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超
摘 要:小學生正是心理、生理快速成長的關鍵期,因此會產生各種心理問題。同時,小學生作為一個比較特殊的群體,其成長備受社會各界的高度重視和廣泛關注,眾多調查表明:影響小學生成長的主要環境還是學校。為此,教師可以當前形勢下小學生心理、生理健康狀況為基本出發點,分析和探討學校環境中的積極因素對小學生健康成長的影響。
關鍵詞:學校環境;積極因素;小學生健康成長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1)16-010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16.054
學校環境是每個學生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校園環境的優劣程度與高低,會直接影響少年兒童未來的健康成長。在小學生身心發展的過程中,學校環境與教育發揮著決定性的作用,學生的身心能否得到充分發展,發展水平有多高,最終的發展方向,都是由學校環境決定的。
一、學校環境概述及特征
有專家和學者認為:學校環境單指的是校園內特定的精神及文化氛圍。其實不然,從學校環境本身的角度出發:除了精神及文化氛圍之外,物理環境、人文環境、教師道德以及教學環境都應當被囊括其中。所以說,完整的學校環境應當指的是學校中所有建設的成果。再從學校環境本質上來說,其是不同文化之間相互適應及認同的一個過程,這個過程既是學生個體價值實現的過程,也是被認同及內化的一個過程,它始終以“外顯及內隱”相結合的方式共同影響著學生的健康成長,進而決定著學生未來的發展方向。
學校環境作為人類歷史文化傳承的基本方式之一,具有以下幾個明顯的特征:第一,非強制性。非強制性特征是學校環境中最顯著的特征之一。學校環境對學生健康成長的影響既不是強制性的紀律約束,也不是知識的灌輸,而是通過日常的教學活動形式,并借助良好的風氣使學生受到感染和影響。第二,潛在的規范性。雖然說,學校環境是通過潛在的方式來發揮自身的作用和價值的,但是也有著鮮明的方向性及規范性特征,這是因為學校是以教書育人為主要目的,其在不斷形成的過程中是有目的和計劃的,在學校環境建設的各個方面必然會體現出對學生的規范性要求。
二、小學生的性格與氣質特點分析
(一)小學生性格的特點
在小學階段,小學生已經形成了自己的態度特征,但心理發展還不夠穩定,很容易受到環境的影響而改變。比如小學生對待學習的態度,低年級的學生會表現出明顯的不穩定性;到高年級階段,隨著學生自我意識地提高,很多學生會注意自己言行是否統一的問題,小學生性格的穩定性也會慢慢提高,并且會逐步形成自己獨特的性格特征。一般小學生性格發展的總趨勢是:性格發展水平隨年級的升高而提高;小學低年級發展較為緩慢,表現出發展的相對穩定性;小學高年級發展比較快,表現出發展的快速增長性。
(二)小學生氣質的特點
由于氣質的天賦型和穩定性,不同的小學生會表現出不盡相同的氣質特點:膽汁質的小學生表現為精力充沛,情緒變化快,言語動作急速自己難以控制,性格直率,熱情、易怒、易躁、果敢;抑郁質的小學生表現為性格柔軟,情緒發生慢而強,觀察細致,感受性高,自我體驗感強,言語動作細小、無力、膽小、扭捏、孤僻。
愛因斯坦曾經提出:“優秀的性格和鋼鐵的意志,比智慧和博學更重要。智力的成熟,很大程度上是要依靠性格的,這點往往超出人們通常的認識。”性格標志著一個人的思想品質,良好的性格對社會有積極的作用,會使人不斷地努力和上進。
三、學校環境中的積極因素對小學生健康成長的影響
通常情況下,學校環境中的積極因素一般包括物理環境、人文環境、教師道德、校園環境、教學環境以及硬件設施等方面,這些積極的環境因素將會對小學生健康成長產生不同程度的重要影響。
(一)物理環境對小學生健康成長的影響
物理環境又可以細化為校園建設、公共設施、教學環境等方面。心理學研究表明:學校中的綠化與美化等因素對學生健康成長將會產生極其重要的影響。比如,干凈與整潔的校園會滿足學生舒心愜意的需求;名言名句以及名人畫像可以幫助學生陶冶情操;綠草以及鮮花不僅可以緩解學生緊張的學習情緒,還可以開闊學生的視野,促進學生豐富想象力的形成。除此之外,小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鍛煉和學習,是最有利于其健康成長的,完善的教學設施、開闊的活動場地,都是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因素,促使學生積極與主動地與其他同學進行交流與溝通,體驗成功帶來的快樂,逐漸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及素質,避免消極情緒及行為的出現與產生。
(二)人文環境對小學生健康成長的影響
人文環境是影響小學生健康成長的重要因素之一。學校環境作為社會文化中的一種“亞文化”,是建立在和諧師生關系之上的,學校環境就好比一個人的素質與修養,它是一所學校中全部思想文化內涵的集中體現。而學校環境對小學生來說更是一種無形的精神力量。所以,在一所學校中如果已經具備了深厚的文化環境底蘊,它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和感染每一位教師及學生。在學校環境的建設與形成過程中,不同的學生會產生不同的心理反應,進而表現出各種各樣的心理現象,在這其中大部分的現象是積極與向上的,甚至超出了我們的期望與想象。相反的,這些積極的因素又可以進一步地促進校園文化的建設,引導小學生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三)教師道德對小學生健康成長的影響
