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井輝
美育是指人類通過視覺、觸覺等感官活動,反應大腦皮層后,產生的美感,從而形成審美體驗。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美是一種心靈的體操,它使我們的精神正直、良心純潔、情感和信念端正。”幼兒園審美教育就是引導幼兒感受美、享受美、欣賞美,進而促進幼兒全面協調發展的過程。在幼兒園課程游戲化的背景下,在游戲中進行美育教育是具有重要研究價值的課題。
一、結合幼兒身心特點,遵循美育教育原則
在游戲中進行美育教育,在對美育教育的特征進行深入研究的同時,還應該對幼兒生理和心理特點有充分的了解,這樣才能使我們的美育教育,更有針對性、有效性。
首先要把握美育教育趣味、直觀的特點,以美育教育為目標的游戲應該是求真、尚善、賞美的活動,是發展幼兒審美情趣,收獲美好體驗,積累知識的過程。其次,在游戲中進行美育教育還應遵循一定的原則:1.快樂:快樂的游戲氛圍,是進行美育的必要條件,當幼兒身心放松、個性張揚、思維活躍、情緒舒暢的狀態下,才能使美育教育順利地開展;2.自愿:在游戲中對幼兒進行美育教育時,要充分發揮幼兒的主體性,讓幼兒積極主動地參與游戲,才能增強美的體驗;3:個性:每一個幼兒都是獨立的個體,他們的生長環境、行為習慣、認知特點、生活體驗等存在較多差異,由此,使得他們的審美體驗也表現出個性的特點。因此,在游戲中進行美育教育的時,教師不能使用統一的審美標準,要體現出多樣化的特點;4.全面:美育教育的目標就是促進幼兒的全面協調發展。因此,在對幼兒傳授知識的同時,還應重視幼兒的審美能力、審美情趣的提升創造,幼兒審美教育就是為了讓幼兒能夠欣賞美、創造美。
二、結合戶外游戲環境,充分感受自然之美
和風麗日,繁紅嫩綠,碧草青青的小樹林間,野花似錦的小山坡,魚翔淺底的湖畔,落葉繽紛的秋天……到處都是幼兒喜歡的游戲場所。同時大自然也提供了大量的美的素材,如豐富的植物,各具特色的樹葉,可愛的小動物等。在大自然中游戲感受天然之美,會讓幼兒逐步增強美感。在戶外游戲活動中進行美育教育,一般要從如下幾方面入手:1.欣賞自然之美,引領幼兒漫步在如詩如畫的山山水水之中,體驗祖國山河之壯美,感受大自然神奇的手筆,呈現出來的無與倫比的自然之美;2.創設游戲環境,在游戲中感受自然之美。把大自然看作天然的游戲環境,充分利用自然資源,開展各種游戲,比如,陽春時節,暖風拂面,正是放風箏的大好時節,“兒童放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幼兒園可以組織一場親子放風箏的游戲,讓教師和家長一起帶幼兒走進大自然,在歡聲笑語的游戲中,感受春天的美景,給人們帶來的愉悅,讓美好的心情和美景交融,留下美好的回憶。
三、角色游戲融入美育,增強幼兒責任意識
角色游戲是幼兒喜歡的游戲種類之一,幼兒生活經歷尚淺,只有通過角色扮演,才能使他們對責任形成初步的認知,才能感受到不同的角色有著不同的要求,讓幼兒通過游戲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這也是幼兒美育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比如,在“蝴蝶尋花”游戲中,教師分配幾個幼兒扮演鮮花,幾個幼兒扮演美麗的蝴蝶。在游戲過程中,鮮花唱著兒歌微微搖晃著,吸引飛來飛去的蝴蝶來到自己身邊。蝴蝶在花叢里來來回回飛著,最后找到一朵花,輕輕地“落”了下來。這個游戲告訴幼兒,鮮花盛開,蝴蝶自來。要想得到別人的賞識,必須有引人注目的優點。再如,在“采蘑菇”的游戲中,讓一部分小朋友手拉手圍成一圈,把小球散在圈內,兩個小朋友為一組,一個小朋友用絲巾蒙住雙眼站在圓圈內,另一名小朋友在圓圈外面,指揮著圓圈里面的小搭檔把小球往筐里撿。撿得多的小組獲勝。這個游戲需要小朋友們的相互配合,在游戲的過程中他們會深深體會到合作的重要。與此同時,他們也感受到不同角色在合作中所承擔的不同責任,增強了幼兒的責任感。
