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蕓芬
2019年3月,因個人興趣愛好而在家中收藏仿真槍的男子向某、馬某先后被警方抓獲。2020年5月,岑某也因同樣的原因被抓獲。這三起案件均被移送上海市松江區人民檢察院辦理。看似是三起獨立案件,承辦檢察官卻在辦理時發現其中的關聯與蹊蹺……
“第一支槍是我2014年找網友買的,這個網友早就沒聯系了,聽說是被抓了。第二支是2016年,經常和我一起打真人CS的朋友‘咸魚幫我代購的,‘咸魚的真名我不知道。第三支沒有彈夾,是我所在的CS俱樂部里一個不認識的朋友看我喜歡所以送我的。”被告人馬某在訊問室內如實向承辦檢察官交代自己三支槍支的來源。
三起案件中,這些被被告人藏匿在家中的仿真槍均呈現出來源復雜的特點,親友贈送、朋友代購、自行購買等兼而有之。而在多種多樣的獲得渠道中,一條暗線隱藏其中。
在涉案的三人中,向某和馬某早有聯系。經審查,馬某到案后所供述的不知道真名的朋友“咸魚”,指的恰好就是幾乎同時到案的向某。那么向某的仿真槍又是從何而來呢?
據向某交代,他先后為自己購買過八支仿真槍,其中七支是數年來陸續從路邊的店里淘得的,最后一支則是從一個名叫“風采”的網友處購得。2016年底,馬某和向某在聊天時說起仿真槍收藏,向某便告訴馬某自己可以幫他代購。最終,通過向某從中傳話及轉賬,馬某也成功從“風采”處買到了一把仿真槍。

警方查獲的涉案槍支
承辦檢察官在梳理兩起案件的筆錄時發現,“風采”共計向向某出售兩支仿真槍,已達到追訴標準,遂向公安機關制發《補充移送起訴通知書》,對“風采”予以追訴。但因為“風采”綁定支付寶用的是他人的身份信息,因而他遲遲未能到案。
事情在向某、馬某兩起案件辦結一年后發生了轉機。2020年6月,在另一起涉槍案件中,被告人岑某向承辦檢察官交代,自己是通過論壇找到了出售仿真槍的網友,先后從該網友處購買了兩把仿真槍,而這名網友的ID叫“風采卓絕”。
這個熟悉的名字喚起了承辦檢察官的記憶。“風采”和“風采卓絕”,這兩個名稱十分相似,又都出售仿真槍,會是同一個人嗎?發現這一線索后,承辦檢察官結合岑某提供的關于賣家的信息,列明補充偵查提綱,將案件退回公安機關補充偵查,最終發現,兩個賬戶果然指向同一人,“風采”的真實身份也終于浮出水面。
之所以能及時發現三起案件的關聯性,是因為三起案件均由同一名檢察官辦理。然而,這并不是巧合。
近年來,松江區檢察院實行涉槍類案件專案專辦制度。該類案件指定同一個檢察官辦案組專門辦理的做法,不僅有利于提升辦案專業化水平,也便于將相關聯案件進行全面綜合審查,不遺漏案件線索的同時,確保認定事實清楚,也確保定性準確,量刑統一適當。
2020年7月,兩地公安機關聯手,最終在河南省某超市內抓到了“風采”賬戶的實際使用者范某。
2020年7月底,公安機關提請松江區檢察院對范某批準逮捕。在審查逮捕期間,范某向承辦檢察官交代,2014年開始,他因為喜愛仿真槍,時常混跡各類論壇。時間久了,他就不再滿足于紙上談兵,也想擁有一把仿真槍。在尋找購買渠道的過程中,他發現,仿真槍大多很貴,而一旦找到貨源,就可以進行倒賣。因此,他通過QQ找到了賣家廖某,隨后又加入了一個仿真槍愛好者QQ群,在群內進行推廣銷售。一旦買家通過他下單,他就將錢款轉給廖某,由廖某直接發貨給買家,自己則從中賺取差價,非法牟利。
原來,范某也只是交易鏈條中的一個“中間商”而已,根據他的供述,還有一個更上級的賣家廖某存在。經調查發現,廖某當時因犯非法買賣槍支罪已被判刑,正在服刑期間,但涉及本案出售槍支的事實在原判決中未予認定,屬漏罪。因此,松江區檢察院向公安機關制發了《應當逮捕犯罪嫌疑人建議書》,建議對廖某予以追捕,同時列明繼續補充偵查提綱,強化引導偵查取證工作,進一步完善證據鏈條。
