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波
趙同學是我們班上的一個可愛女孩兒。去年秋天,一向疼愛她的父親突發腦溢血,失去了正常的工作生活能力;母親不堪生活重負,悄然離家出走。她整日憂心忡忡,愁眉不展,再也沒有心思學習,學習成績急劇下降。一天,她的手臂上出現了兩道紅色的血痕,大家的心不禁都提到了嗓子眼。我把她帶到了校醫務室進行傷口處理,然后開始做她的心理工作。
一、轉化過程
1.走進家庭,用安慰傳遞生命關懷
那天下班后,我買了些水果,徑直來到了趙同學家中。了解了她父親的病情和母親的去向之后,我拉著她的雙手說:“孩子,別怕,這個世上沒有過不去的坎!老師和同學們會一直陪你渡過這個難關的!”她的眼里溢滿熱淚,緊緊地依偎在我的懷里。
2.播種信念,用期望喚醒精神崛起
逆境是人生最好的大學。我給她講《司馬遷發奮寫<史記>》等逆境奮斗的故事,引導她樹立堅定信念,不斷鼓勵她打起精神來,勇敢地走過這段最艱難時光。
3.發掘亮點,用贊美點燃生活熱情
為了幫助她走出痛苦,我想方設法地喚起她的生活熱情。見她繪畫天賦不錯,我鼓勵她加入墻報繪畫小隊,參加繪畫比賽展覽,讓其充分認識自身價值,感受學習生活的美好。我還舉薦她擔任班干,參與班級管理,使她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融入快樂的集體學習生活。
4.積極幫扶,集眾籌解決實際困難
向學校匯報她的情況,申請減免學費,并尋求愛心幫助,籌集了近20000元善款,資助她的父親做康復治療。
5.家校聯系,用溝通搭建教育橋梁
保持與她的爺爺奶奶、母親的聯系,勸其母親不要輕易放棄對孩子的愛和教育,不斷向她匯報趙同學在校的種種表現,轉述趙同學心中的思念和痛苦。
經過不懈努力,趙同學的臉上終于露出了久違的笑容。她的母親也回來了,她們一起照顧父親,積極面對困難,面對生活。
二、教育反思
家庭變故對學生來說比任何一部恐怖片都可怕。班主任要悉心呵護稚嫩的心靈,引領學生走出痛苦。在具體教育轉化工作中,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要懷一顆愛心
“愛是教育的靈魂。”想要做好家庭變故學生心理教育工作,我們教育工作者心中一定要懷有善良的仁愛之心。主動接近學生,悉心傾聽他們心中的聲音,理解他們當前的困難處境和內心想法,關心他們平時的學習生活,給他們傳遞信心與力量,讓他們感受到更多的關愛。
2.要守一份堅持
要做好家庭變故學生轉化工作,并非一朝一夕之易。我們要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鍥而不舍,百折不撓。在學校里,除了要給予充分的精神關懷和物質關懷,還要及時采取專業教育方法進行心理調控和干預。
3.要持一些謹慎
家庭突發變故,對學生來說無疑是一場巨大的災難。我們要用對待普通學生的平常心和目光來看待他們,切不可把他們的隱痛暴露于眾,以免使其再受傷害。
4.要講一定方法
我們要細致地觀察了解學生的學習生活,發掘他們身上潛藏的優點,及時進行贊美和激勵,幫助其找到生命崛起的支撐點。堅持賞識教育和心理調控、顯性幫助與隱形教育相結合的教育理念,不斷去鞏固心理轉化的成效。與此同時,密切聯系其家庭,做好家庭監護人的思想教育工作,提升他們對家庭教育的認識,發揮家庭親情的力量。
以愛為帆,以行筑槳,在積極轉化家庭變故學生的同時,讓我們的內心變得更加明媚溫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