要出現5日蛾量1頭以上,田間即可發生下一代幼蟲危害,5日蛾量5頭以上,可以初步估測田間下一代幼蟲發生程度為中等,局部大發生,但三種監測設備監測蛾量的多少,精準確定草地貪夜蛾下一代幼蟲發生程度,還有待于進一步觀察、研究。應綜合三種監測設備監測蛾量數據和卵粒調查數量,結合田間蟲情調查、玉米生長發育進度、品種面積分布及氣候溫度,估算卵及低齡幼蟲發育進度,預測下一代低齡幼蟲發生時間、危害程度及防治適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