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zhàn)磊
山東省萊陽市中醫(yī)醫(yī)院肺病科,山東煙臺 265200
慢阻肺,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為有氣流阻塞性特征的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能夠進一步發(fā)展為肺心病、呼吸衰竭的慢性疾病,和有害氣體、有害顆粒異常炎癥反應存在聯(lián)系,該病的發(fā)病率、致殘率,及病死率均非常高[1]。該病的發(fā)病原因目前尚不完全明確,通常和慢支、阻塞性肺氣腫有關,外因為環(huán)境因素,內因為個體易患因素,如:吸煙、粉塵、化學物質吸入、空氣污染等。臨床癥狀為慢性咳嗽、咳痰、氣短、呼吸困難、喘息、胸悶等[2]。該次研究將該院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收治的120例急性加重期慢阻肺患者作為評價對象,重點評判采用無創(chuàng)呼吸機治療、一般方法治療,對急性加重期慢阻肺患者臨床效果、呼吸功能、心功能的作用。現(xiàn)報道如下。
選擇該院收治的120例急性加重期慢阻肺患者,按患者入院的先后順序分為甲組、乙組,各60例。甲組男34例,女26例;年齡40~80歲,平均(60.4±2.3)歲;病程2~12年,平均(7.1±0.4)年。乙組男35例,女25例;年齡40~79歲,平均(59.5±2.2)歲;病程2~11年,平均(6.9±0.3)年。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接受胸部X線檢查確診;通過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標準;患者、患者家屬簽訂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腫瘤、結核、心跳驟停、心衰及精神疾病。
乙組采用一般方法治療,給予化痰、止咳、強心利尿、祛痰等治療,患者取半臥位選用鼻導管氧療,吸氧流量為5 L/min,通過10 mL生理鹽水霧化吸入,濕化氣道促進排痰,20 min/次、2次/d,靜脈滴注微量元素、維生素和脂肪乳劑等。
甲組在乙組之上,采用無創(chuàng)呼吸機面罩、鼻罩通氣治療,吸入氧氣體流速為10 L/min,合理調整吸入流速。通氣模式主要為雙相氣道正壓(BIPAP)、呼氣末正壓(PEEP)、壓力支持通氣(PSV)、同步間歇指令通氣(SIMV),吸氣正壓為0.62 kPa,30 min后調整為1.98~1.95 kPa,呼氣正壓低于0.59 kPa,呼吸頻率設置為12次/min,呼吸機應用時間為4 h/次,2次/d,連續(xù)治療2周[3]。
①觀察兩組的治療效果、呼吸功能[(待機時間平均值(TB)、每日待機時間平均值(TA)、呼吸頻率平均值RR、1 min通氣量(VE)、潮氣量平均值(VT)]、心功能[(呼吸商(RQ)、氧 耗 量(VO2、CO2)生 成 量 (VCO2)、用 力 肺 活 量(FVC)、呼氣流量最大值(PEF)、左心射血分數(shù)(LVEF)]。
②臨床療效評定標準:經治療臨床癥狀全部消除,而且痰量顯著減少或無痰,接受胸部X線片檢查結果顯示無炎癥陰影,心功能及肺功能均明顯改善為治愈;經治療臨床癥狀得以改善,痰量減少、胸部X線片檢查結果顯示肺部炎癥陰影范圍減小,且肺功能、心功能均有所改善為好轉;經治療臨床癥狀無顯著變化或加重為無效。前2項指標之和/總例數(shù)為總有效率。
采用SPSS 23.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數(shù)據,計量資料用(±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甲組與乙組的治療總有效率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方面對比Table 1 Comparative of treatment effec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甲組和乙組TB、TA、RR、VE、VT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呼吸功能方面對比(±s)Table 2 Comparative of respiratory function between two groups of patients(±s)

表2 兩組呼吸功能方面對比(±s)Table 2 Comparative of respiratory function between two groups of patients(±s)