四、游戲融入生活情境,體驗真實生活之美
羅丹說:“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是的,許許多多美好的事物就在我們的身邊,在幼兒園課程游戲化背景下的美育教育,需要我們幼兒教師要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把幼兒的真實生活融入游戲之中,根據幼兒熟悉的生活情境來創編游戲。引導幼兒從中感受生活之美,加深對生活的體驗與理解。
比如在一次下午餐點時,小朋友看著廚房阿姨制作的各種造型的小麻花,產生了濃厚興趣,他們表示出想學習制作小點心的愿望。教師對小朋友們的想法給與了充分的鼓勵,并高興地說:“小朋友們和老師想到一起去了,老師也想試試呢!”于是游戲活動“快樂的面食坊”就熱熱鬧鬧地拉開了序幕。
教師為小朋友精心準備了制作面食的材料:白面、塑料盆、碗、豆油、搟面杖、玉米葉等,還把廚房會做點心的阿姨請來給大家指導。秦禾小朋友說:“我想做扭著的那種小麻花!”李芊芊說“我要做像蝴蝶結那樣的!”方方說:“我會揉面團。”……小朋友們個個都摩拳擦掌,想展示一下自己,由于是第一次制作,小朋友們弄得到處都是面,有的臉變得跟小花貓似的。但是,他們卻非常開心,沐沐說:“我知道怎么做了,回家我要做給媽媽吃!”
小朋友們的勞動成果還吸引了其他班的小伙伴,他們紛紛參與到“快樂的面食坊”游戲中,面食坊成了一個熱鬧的小市場,教師給小朋友們出示了很多生活中的面食圖片,他們很快學著制作出了花朵、麻花、小動物、小糖包等面食,真是美不勝收。
在生活化游戲中融入美育,教師首先要是一位優秀的觀察者,能夠發現美育教育的素材,并追求幼兒的興趣點,為幼兒創造條件,引領他們體驗生活之美,并成為美的創造者。
五、創設情境融入美育,發展幼兒審美能力
幼兒自我管理情緒的能力還有待培養,他們往往會被外界事物干擾情緒。有時,別人一個無意的言行舉止也會使他們受到影響,從而使美育教育的效果落空。因此,在游戲中進行美育教育,教師要結合幼兒的教育特點,創設恰當的游戲情境,讓幼兒從中汲取精神的養料,更加專注地追求美好的目標,不受負面因素的影響,提升美育效果。
比如,幼兒園可以利用節日組織幼兒開展豐富多彩的游戲活動,因為濃厚的節日氣氛,會對幼兒的心緒起到激發作用,讓他們積極去參與活動,提升審美素養。如中秋是一個充滿詩意,富有美感的中華傳統節日。圍繞著這個節日有很多傳說,如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等,教師可以自主開展一場“畫中秋”游戲,讓小朋友們把這些傳說畫出來,并展示在相應的位置,充分展示中秋所蘊含的美。這樣的活動使幼兒在創造美的同時,也提升了幼兒的繪畫能力、審美能力。
六、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幼兒園課程游戲化背景下,要重視將美育教育融入到豐富多彩的游戲活動中,讓幼兒通過游戲活動,感受美,發現美、欣賞美、創造美,促進美好道德品質的形成,實現全面和諧的發展,這是新時期對幼兒教學提出的要求,也是我們每個幼兒教育工作者應該肩負起的教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