此外,和“風采”一起被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的還有同樣是從“風采”處購買槍支的另一名買家沙某。據承辦檢察官介紹,買賣槍支類案件具有對象性犯罪的特點,從買家槍支來源渠道入手,深究細查槍支交易的各個環節,往往能從一個案子牽連出若干買家、賣家,從而進行全鏈條的打擊。而對每個環節的涉案人員依法進行追捕追訴,正體現了檢察機關對涉槍案件從嚴打擊的力度。
對涉槍案件從嚴打擊,并不意味著比照相關法律和司法解釋的數量標準機械量刑或一味從重。
承辦檢察官介紹,辦理該類案件時,在審查犯罪嫌疑人非法買賣槍支數量的基礎上,還要重點審查涉案槍支的類型、槍口比動能、非法買賣的目的、槍支的用途、社會危害性、認罪悔罪表現、有無前科劣跡等,對案件事實全面審查,準確把握定罪事實和量刑事實。在定罪量刑時,以準確把握的事實為依據,做到“區別對待”:一是對買賣雙方中買家與賣家的區別對待;二是對以牟利為目的的出售與因興趣愛好而購買的區別對待;三是對無法交代出槍支去向與主動交代槍支去向的區別對待。通過這種良性的“區別對待”貫徹落實寬嚴相濟的刑事政策,做到寬嚴有據、罰當其罪,彰顯司法公正。
在“風采”系列案件的被告人中,馬某在談及自己被查獲的水彈槍裝飾配件時滔滔不絕,對槍支的喜愛可見一斑,可他被查獲的幾把仿真槍,卻都被鎖在一個大盒子里,不見天日。馬某交代,盒子之所以上了鎖,是因為得知持有槍支的行為觸犯刑法,但又不知道應該如何正確處理這些已經購入的槍支,所以索性將它們都鎖了起來,許久不曾打開。
向某、岑某、沙某等人也是如此,因為興趣買入仿真槍后,不敢示人,也不敢隨意丟棄,只能藏在家中不為人知的角落,偶爾取出偷偷把玩。
他們所購買的這些仿真槍,槍口比動能大多在2—8焦耳/平方厘米,這一數值雖然高于《公安機關涉案槍支彈藥性能鑒定工作規定》中1.8焦耳/平方厘米的規定,但致傷力相對較小,且少數槍支因為擊發機構損壞或配件缺失,無法正常擊發,已不具有刑法意義上的“槍支”屬性。總體而言,社會危害性較小。此外,到案后,四人都認罪認罰,且均如實供述了公安機關未掌握的涉槍犯罪事實,具有自首情節。因此,根據檢察機關的起訴意見,四人最終被法院分別判處有期徒刑十個月到兩年不等,且均適用緩刑。
而已追訴到案的范某系出于牟利目的而出售槍支,對他的定罪量刑顯然與因為愛好而持有或購買槍支的向某等四人不同。
經鑒定,范某一案中涉案槍支共六支,均系以壓縮氣體為動力的非軍用槍支。承辦檢察官考慮到范某買賣的槍支槍口比動能相對較小,現查獲的買家均是因興趣愛好而購買作收藏用,尚未造成其他嚴重后果及社會危害,另外,范某2018年因犯非法買賣槍支罪已被判處有期徒刑二年,緩刑四年,本案系在范某緩刑考察期內發現的漏罪,在緩刑考察期內范某表現良好,沒有再進行過非法槍支買賣。綜合上述法定、酌定的量刑情節,松江區人民檢察院提出對其撤銷緩刑,實行數罪并罰,執行有期徒刑的起訴意見。
2020年12月2日,范某一案開庭審理。針對范某辯護人提出適用緩刑的意見,承辦人當庭闡明,范某的行為雖然社會危害性較小,但從性質上而言系以牟利為目的從中聯絡槍支買賣,造成槍支流向全國各地,對公安機關偵破案件、追溯槍支流向造成一定的困難,不屬于“犯罪情節較輕”的情形,故不適用緩刑,范某本人表示愿意認罪認罰。最終,法院當庭判決,采納檢察機關指控的罪名和量刑建議,對范某決定執行有期徒刑三年兩個月。
通過網上聯絡交易、借助快遞物流運輸,這樣的買賣形式具有較強的隱蔽性,給偵辦涉槍案件帶來不小的困難,然而再隱蔽的犯罪也逃不過法網恢恢,司法機關從未放松過對涉槍案件的嚴厲打擊。對于松江區檢察院而言,專案專辦、追捕追訴、精準量刑,三個關鍵詞幫助檢察官妥善辦理好這起槍支買賣案中案、系列案,讓槍支買賣犯罪鏈條上的嫌疑人無處遁形,切實維護社會和諧穩定,保障人民群眾的安全。
(本文人物均為化名)
組稿:竺逸麟 779675867@qq.com
編輯:鄭賓? 393758162@qq.com