模仿是學生的天性,而學生最喜歡模仿的對象卻是他們的父母或者教師。這也正如俄國著名的治學家車爾尼雪夫斯基所說的那樣:“教師想要將一個學生培養成一個什么樣的人,自己就必須要先成為什么樣的人。”所以說,影響小學生健康成長的因素主要還包括教師的職業道德。首先,教師應當不斷提高自身的道德素養,用自己的愛去感染和教育學生。其次,要善待學生,以自己的真誠換取學生的真誠,與學生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教師才能贏得來自學生的敬重和信任。這樣一來,學生才會更加專心和認真地學習,進而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因此,學校應當讓每一位教學工作者都能相信“親其師信其道”,并能時刻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緒,保證每一位學生都能感受到來自教師的愛和溫暖。最后,教師還應當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積極吸取教學理論精華,根據不同學生實際的學習情況,采取針對性的教學方法,合理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根據學生感興趣的事物,組織和開展教學活動,向學生創造敢于表達自己的機會,使用鼓勵性的語言,幫助學生獲得成就感,為學生今后的學習打下堅實基礎。
(四)校園環境對小學生健康成長的影響
對于小學生來說,其心理和身體正處于發育和成長的關鍵時期,這一時期下的小學生有著極強的可塑性,良好的校園環境會對小學生的心理和身體產生極其重要的影響。加之,小學生的好奇心很強,對各類新鮮事物十分感興趣,如果即沒有校園文化,又沒有班級文化,小學生除了在班級中聽從教師的說教之外,再沒有任何可被教育的方式。相應地,如果校園文化、班級文化樣樣齊全,就會對小學生的學習和成長產生潛移默化地影響。比如,當學生看到班級和校園中張貼的積極向上的標語或者圖像時,就會形成陽光的心態。另外,如果每一周都能進行一次班級文化教育,就能充分發揮校園環境對小學生健康成長的重要作用。
小學生很容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而當學生在受到這些影響之后,其心態就會發生微妙的變化,環境的差異性會導致學生的成長經歷不盡相同,因此在面對一些問題的時候,心態也會略有不同。相反,當小學生受到一些積極的因素影響時,學生心態和精神面貌就會煥然一新,促使其在今后的學習中更加努力和拼搏。
(五)教學環境對小學生健康成長的影響
教學環境指的是學校環境中的組織氛圍與心理氛圍。主要包括教師與教師之間、教師與學生之間以及學生與學生之間人際關系的建立,教學環境作為一種看得見、摸得著的影響因素,對小學生健康成長的作用是巨大的。在教學環境中對小學生心理健康影響最大的其實還是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大量教育實踐表明:教師與學生之間如果可以互相做到尊重、信任或者是交流充分,是完全可以形成一種寬松和諧及互教互學這樣一種理想的教學氛圍的,而這樣良好且積極的因素不僅可以有效地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還會促進小學生各項綜合能力的形成,當他們出現心理問題的時候,還可以為其提供強而有力的心理支撐。除此之外,校風及班風的建設也是教學環境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校風及班風指的是班級中的所有成員包括教師通過長期不懈的努力形成的嶄新的精神面貌及行為方式。校風及班風一旦形成,就會對每一個學生的心理健康產生深遠而持久性的影響,而這樣的積極因素不僅可以在集體活動中發揮顯著作用,還可以通過心理暗示、氣氛感染等這樣非正式的方式對小學生健康成長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使小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感受到深刻的教育與影響。
(六)硬件設施對小學生健康成長的要求
硬件設施的建設可以為小學生的健康成長提供有力保障,因此我們應當加強學校硬件設施方面的建設,進而給學生創造高標準且符合小學生身心發展特點的現代化學校。硬件設施應當從美學的角度出發,烘托出一種和諧的校園環境氛圍。比如課外活動設施、教學設施、體育鍛煉設施、勞動實踐設施等方面的建設。當然,以上這些硬件設施的建設離不開資金的保證和社會各界人士的重視。
四、結語
綜上所述,學校環境對小學生影響極大,對其智力、性格、行為習慣、思想道德甚至價值觀遠大理想的形成都起著潛移默化的重要作用。我們重視充分發揮校園環境對小學生健康成長的重要作用,使小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感受到深刻的教育與影響,為學生今后的學習打下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何智英.淺談學校環境與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關系[J].學苑教育,2013(22).
[2]李靜.學校環境對人才成長的影響[J].人才資源開發,2010(2).
[3]田慧生論教學環境對學生學習活動的潛在影響[J].課程·教材·教法,1993(10).
[4]王靜.淺談小學校園環境對學生成長的影響[J].神州,201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