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胡義樂
【摘 要】 通過對高等數學課程考核辦法和學業評價方式的初步探討,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積極主動學習態度,培養學生的知識創新能力。
【關鍵詞】 高等數學? 學業考核評價方式? 研究思路
《高等數學》是培養學生掌握科學思維能力、掌握數學知識和數學技術的重要基礎課程。該課程所論及的科學思想和方法論,在自然科學、理工類專業、經濟和社會科學等領域中具有廣泛應用。本課程是大學理工科各專業的一門必修公共基礎課,因此本課程安排在第一學期和第二學期開設,是考慮到理工科學生必須具備高等數學的基礎知識,才能理解掌握用數學語言表述的數學規律,并學會用數學的方法解決數學問題,為以后陸續開設的基礎課專業基礎課打下良好的基礎。該課程教學的主要任務是培養學生掌握經典數學和近代數學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解題方法,掌握當代數學技術的基本技能;培養學生學會建立數學模型,具備用數學方法解釋自然規律探索自然界奧秘的科學思維能力,從而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嚴謹性、邏輯思維和思辨能力等。為提高本科生從事高等數學教育教學工作應具備的各類教學能力和實踐性知識與活動經驗、就業率以及考研率等,結合教學實施過程的具體情況,研制本科生學業考核評價方式改革與實踐體系及評價指標體系,能夠給出一種老師輕松而學生又認可的學業考核辦法和學業評價方式。
一、當前高等數學課程考核辦法與學業評價方式存在的現象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貫徹學習全國教育大會和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精神,牢固樹立“人才培養為本、本科教育是根”的辦學理念,加快推進“雙一流”建設,加快實現內涵式發展,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然而課程考核和學業評價方式改革也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如何全面、客觀、公平公正地綜合評價學生的學業成績,將直接影響教學的效果。平時成績以考勤占和作業占40%,期末成績占60% 的形式計算的考核辦法單一,評價方法單調,評價內容片面,忽略了學生的綜合發展和個體間的差異性,不能全面地評價學生的學習情況;使得平時出現課堂考勤時人到心不到、課下老師留的鞏固性的作業時作業抄襲現象嚴重,導致不能客觀地評價學生的學習過程;期末考試一卷占60%的考試方式,學生出現平時不學習,考試時候臨時抱佛腳現象。因而有點忽視對學生在課堂活動中平時表現和培養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心理素質、行為習慣等綜合素質的評價,不能綜合評價學生的綜合性的學習結果。
二、高等數學課程學業評價方式改革的初步研究思路
本課題圍繞知識背景為載體,我們把研究問題分為:知識背景(高等數學教材分析和知識點本源解讀)、方法層面(探究課前、課堂、課后教學活動的方式、途徑、手段)、思維層面(數學思維品質的形成與教學內容、操作過程之關系)、能力層面(數學學科學習能力與教師教學操作技能)和理論層面(教學理論、學習方法與認知理論、課程理論、教育學與心理學)等五個維度分別進行研究。
1. 基本思路
調查研究國內外高等數學課程學業考核評價結構要素與實際狀況的基礎上,結合我校本科生培養方案的具體內容,通過查閱大量文獻資料和國內外高等數學課程學業考核評價指標體系內容與方法,研究制定非數學專業的大學生高等數學學業考核評價指標體系與實施辦法,并設計不同培養方案等級的學生的實施方案與操作規范,在教學、科研與實踐過程中公平公正的檢驗學生真實水平,進而綜合評價學生的學習結果。
2. 研究方法
首先,通過文獻分析法(查閱國內外的高校對高等數學這門課的學業考核評價和教學實踐相關文獻資料)、收集授課高等數學這門課程的比較有經驗的一線教師對現有的評價方式的意見和想法(包括與收集學生的意見)等有關第一手資料,利用調查分析法(省內外的高校對高等數學這門課程的學業考核評價方式進行調研)、訪談法(一線教師和專家交流經驗)、并研制高等數學考核評價方式與實踐評價指標體系與實施辦法;其次,通過親身觀察、試驗檢驗和問卷調查等方式取得的大量數據,利用統計推斷的理論和技術,并經過數據分析法,依據數據使其對社會問題的研究更精確、更科學;最后,時時歸納總結在調研、訪談、問卷調查等過程中存在的具體問題,不斷完善評價指標體系與操作流程。
3. 研究目的
依據本課程的特點,從知識背景、方法來源、思維培養、理論提升、問題反思等角度建立評價指標體系與實施辦法,為了評價結果的公平合理,突出評價的導向和激勵作用,要采取多種形式,從多個維度進行科學評價,例如課堂表現(課堂出勤情況和課堂活躍發言)、小組任務(課堂討論和課外討論)、獎勵分制(數學百科知識和趣味數學)、課外作業(分層次留作業和各種方式交作業)、考試成績(每月小測試和期末考試)等。最終建立一種學生認可、樂意接受,教師輕松的學業評價指標體系,一種容易操作的、公平公正的、可量化的課程考核辦法和學業評價方式。
4. 研究方案
利用常規教學過程、課余時間的學習任務以及教學結果的考察,對高等數學這門課程的學業考核評價方式設計與實施方案進行研究:
(1)文獻綜述;(2)調查工具設計;(3)實施調查;(4)分析調查數據資料;(5)回溯式調查和補充;(6)規劃試點方案;(7)開展實踐試點;(8)總結經驗;(9)達成研究目標;(10)提交研究報告。
三、結束語
為了提高學業考核與實踐效果,我們不僅做好理論研究工作,又要做好高等數學課程相關調查工作,并走訪國內名校和名師、課程專家和同行,對以上內容的構成要素一一探究,建構各項指標的評價方案與實施辦法。
參考文獻
[1] 趙春艷.提高高等數學教學質量的研究[J].數學學習與研究,2020(24):14-15.
[2] 同濟大學數學系.高等數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