組別甲組(n=60)乙組(n=60)t值P值TB(h)TA(h)RR(次/min)VE(L/min) VT(mL)51.81±5.73 45.09±4.23 7.309 0.001 7.26±0.18 6.78±0.03 20.375 0.001 19.73±0.02 22.11±0.15 121.825 0.001 7.89±0.14 8.45±0.21 17.187 0.001 525.52±17.42 511.41±13.64 4.940 0.001
表3 兩組患者心功能方面對比(±s)Table 3 Comparative of cardiac func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s)

表3 兩組患者心功能方面對比(±s)Table 3 Comparative of cardiac func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s)
組別甲組(n=60)乙組(n=60)t值P值RQ 0.81±0.03 0.88±0.08 6.346 0.001 VO2(mL)341.01±12.65 320.06±11.23 9.593 0.001 VCO2(mL)250.92±12.39 245.34±11.55 2.552 0.012 FVC(L)2.36±0.02 2.65±0.06 35.518 0.001 PEF(L/min) LVEF(%)87.21±8.05 90.68±9.15 2.205 0.029 43.03±7.45 48.13±10.24 3.120 0.002
甲組和乙組RQ、VO2、VCO2、FVC、PEF、LVEF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急性加重期慢阻肺的發(fā)生,會對患者的肺功能、免疫功能,以及防御系統(tǒng)等構成嚴重損傷,加速患者慢阻肺病情的發(fā)展。該病的發(fā)生和多種因素存在聯(lián)系,如慢支因素、阻塞性肺氣腫因素、吸煙因素、粉塵因素等,病毒感染、環(huán)境污染容易誘發(fā)急性加重期慢阻肺交叉效應,引發(fā)不可逆性通氣障礙性疾病,使得患者的氣道炎癥更加嚴重,加快患者細胞凋亡速度,易發(fā)生炎性滲出物及黏液分泌量增加,氣道黏膜炎性水腫等情況[4-6]。在對急性加重期慢阻肺治療時,應秉持多效應、多靶點為核心治療,嚴密監(jiān)測相關影響因素進行靶向治療,從而降低炎癥反應、疾病發(fā)作時間,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通過呼吸機通氣治療,有助于改善急性加重期慢阻肺患者的血氣指標,因有創(chuàng)通氣需對患者氣管切開處理,容易致使患者發(fā)生氧化應激反應,并且撤機困難、對患者機體構成的創(chuàng)傷非常大[7]。針對于此,該次研究通過無創(chuàng)通氣方法治療,使用全面罩、鼻罩治療,不但不需將切開患者氣管、氣管插管、構建人工氣道,而且利于降低對患者機體構成的創(chuàng)傷,減輕患者的痛苦、減少并發(fā)癥情況的發(fā)生率[8]。除此之外,無創(chuàng)通氣能夠保留患者吞咽功能、語言功能,促使患者治療保持舒適、人機為協(xié)調的狀態(tài),患者不需禁食、正常咳嗽[9-12]。通過該次研究結果顯示,①甲組的治療總有效率91.67%明顯高于乙組78.33%(P<0.05)。②甲組的心功能指標RQ、VO2、VCO2、FVC、PEF、LVEF,和乙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③甲組的呼吸功能指標TB、TA、RR、VE、VT,優(yōu)于乙組(P<0.05)。和梁劍[12]報道結果基本一致,其研究中,①治療組的治療總有效率90.16%,顯著高于常規(guī)組的治療總有效率74.14%(P<0.05)。②治療組心功能指標優(yōu)于常規(guī)組(P<0.05)。③治療組、常規(guī)組的呼吸功能指標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的意義(P<0.05)。可見早期通過無創(chuàng)通氣方法治療,應用指征較寬,能降低呼吸功能消耗,改善患者氣體交換、通氣功能,使得呼吸肌保持放松的狀態(tài)。此外,選用呼吸機無創(chuàng)通氣的過程,需選擇適合的面罩,在通氣過程將IPAP提高,并于第一時間將痰液吸凈,加強對患者血氣指標的觀察,旨在降低患者氣道阻力,避免發(fā)生氧氣彌散、細支氣管陷閉情況,提高患者自主呼吸功能。
綜上所述,無創(chuàng)呼吸機應用于急性加重期慢阻肺患者治療中,臨床療效顯著,同時能改善患者心功能、呼吸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